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06篇
  免费   2241篇
  国内免费   2874篇
测绘学   1373篇
大气科学   1891篇
地球物理   2224篇
地质学   5501篇
海洋学   1616篇
天文学   309篇
综合类   1044篇
自然地理   1363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584篇
  2021年   646篇
  2020年   562篇
  2019年   670篇
  2018年   663篇
  2017年   608篇
  2016年   625篇
  2015年   680篇
  2014年   668篇
  2013年   780篇
  2012年   729篇
  2011年   727篇
  2010年   715篇
  2009年   704篇
  2008年   662篇
  2007年   659篇
  2006年   537篇
  2005年   461篇
  2004年   370篇
  2003年   354篇
  2002年   482篇
  2001年   430篇
  2000年   361篇
  1999年   306篇
  1998年   184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The Jinding Pb-Zn deposit in Yunnan Province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a Cd-enriched area and mining activities lead to the release of Cd into the hypergenic ecosystem, resulting in Cd polluti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Cd vary greatly from one type to another type of rocks in the mining district. In the host rock, Cd concentrations range from 50×10^-6 to 650×10^-6 with an average of 310×10^-6. In primary ores, Cd concentrations range from 14×10^-6 to 2800×10^-6 with an average of 767×10^-6. However, in oxidized ores, Cd concentrations are highest, varying within the range of 110×10^-6 to 8200×10^-6 , averaging 1661×10^-6. It is shown that the oxidized ores are the main carder and environmental source of Cd. Leaching test showed that Pb/Zn ores are easy to oxidize and thereafter release Cd and other harmful elements. These leached elements in the leachate may be precipitated rapidly in the order of Zn〉Pb〉Cd. As for th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f Cd in the Bijiang River, it is estimated to be 15.7 μg/L Cd in water, 49.3 mg/L in suspended substances, and 203.7 mg/L in sediments. The average value of Cd in soil from the polluted area is 83.0 mg/kg. Natural weathering of Cd-rich rocks and minerals imposes a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risk on the aquatic ecosystem of the Bijiang catchment.  相似文献   
92.
系统地论述应用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建立图档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能够较好解决图档的版本化管理问题,便于各种层次的管理人员使用。  相似文献   
93.
大冶铁矿的开发利用在为我国的钢铁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矿区的地表环境、森林资源带来了很大的破坏。矿山公园的规划实施可极大地改善矿山环境,为矿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较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94.
卢晓平 《东北测绘》2008,31(1):122-126
由于GIS软件平台与CAD软件平台各自具有的优势不一样,如何把ArcGIS和AutoCAD相结合,利用各自优势,快速有效地进行地形图数据库内业编辑、数据分析;本文重点讨论了GIS和CAD数据交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5.
基于最小二乘配置的三维空间坐标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潇  尹晖 《测绘工程》2008,17(2):16-19
在求解未知转换参数时,鉴于公共点坐标本身的误差,提出利用最小二乘配置法进行空间坐标转换,即将公共点本身坐标作为随机参数,把转换参数作为非随机参数进行处理,最后通过实验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明显优于一般坐标转换方法。  相似文献   
96.
研究一种新型的非线性滤波理论,即Unscented卡尔曼滤波(UKF),同时为了获得更高的计算效率和确保协方差阵的非负定性,研究了平方根UKF。将UKF和平方根UKF应用到星载GPS卫星定轨中,实际算例表明UKF和平方根UKF的性能要优于常用的推广卡尔曼滤波的性能。  相似文献   
97.
李辉 《甘肃地质》2008,(3):27-35
刘家坪黄铁矿型块状硫化物铜-锌矿床是一个面临闭坑的矿山。对矿区刘家坪组火山岩机构的研究,将是进一步寻找矿体的关键。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对刘家坪铜-锌矿区刘家坪组火山岩系的岩石矿物组合和结构构造、岩石化学成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初步确定了矿区古火山机构及其岩相构造的基本特征,建立了火山岩层序、喷发旋回和喷发类型。  相似文献   
98.
