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123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140篇
海洋学   6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本文从某电厂灰场北侧东邵庄村地质灾害现象入手,对灰场-东邵庄村的原生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和次生环境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该区十多年地下水补,迳,排情况,目前地下水水质与灰场灰水关系,明确了灰场水体阻滞区域地下水迳流是东邵庄村地质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笔者在总结前人治理灾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进一步的治理设想。  相似文献   
62.
圆柱形支撑大跨度建筑结构强震冲击分析模型仿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圆柱形支撑大跨度建筑稳定性较差,不能在强震冲击下保持稳定的结构状态。为解决此问题,设计圆柱形支撑大跨度建筑结构强震下冲击分析仿真模型,通过圆柱分析法则的确定、有限元支撑模拟分析与监测、圆柱形支撑体系承载能力分析以完成模型的仿真分析与监测。基于此对大跨度建筑结构强震冲击进行静力分析,调整强震冲击下模型的结构,完成模型的搭建。模拟强震冲击环境,设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圆柱形支撑大跨度建筑结构强震下冲击分析仿真模型,可明确圆柱形支撑大跨度建筑薄弱点,发现稳定性较差建筑结构单元,达到提升圆柱形支撑大跨度建筑在强震冲击下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3.
本文介绍了中国第3座南极常年考察站新站址候选地——罗斯海难言岛的基本信息。通过对设在其上的自动气象站的观测数据分析表明,近地面风场主要由下降风控制,西-西北风是6级以上大风的主要风向,最大风力可达12级以上,1月、11月、12月是平均风力较小的三个月份。通过分析基于CFSR海冰资料的Polar-WRF模式模拟结果发现:Polar-WRF模式能模拟出和实测资料十分一致的下降风风场,分辨率越高越能更好的模拟出下降风的特点。难言岛附近强劲的西-西北向下降风是地形强迫的结果;来自Reeves冰川的气流是下降风的主要来源。大风的水平分布范围约为50 km。海拔1 400—300 m为下降风的加速关键区,风速最大的地方在海拔300 m高度的陡坡附近,下降风在抵达难言岛时,由于地面摩擦作用,风力已经有一定的衰减。模拟风场可以对观测资料做出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64.
不同云天条件下水汽含量特征及其变化分析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气中水汽含量的探测,是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条件之一,我们利用2002年6月18日到28日期问,安徽屯溪站的GPS水汽监测数据分析了该站出现不同云天条件下的水汽含量的特征,提出了适合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云天条件。以及分析该时段内水汽含量时间变化序列,发现发生降水前,水汽含量会有一个跃变,一般会达到60mm以上,这是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的最佳时问。  相似文献   
65.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去产能整合煤矿的增多,复采工作面临空窄煤柱采动失稳问题日益凸显,已严重制约矿井安全高效生产。为此,针对辛安煤矿复采1402工作面辅运巷道5号钻场临空窄煤柱稳定性控制的工程难题,运用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5号钻场临空窄煤柱稳定性采掘扰动响应特征,提出5号钻场临空窄煤柱动态注浆加固技术方案并开展现场应用和效果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402工作面辅运巷道掘进对5号钻场临空窄煤柱稳定性影响较小;在1402工作面回采期间,距5号钻场18~6 m范围,临空窄煤柱集中垂直应力由非对称马鞍形分布逐渐过渡为拱形分布;距5号钻场6 m时,临空窄煤柱承载叠加垂直应力超过煤体强度,塑性区完全贯通,极易破坏失稳;现场采用MP364型注浆材料及专用注浆设备对5号钻场临空窄煤柱前后5 m区域进行加固,动态注浆始终超前工作面10 m,通过深孔窥视和气体监测手段验证临空窄煤柱良好的封堵固化效果,保障了工作面安全回采,为我国整合矿井类似条件下煤柱稳定性控制提供借鉴和参考。移动阅读   相似文献   
66.
2014-03-27、30湖北秭归4.5、4.7级地震前,震中区附近发生过多次微小地震活动。双差精定位显示,这些小震集中分布在仙女山断裂北段西边次级小断裂附近(区域一)和北端端部(区域二)。结合近场地震波谱分析和区域地质构造特征认为,区域一的微小震主要为浅表塌陷事件,区域二的多数为构造地震事件。将区域二15次ML1.2以上事件震源机制解参数统计结果与该地区3次4级以上主震震源机制比较显示,两者的节面走向均为NNW和NE,力轴(P轴和T轴)的方位与倾角也基本一致,总体上均与区域应力场方向基本一致,反映了两者受力方式具有一致性,但两者的破裂滑动方式有差异,可能与仙女山断裂受库水作用活化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67.
宁夏六盘山区多年降水的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海波  严华生  陈文  杜鑫 《干旱气象》2009,27(2):103-110
选用宁夏六盘山区4个代表测站自建站以来至2007年的各月降水资料,用回归、周期和突变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揭示了其多年时空变化规律.通过分析,得出了其季、年线性变化趋势和年变化周期及突变点,发现各区域降水存在着不同的变化规律,年降水均呈减少趋势,存在准14 a、11 a等变化周期,并发生了多次突变.  相似文献   
68.
黄沙河地区位于新疆东昆仑西段南缘,属于昆南增生杂岩带,研究区内出露大面积下石炭统托库孜达坂组,为了厘定区内托库孜达坂组时代并对其沉积环境进行分析,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地层层序学、岩石学及古生物学研究,将新疆东昆仑西段黄沙河地区托库孜达坂组分为下段碎屑岩段和上段碳酸盐岩段,将其时代厘定为早石炭世,结合区内碎屑岩粒度特征及放射虫化石特征,确定该套地层的沉积环境为半深海滨浅海环境。  相似文献   
69.
Exploitation of coalbed methane (CBM) is directly affected by the strike and density of fractures, particularly because fractures can act as conduits for water and gas (after desorption). To realize the azimuthal amplitude versus angle (AVA) inversion for a CBM reservoir, we treated reservoirs whose fractures are aligned vertically as being equivalent to a horizontal transverse isotropic medium and simplified the P-P wav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formula to an approximately linear equation. Then, we adopted a modified damping least squares algorithm to solve the azimuthal AVA inversion problem. With edited macro-bins, corrected residual moveout, and normalized amplitude, the azimuthal gathers exhibited unambiguous azimuthal AVA characteristics. The #3 CBM reservoir in the Qinshui Basin was selected for a case study. The density and strike of the reservoir fractures were obtained and analyzed, and the reservoir was divided into three classes according to fracture density. Finally, in comparison with the gas production data, we confirmed that the inversion results and reservoir classification were both reasonable and credible.  相似文献   
70.
微光图像对比度增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对比度是微光图像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对比度增强处理是微光图像处理的重要方面.本文首先对常用数字图像对比度增强方法--灰度变换和直方图均衡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进行了阐述,然后针对实际试验中获取的典型低对比度微光图像进行了对比度增强处理,并且对比分析了几种增强方法所得到的图像处理效果,最后总结了典型低对比度微光图像对比度增强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