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以藏南冈底斯带中段的东嘎花岗岩体和奴玛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Lu-Hf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综合分析,据此探讨其岩石成因和大地构造意义。东嘎花岗岩体主要由石英、长石以及少量黑云母、角闪石组成;奴玛花岗岩体主要由石英、长石以及少量黑云母组成。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东嘎花岗岩体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85.8±2.3 Ma,奴玛花岗岩体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85.9±2.2Ma和185.1±1.7 Ma,两个岩体具有一致的成岩年龄,为同一期岩浆事件的产物。在地球化学组成上,两个岩体均富集轻稀土(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HFSE),具有明显的俯冲带岩浆岩特征;里特曼指数和铝饱和指数显示,两个岩体属于弱过铝质钙碱性I型花岗岩。锆石Lu-Hf结果显示,两个岩体均具有显著亏损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和极高的εHf(t)值(分别为+11.14~+15.55,平均值+13.76;+9.49~+15.52,平均值+13.56)以及相对年轻的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反映了它们的源区以新生地壳的部分熔融为主。综合研究表明:早侏罗世(普林斯巴期)时,藏南冈底斯地区应为典型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花岗质岩石的形成和新特提斯洋向拉萨地体的北向俯冲有关,其成因与幔源岩浆的底侵引起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有关。  相似文献   
112.
We applied the material balance principle of the denudation volume and sedimentary flux to study the denudation-accumulation system between the Longmen Mountains(Mts.) and the foreland basin. The amount of sediment in each sedimentation stage of the basin was estimated to obtain the denudation volume,erosion thickness and deposit thickness since the Late Triassic Epoch,to enable us to recover the paleoelevation of the provenance and the sedimentary area. The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1) Since the Late Triassic Epoch,the elevation of the surface of the Longmen Mts. has uplifted from 0 m to 2751 m,and the crust of the Longmen Mts. has uplifted by 9.8 km. Approximately 72% of the materials introduced have been denuded from the mountains.(2) It is difficult to recover the paleoelevation of each stage of the Longmen Mts. foreland basin quantitatively by the present-day techniques and data.(3) The formation of the Longmen Mts. foreland basin consisted of three stages of thrust belt tectonic load and three stages of thrust belt erosional unload. During tectonic loading stages(Late Triassic Epoch,Late Jurassic–Early Cretaceous,Late Cretaceous–Miocene),the average elevation of Longmen Mts. was lower(approximately 700–1700 m). During erosional unloading stages(Early and Middle Jurassic,Middle Cretaceous and Jiaguan,Late Cenozoic),the average elevation of Longmen Mts. was high at approximately 2000–2800m.  相似文献   
113.
陕西镇安、旬阳岩溶泉的成分变化与岩溶发育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景波 《中国岩溶》1996,15(4):376-381
陕西镇安、旬阳岩溶泉的观测资料表明,从11月份到4月份,岩溶泉的pH值较大,从5月份到10月份,岩溶泉的pH值较小。HCO-3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与pH值相反。土层50cm深处CO2含量在11~5月份出现400~2000ppm的低值,在6~10月份出现5000~14000ppm的高值。CO2含量变化具有突变性,即在5月份之后突然增加。资料表明,夏、秋季是岩溶发育加快的时期,冬、春季是岩溶发育减弱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4.
秦岭群条带状混合岩矿物空间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景波 《现代地质》1991,5(3):320-329
由于条带状混合岩具多成因,因此,研究混合岩关键的问题之一是确定其成因。矿物空间分布特征可以用来区分混合岩的成因。本文研究表明,石英正长岩质黑云杆状混合岩其脉体、基体均为聚集分布,为分异作用形成,并同变形作用有关。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比了花岗岩和含榴矽线黑云条带混合岩的脉体,结果表明两者的矿物空间分布一致,且趋于随机分布,这些脉体为部分熔融或注入形成。区域变质岩趋向于规则分布。组成混合岩的不同部分在矿物空间分布上可有也可以没有差异,例如,含榴矽线黑云条带混合岩中古成体同脉体有明显差异,而石英正长岩质黑云杆状混合岩基体和脉体无差异。  相似文献   
115.
栖霞孙瞳地区已发现金矿(化)脉赋存于近EW向次级断裂构造中,围岩主要是新太古代胶东岩群黑云变粒岩及新元古代震旦期毕郭岩体中粒二长花岗岩。本区物化探异常及金矿化信息丰富,处于西林一陡崖断裂成矿带(NNE向)与近EW向断裂复合部位,是有利成矿地带,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是寻找大型金矿田的重要靶区。  相似文献   
116.
南亚高压是行星尺度大气环流系统,是北半球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底部夏季最强大、稳定的半永久性大气活动中心,影响和制约我国乃至亚洲的天气、气候演变,有关南亚高压形成及变异规律的研究是大气科学领域的组成部分之一。文章简要回顾了我国南亚高压研究工作的若干主要进展,对比分析了不同时期的一些研究特点,在此基础上初步展望并着重指出了南亚高压研究在内蒙古地区的应用前景及对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7.
南口—孙河断裂是北京平原区一条重要的活动断裂,也是渤海—张家口断裂带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开展钻探和样品测试(古地磁和14C测年)分析工作,利用沉积相分析和磁性地层学技术方法建立钻孔沉积地层的磁极性年代序列,并对南口—孙河断裂北段进行第四纪以来活动性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南口—孙河断裂北段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变化特征表现为早更新世早期(2.58~0.99 Ma)活动性由强转弱,在早更新世末期(0.99~0.78 Ma)再次转强;中更新世(0.78~0.126 Ma)活动性转弱;晚更新世至全新世(0.126 Ma至今)活动性再次加强。这一规律与北京西山隆升基本特征吻合,活动性总体表现"强-弱-加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8.
平凉地震台前兆异常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平凉地震台前兆观测始于1975年。随着观测技术的不断提高,最初的几个测项经过多年筛选、优化组合后仅剩附件厂人工水氡观测,现运行的其他前兆手段均为1997年以后增加或改建项目。所有数字观测项目为2001年“九五”数字化改造项目。所以对这些手段的观测效能做个评价很有必要。本文着重通过本监视区发生的几个有限地震及甘肃省玉门5.9级地震和新疆库塞湖8.1级大震前后相对应的观测手段资料出现的异常进行总结,做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9.
1 Introduction On the basis of flowing dire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karst processes, four basic vertical karst zones were divided long ago, namely, vertical cycle zone, seasonal alternative cycle zone, horizontal cycle zone and deep cycle zone (Yang e…  相似文献   
120.
地铁车站的强地震反应分析及设计地震动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地铁地下车站的地震反应分析,探讨了地铁车站地震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介绍了地面与基岩间峰值相对位移的确定及其在地下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初步研究了地铁车站埋深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引起的地基变形是影响地下结构动力反应的决定性因素,结构峰值变形反应与自由场峰值变形反应之间近似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相对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地面与基岩间峰值相对位移(PGRD)对于地下结构抗震分析及设计是一种更为合理的设计地震动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