国土资源数据分析及其整合与集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详细分析了国土资源数据特点、综合数据来源、产生方式和使用方法等方面,对数据进行了分类,比较了不同的数据格式。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国土资源数据的集成框架,讨论了数据整合和集成的方法和流程,提出了数据整合与集成的三种框架问题。  相似文献   
99.
隧道围岩强度不均地段塌方成因及其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质构造作用以及风化作用,工程场地岩体中多存在围岩强度不均地段.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就经常遇到软硬岩石交汇而形成的地质条件复杂地段;给隧道的施工带来了很多不利情况,并且也是导致隧道塌方的原因之一.2006年1月,承德韩郭线二级公路工程,喇嘛梁隧道软硬岩石交汇地段由于地下水作用导致围岩风化程度不均,产生软弱结构面并造成了大面积塌方.基于现场的追踪调查与考察,本文详细描述了利用拱顶架设工字钢梁并配合超前注浆小导管的支护方法来处理这类围岩.  相似文献   
100.
北京市土壤Hg污染的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城市土壤Hg异常/污染是中国普遍存在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文章对北京市近1000km2范围内的地表土壤、壤中气、大气干湿沉降、大气颗粒物、大气中的Hg含量水平和空间分布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查明北京地表土壤Hg平均含量为0.41mg/kg,大气干湿沉降物中的Hg平均含量为0.194mg/kg,壤中气Hg的平均含量为559.65ng/m3,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中的Hg含量分别为0.59和0.67ng/m3,大气中的Hg平均含量为3.13ng/m3。北京市自2000年起实现了由燃煤转变为燃气的减排措施,导致干湿沉降物中的Hg沉降通量显著减少,2006年大气干湿沉降物中Hg的沉降通量1.837mg·m-2·a-1,北京市城区(近1000km2)Hg全年沉降为1837kg,空气中总Hg浓度由1998年的8.3~24.7ng/m3下降到2006年的3.13ng/m3,大气颗粒物中Hg含量由2003年的1.18ng/m3下降到2006年的0.59ng/m3(PM10)和0.67ng/m3(PM2.5),表明北京市煤改气减排措施的实施显著改善了大气环境质量。通过对土壤中Hg的存在形式研究,发现土壤中有硫化物(辰砂)及各种Hg盐(HgCl2)的含Hg矿物,Hg也可以各种吸附方式或壤中气方式存在。研究证实北京壤中气Hg与大气Hg存在显著的相关性(n=131,R=0.267,p<0.01),表明壤中气Hg是大气Hg的重要来源之一。利用2005年地表土壤总Hg与Hg释放速率的线性方程估算,土壤Hg平均释放速率为102.42ng·m-2·h-1,2005年土壤释放进大气的Hg通量为936.70kg。在查明土壤中存在大量辰砂矿物的同时,还分布有大量具有高温熔融特征的金属微球粒和玻璃质微球粒,证明燃煤和冶金烟尘是地表土壤Hg的主要来源。土壤中Hg、S、pH和辰砂颗粒浓度在空间上的高度耦合性表明,碱性条件下,土壤中高含量的S和Hg是辰砂形成的重要原因。按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北京市I级土壤Hg环境质量的面积为176km2,Ⅱ级为808km2,Ⅲ级为24km2,超Ⅲ为36km2。Ⅲ级、超Ⅲ级主要分布在二环路以内的中心城区。城南(长安街为界)大气Hg环境质量明显优于城北,在北四、北五环之间的部分地区,大气颗粒Hg的环境质量为Ⅲ级或超Ⅲ级。在地表土壤Hg含量较高的中心城区,居民每天因呼吸摄入的Hg高达364ng,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风险。根据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每年实现10%节能减排的目标,对北京市未来50年土壤Hg含量的时空演变趋势预测,预测2050年北京因干湿沉降带来的Hg输入量为16.03kg,地表土壤释放Hg的输出量为37.36kg,明显大于Hg的输入通量,土壤Hg的环境质量将得到根本改善。预测到2040年Ⅲ级土壤Hg环境质量的区域将完全消失,到2060年以Ⅰ级土壤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