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98篇
  免费   3400篇
  国内免费   5178篇
测绘学   2515篇
大气科学   2084篇
地球物理   2744篇
地质学   9524篇
海洋学   2656篇
天文学   247篇
综合类   1335篇
自然地理   1771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293篇
  2022年   780篇
  2021年   1009篇
  2020年   832篇
  2019年   945篇
  2018年   915篇
  2017年   839篇
  2016年   880篇
  2015年   989篇
  2014年   962篇
  2013年   1220篇
  2012年   1263篇
  2011年   1309篇
  2010年   1264篇
  2009年   1238篇
  2008年   1238篇
  2007年   1089篇
  2006年   1098篇
  2005年   901篇
  2004年   710篇
  2003年   585篇
  2002年   585篇
  2001年   591篇
  2000年   427篇
  1999年   235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is the world's larges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standards for the 1,000‐year flood, flood diversion areas in the Jingjiang reach of the Yangtze River must be utilized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Jingjiang area and the city of Wuhan. However, once these areas are used, the economic and life loss in these areas may be very great. Therefore, it is vital to reduce this loss by developing a scheme that reduces the use of the flood diversion areas through flood regulation by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TGR), under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safety of the Three Gorges Dam. For a 1,000‐year flood on the basis of a highly destructive flood in 1954, this paper evaluates scheduling schemes in which flood diversion areas are or are not used. The schemes are simulated based on 2.5‐m resolution reservoir topography and an optimized model of dynamic capacity flood regula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 (a) In accord with the normal flood‐control regulation discharge, the maximum water level above the dam should be not more than 175 m, which ensures the safety of the dam and reservoir area. However, it is necessary to utilize the flood diversion areas within the Jingjiang area, and flood discharge can reach 2.81 billion m3. (b) In the case of relying on the TGR to impound floodwaters independently rather than using the flood diversion areas, the maximum water level above the dam reaches 177.35 m, which is less than the flood check level of 180.4 m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Three Gorges Dam. The average increase of the TGR water level in the Chongqing area is not more than 0.11 m, which indicate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upstream reservoir area. Comparing the various scheduling schemes, when the flood diversion areas are not used,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TGR can execute safe flood control for a 1,000‐year flood, thereby greatly reducing flood damage.  相似文献   
2.
姜杰  汪景琇 《天文学进展》2005,23(2):121-134
太阳发电机理论主要解释太阳磁场的起源和演化,是太阳物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对它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对空间天气的预测和空间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日震学的发展,该理论也得到了很大改进。从相关观测入手,综述了发电机理论需解释的观测事实,以及为发电机理论提供约束的太阳内部动力学结构;介绍了基本理论和近来的主流模型,并指出尚待解决的问题和进一步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3.
天气雷达用于抗灾和减灾很重要,本文提出一种人工降雨和驱冰雹软件,给出了程序流图,对编程的关键进行了分析,最后结果表明它能提高人控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4.
对"数字地球"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数字地球”的概念被提出以来,已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然而,数字地球在目前还仅仅是一个概念。为了逐步建立“数字地球”,需要就“数字地球”的理论、技术以及实现进行深入地探讨。从“数字地球”的产生背景、基本概念、研究内容、构成框架、关键技术、实施难点和发展战略等方面谈了对“数字地球”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5.
基于ARP协议的网络主机地址的识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移动IPv6工作原理入手,IP地址管理器是针对越来越严重的IP地址盗用现象而设计的一套有效的监控和管理IP地址的方案。分析与研究IP地址管理器中的信息收集模块后,以Winpcap为开发工具,利用ARP,附等协议完成对网络中活动主机的扫描以及信息(主机名、MAC、操作系统)的收集和识别。模块实现了对网络的自动实时监控,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6.
对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技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作了简要介绍,揭示了该技术在现代数字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利用CPLD对时统设备IRIG-B码产生器进行集成,其实验结果表明,集成了的B码产生器不但简单、可靠,而且便于调试,克服了以往硬件电路复杂的缺点.  相似文献   
7.
在常规照相天体测量工作中 ,对暗天体的定位是采用逐级定标星过渡的方法实现的。由于星表系统差和局部差的存在 ,最终定位结果可能包含难以把握的误差积累。在CCD小视场观测情况下时常难以找到足够数量的定标星。鉴于此 ,推导了CCD观测联合平差方法的严格矢量表达式 ,以期通过共同星的过渡 ,实现大天区统一平差。原理上此方法可实现相对于河外天体的定位 ,以削弱星表系统差和局部差对定位结果的影响。讨论了CCD联合平差方法实现中的问题 ,包括底片常数模型选择、切点位置改正、共同星的较差改正和法方程解算方法等 ,并分析了具体的处理措施。用实例初步检验了CCD联合平差方法的效果 ,表明通过对多张CCD观测的联合平差 ,可以削弱单张CCD观测参考星数目过少、单张CCD观测参考星分布不均、个别参考星存在位置偏差和局部区域参考星存在系统性位置偏差等不利因素对归算结果的影响 ,进而达到扩大视场和提高归算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WiththedevelopmentofagricultureandChina'sentryintoWTO,thesituationofsupplyanddemandinmaizemarkethaschangedgreatly.Facingtherelativesurplusofmaizeandtheformationofbuyer'smarket,weshouldfullydeveloprelativeadvantages,carryouttheunevenstrategyofsupportingthesuperior inmaizeproduction andcultivateadvantagedareasofmaize.Theabovestrategicmeasurescanrapidlyim-provetheinternationally competitiveabilityandpro-ductivityofmaizeinJilinProvince,getoutofthea-griculturalpredicamentandmaketheagriculturalde-…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导孔零偏VSP资料解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用六级三分量检波器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导孔中实施了零偏VSP测量.数据处理结果表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超高压变质岩石的地震波速度主要介于4500~7000m/s之间,显著高于一般的沉积岩地区,而且随深度变化不明显.声波测井速度系统地稍低于VSP层速度,可能是由于井壁处岩石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而造成的.地震波速度与岩石密度和岩性存在明确的对应关系,榴辉岩的密度和地震波速度均显著高于片麻岩类岩石;由榴辉岩退变生成的斜长角闪岩类岩石,其密度和地震波速度均呈现出较大的变化,主要与其退变质程度有关;超基性岩中的裂隙系统导致其密度和地震波速度大幅度下降.由于榴辉岩与其他岩石类型之间存在较大的波阻抗差异,因此用零偏VSP资料标定该区地震波的地质层位是有效的.关于地震波反射的原因,通过综合研究地震波(包括反射纵波、上行转换横波、井筒波)的特征、岩石速度和密度分布以及井径变化,认为主要是岩性分界面、韧性剪切带和断裂(带),但还有一些因素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1994年7月SL-9彗星撞击木星期间3.6cm和12cm射电连续谱观测的结果.在3.6cm波长上,撞击事件无明显的视效应,在12cm波长上,木星的射电平均视流量增加约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