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1篇
  免费   1111篇
  国内免费   1413篇
测绘学   879篇
大气科学   541篇
地球物理   683篇
地质学   2955篇
海洋学   674篇
天文学   54篇
综合类   379篇
自然地理   610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301篇
  2021年   350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371篇
  2018年   321篇
  2017年   297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304篇
  2013年   370篇
  2012年   420篇
  2011年   408篇
  2010年   363篇
  2009年   332篇
  2008年   342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贾丹  王维 《测绘通报》2017,(4):125-129
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通过构建地理实体数据库实现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深入应用的构想。其次,深入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地理实体数据库的研究及建设现状。在以上基础上,最后以优先满足国家事权为原则,提出了基于地理实体数据采集的我国基础测绘国家、省、市县任务分工和生产组织模式构想。  相似文献   
992.
钾玄质系列岩具有特殊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并具有重要的构造及成矿意义,自命名以来备受关注,但仍有许多问题存在较大争议,如岩石类型扩大化、是否存在壳源成因、板内环境如何判别等等。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钾玄质系列岩进行了系统总结:(1)作为一个独立的岩石系列,钾玄质系列岩仍缺失明确有效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判别指标,相对统一的标准亟待建立;(2)与岛弧有关的钾玄质系列岩表现为高度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具有显著地TNT异常(Ta—Nb—Ti);大洋板内钾玄质系列岩具有典型的洋岛玄武岩(OIB)的微量元素特征;大陆板内钾玄质系列岩石兼具岛弧型和OIB型微量元素特征;(3)低硅钾玄质岩(SiO_2不大于63%)应当主要源于地幔源区,高硅钾玄质岩主要源于地壳源区,但更多情况下是二者的混合。  相似文献   
993.
道面结冰是北京地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主要危害因素。利用北京地区2008-2015年28个ROSA交通气象站的结冰数据分析了北京地区高速公路道面结冰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1)北京市高速公路道面结冰空间差异显著,不同高速公路结冰特征显著不同,同一高速公路不同路段结冰特征也明显不同,这与高速公路各路段局地气候存在差异有关。(2)道面结冰主要发生在北部和东部高速公路所在路段,以小汤山西桥站、顾家庄桥站、六道口桥站和丁各庄桥站道面结冰灾害最为严重。冬季道面结冰月变化显著,11月和3月,结冰次数较少,结冰持续时间短;12月、1月和2月结冰次数多,结冰持续时间长。(3)持续时间越长的结冰过程结冰次数越少。不同持续时间的结冰过程在各时段的结冰次数和累积结冰时长均存在明显差异,两者在各时刻的演变特征基本相同,峰值均出现在22:00,且在00:00之后呈明显减少趋势。(4)大部分站点慢车道比快车道更容易结冰,少部分站点快、慢车道结冰率近似,有的站点甚至快车道结冰率远高于慢车道。快、慢车道水或覆盖物厚度与交通站点所处位置的局地气象条件密切相关。(5)气温、道面温度和大地温度与水或覆盖物的厚度变化呈反相位,即温度越低,水或覆盖物的厚度越大。这可为北京地区道面结冰预报预警方法的开展提供着眼点和依据。  相似文献   
994.
王楠  吴才来  雷敏  陈红杰  李名则  郑卫红 《岩石学报》2017,33(12):3909-3924
北祁连造山带内发育大量早古生代花岗质岩石,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加深对造山带构造演化的理解。本文以带内西段石包城地区的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以及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1)该花岗岩形成时代为465~463Ma,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其属于钙碱性系列,并具强过铝质特征;(2)该花岗岩T_(Zr)和T_(REE)平均温度分别为760℃和732℃,ε_(Hf)(t)变化于+7.6~+13.5,二阶段模式年龄变化于581~957Ma;(3)可能属I-S过渡型花岗岩,是新生基性地壳低温条件下由于角闪石脱水分解而发生部分熔融而成,并混入了少量中-新元古代沉积组分,岩浆未发生明显的分离结晶作用,残留相为石榴石、角闪石和斜长石为主的麻粒岩;(4)该花岗岩形成于北祁连洋北向俯冲的活动大陆边缘背景之下,并在侵位上升过程中加入了部分沉积物质。  相似文献   
995.
