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94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The occurrence of shale diapirs in the Yinggehai-Song Hong (YGH-SH) Basin is well documented, as is their association with big petroleum field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how and why the diapirs form we performed a detailed geophysical analysis using a new regional compilation of high-resolution two- and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reflection data, as well as drilling data that cover the diapirs in YGH-SH Basin. As many as 18 diapirs were identified and are arranged in six N-S-striking vertical en échelon zones. On seismic reflection sections gas chimney structures, diapiric faults and palaeo-craters are genetically linked with the process of diapirism. Here we use geophysical and geological observations to propose a three-stage model for diapirism: initiation, emplacement, and collapse. During these three stages, different diapiric structure styles are formed, which we describe in detail. These include buried diapirs, piercing diapirs and collapsed diapirs. We link the diapirism to activity on the offshore continuation of the Red River Fault, as shown on our high-resolution seismic reflection data, which is also related to a high paleogeothermal gradient caused by crustal thinning. We also recognize the role of loading by the very large volume of sediment eroded from the edge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delivered by the Red River to the basin.  相似文献   
102.
采用酸溶一敞开溶矿技术,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稀土元素。该方法选用高氯酸和硫酸,试验发现,硫酸的溶矿效果明显优于高氯酸,且硫酸的存在有利于消除Ba对稀土元素的质谱影响。用该方法对地质样品三类国家一级标样(GBW07401、GBW07103、GBW07309):进行验证,准确率达95%~105%,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3.
新疆绿洲地区文化遗存丰富,考古遗址众多,是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古人活动的重要场所。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绿洲区古人生存环境的研究正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与内陆河型绿洲相比,在天山南北山前洪(冲)积扇缘绿洲区开展的环境考古工作较少。文章对位于西天山洪积扇前缘绿洲的泉水沟青铜时代遗址(3500 a B. P.)进行了地貌与地层调查、沉积物年代测定,以及粒度、磁化率、色度分析,初步探讨了遗址区的地貌和古环境演变历史。结果表明,1)泉水沟遗址位于阿拉套山南麓洪积扇前缘的老洪积扇台地上;2)更新世末期(距今2.0~1.0万年)台地上部沉积了厚达5 m的冲洪积物,早全新世(距今10000~9000年)靠近台地顶部发育一层厚约1 m的黑褐色湖沼相地层,推测其为气候变干导致洪积扇退积收缩,此区域成为扇缘地下水溢出带所致;3)距今3500年前后的青铜时代,泉水沟古人曾一度在此活动,并有意识地选择具有较肥沃的古沼泽土壤和泉水湖沼等水源出露的低海拔绿洲生活,促进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并在稳定经济的基础上开展了青铜冶铸等手工业活动;4)之后,洪积扇再次扩张,导致遗址被随后的泛洪沉积覆盖。本研究有助于理解西北干旱区洪积扇缘绿洲先民活动的环境适应性和古丝绸之路的人地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04.
中国西部大型盆地的深部结构及对盆地形成和演化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层析成像是研究地球深部结构和动力过程的重要手段。文章简单介绍了岩石圈地震层析成像的几种基本方法。相对于人工震源地震勘探,基于天然震源的地震层析成像是提供盆地基底和周边深部背景的有效和极其经济的手段。笔者最近得到了中国大陆岩石圈高分辨率表面波层析成像的三维S波速度模型,该模型结合了地震和噪声互相关的数据,大大提高了射线覆盖,结果显示了中国西部与青藏高原接壤的三大盆地(塔里木、柴达木和四川盆地)共同特征:(1)盆地上地壳速度很低,反映了盆地沉积层很厚;(2)相对于周边山系,盆地中、下地壳的S波速度较快,上地幔顶部尤其明显;(3)盆地的地壳厚度比相邻的山脉区薄,同时莫霍深度在盆山结合带变化大。盆地内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存在明显的横向结构,尤其是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基底东西向中央古缝合带在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的速度、莫霍面深度图中有清楚显示。笔者推测区域构造挤压的影响很可能涉及盆地的整个岩石圈,进而提出了一个简单的盆地形成的机械模型,即挤压隆升沉降模型,认为在挤压环境下,较弱的周边山系的岩石圈增厚和隆升,高强度的盆地块体在重力均衡下整体沉降,形成陆内叠合盆地。挤压应力可能导致巨大的塔里木和四川盆地产生岩石圈范围的褶皱变形。在西部盆地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新生代的印藏碰撞和新元古代以来的多次构造运动产生的岩石圈挤压对西部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可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5.