岩溶山区浅层滑坡具有发育规律性差、前期变形迹象小、面小点多等特征,早期识别难度大,难以实现全面调查与监测,因此,对典型案例的成因机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7月1日贵州省大方县金星组发生滑坡,共造成23人死亡。金星组滑坡滑体厚度平均仅为4 m,总方量约9.5×104 m3,属于典型的岩溶山区浅层基岩滑坡。研究认为,坡角大于岩层倾角的顺层坡体结构是滑坡发生的主要内在因素,而滑坡发生前的降雨入渗且无有效的排泄途径,导致坡体中的薄层泥岩发生泥化是金星组滑坡发生的直接触发因素。  相似文献   
996.
介绍了天津崇德园(南开区水上公园西路团校、政法学院地块)基坑支护工程技术的选择和应用,考虑到基坑变形控制以及较强的止水性,采用SMW工法、深层搅拌水泥土围护墙、钻孔灌注桩、高压旋喷桩综合支护方案。  相似文献   
997.
在空气和真空条件下对α-Fe_2O_3粉末进行了从室温到1 000℃的高温原位X射线衍射研究,分别修正了空气和真空条件下赤铁矿在27~1 000℃范围内的晶胞参数,从而得到了晶胞参数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和赤铁矿在空气和真空条件下的热膨胀系数,并得出了热膨胀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即赤铁矿的热膨胀系数不随温度变化。赤铁矿在空气气氛下的热膨胀系数为αa=9.603 16×10~(-6)/℃,αc=6.647 67×10~(-6)/℃,β=2.606 33/℃;真空气氛下的热膨胀系数为αa=9.006 79×10~(-6)/℃,αc=6.891 23×10~(-6)/℃,β=2.511 51/℃。  相似文献   
998.
构家河金矿床位于南秦岭武当山西缘,产于绢云绿泥石英片岩和变石英砂岩之中,受韧性滑脱剪切构造带控制。矿化类型主要有破碎带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其中前者形成了破碎带蚀变岩型主矿体,呈似层状或透镜状分布于近南北向断裂中,次矿体分布在北西和北东向次级断裂中,为石英脉型矿体。成矿作用包括3个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石英-硫化物-金银矿化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对主矿体石英-硫化物-金银矿化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观察和测温,同时对不同阶段的石英和方解石、白云石等进行了D、O、C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包裹体以原生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且主要为富液相包裹体;石英-硫化物-金银矿化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180~270℃,峰值为220℃,盐度和密度分别为1.40%~14.46%和0.60~0.97g/cm~3;石英-碳酸盐阶段均一温度峰值为170℃,盐度和密度分别为1.34%~7.31%和0.86~0.96g/cm~3;石英-硫化物-金银矿化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石英的δD_(v-SMOW)值分别为-93.3%~70.9‰和-91.6%‰~-67.2‰,δ~(18)O_(v-SMOW)值为12.9‰~14.5‰和11.9‰~13.8‰;方解石和白云石的δ~(13)C_(V.PDB)值为-12.4‰~-12.0‰,δ~(18)O_(v-PDB)值为-18.4‰~-18.1‰。成矿流体特征显示该矿床初始成矿流体为中温、低盐度的变质热液,再结合区域成矿地质与成矿构造背景,认为构家河金矿为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99.
Rivers link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nd marine ecosystems, and they transport large amounts of substances into oceans each year, including several forms of silicon (Si), carbon (C), and other nutrients. However, river damming affects the water flow and biogeochemical cycles of Si, C, and other nutrients through biogeochemical interacting processes. In this review, we first summarize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s of river damming on the processes of biogeochemical Si cycle, especially the source, composition, and recycling process of biogenic silica (BSi). Then, we introduce dam impacts on the cycles of C and some other nutrients. Dissolved silicon in rivers is mainly released from phytolith dissolution and silicate weathering. BSi in suspended matter or sediments in most rivers mainly consists of phytoliths and mainly originates from soil erosion. However, diatom growth and deposition in many reservoirs formed by river interception may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contribution of diatom Si to total BSi, and thu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biogeochemical Si, C, and nutrient cycles. Yet the turnover of phytoliths and diatoms in different rivers formed by river damming is still poorly quantified. Thus, they should be further investigated to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effects of river damming on global biogeochemical Si, C and nutrient cycles.  相似文献   
1000.
<正>Gas hydrates are ice-like combinations of methane and water.The global inventory of gas hydrates appears to be very large.Recent estimates of the total amount of methane contained in the world’s gas hydrates r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