松辽盆地青一段发育大量密集分布的小型张性断层系,其成因一直以来颇受争议。本文选取松辽盆地三肇凹陷为研究区,通过新连片三维地震剖面精细解释及沿层相干切片分析等手段,详细描述了三肇凹陷青一段密集张性断裂系统的剖面和平面特征,提出:1青一段张性断裂系主体为非构造成因的多边形断层,其成因可能是由青山口组青一段泥岩超压幕式排烃破裂所导致,同时盆地构造反转活动对断层发育特征具有重要影响;2凹陷内多边形断层主要发育于嫩江组沉积末期,明水组沉积末期盆地强烈构造反转致使早期形成的多边形断层再活动,且对部分多边形断层的发育进行改造;3多边形断层起到沟通青一段烃源岩和分别位于其上部与下部的葡萄花、扶杨2个油气储层的作用,是凹陷内油气成藏的重要运移通道;4嫩江组沉积末期,超压使油气通过多边形断层从青一段短距离向下部扶杨储层"倒灌"运聚成藏;明水组沉积末期,超压导致油气沿重新开启的多边形断层向上部葡萄花储层或向下部扶杨储层运移聚集形成油气藏,同时垂向延伸较长的多边形断层对下部扶杨油藏可能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地下水的pH值可在3~10的范围内变化,碳酸盐的溶解受地下水pH值的影响很大。本文从实验和理论上定量探讨了方解石、菱铁矿、菱镁矿、菱锌矿和重晶石在水中溶解度随pH的变化规律。笔者从溶度积常数出发,在考虑了金属离子和碳酸根的副反应及其活度系数的基础上,导出了一个计算溶解度的公式,给定不同pH值,就可用微机计算出该条件下的lgS~pH的溶解度曲线。实验证明:计算与实测溶解度曲线形状相同。  相似文献   
107.
随着5G通信技术的发展,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对光纤通信系统的接入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概率整形是一种具有低复杂度、高灵活度的新型调制编码技术.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国内外掀起了研究的热潮,引起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概率整形不仅可实现灵活的宽带光接入,而且可以对超大星座尺度的正交幅度调制信号进行优化.本文介绍了笔者所在团队在概率整形方面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展开讨论,希望能为未来光纤通信系统的研究提供借鉴与依据.  相似文献   
108.
通过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对紫阳—岚皋地区辉石玢岩提出了隐爆成因的新认识,其内部条件是富含挥发分的岩浆,而外部因素则是岩体近旁的红椿坝—曾家坝大断裂的多期活动。  相似文献   
109.
铝土矿中镓的浸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艳杰  刘健等 《地球科学》2001,26(3):258-260
采用盐酸溶液介质,研究了从铝土矿石中浸取镓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铝土矿石碎样在温度为500℃时恒温煅烧3h,然后用6mol/L的盐酸浸取12h,取的固液比为1:2.5的条件下,镓的取率可达94%以上。  相似文献   
110.
A non‐parametric statistical method of tracking rapidly changing dynamical systems is introduced. The method implements the non‐linear wavelet thresholding estimator to estimate the evolutionary transfer function of the system. The consistency and optimality of the resulting estimate of our method on rapidly changing systems are stated, while no linear estimator can achieve the same optimality. Two examples of real data are studied using this non‐parametric method, including two vertical seismic array case studies and a series of seismic slope experiments. The analysis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research for the vertical seismic array data. Moreover, our estimate is superior to those from previous research in the sense that our estimate is neither over‐smoothed nor under‐smoothed. The ana‐ lysis results are also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for the seismic slope experimental data. Copyright © 200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