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路景华 《铀矿地质》1990,6(3):163-169
本文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推荐:“在伽玛总量中利用放射含量单位—Ur表示测量结果”,在放射性测量准(一级)站地面饱和模型上进行了为期2年的伽玛总量测量及有关试验,解决各标准型的Ur定值、总量仪器标定方法及照射量率转换为Ur单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2.
利用热成风适应原理对暖性西南低涡生成机制的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σ-p混合坐标系,根据非绝热和地形影响下的热成风适应原理,探讨了暖性西南低涡生成的机制。分析表明:正的非热成风涡度是低涡生成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流层中低层的暖平流中心,地面的可感加热,低层的暖空气与场面气压p~*的负变压中心配合,或与它的负平流中心相配合,将产生正的非热成风涡度;场面气压的梯度(?)p~*,高低压中心的空间分布(?)~2p~*,场面气压的变压(?)p~*/(?)t和平流(-(?)_h·(?)p_*)等都与垂直运动直接有关。地形还影响热成风适应特征尺度(或变形半径)L~o。在一般条件下,地形和潜热的作用使L_o比不考虑两者作用时的L_o变小,易使L>L_o条件满足,更有利于流场向温度场适应。  相似文献   
123.
晋陕蒙接壤地区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目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穆从如  王景华 《地理学报》1995,50(6):534-541
本文对晋陕蒙接壤区三角地带13个市县(旗)环境污染现状进行了评析,按照21世纪能源供需状况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就该区的环境发展趋势和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作出预测,并提出保证经济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目标。  相似文献   
124.
在uαv/αx=0的条件下,求出了某一类低涡的孤立波解,然后将它同一般低涡的孤立波解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由于采用了uαv/αx=0的假定,使得模式方程组的非线性增强,垂直输送wαv/αp赖以保留,使温度平流,非绝热加热(Q1和Q2)的强迫效应能够通过温度局地变化、垂直运动两条渠道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5.
Dimensional analysis and reduction are done to two existing schemes of 4th-order linear horizontal diffusion, and detailed control experiments between them are made using a topographyincluded mesoscale model. Horizontal diffusion is calculated on the or surface in one (known as Scheme A afterwards ), and on the p-surface in another (Scheme B). Experiments show that differences are small in smooth-terrain areas and very large in steep mountain areas, with the 24h rainfall prediction deviating by 50 mm between forecasts of the two sChemes. The reason may be tha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re falsely diffused in Scheme A, which causes abnorma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nd results in the anomalies of the unstable layer and convective processes. In addition, Scheme A could also bring about circulation anomalies which assumingly have direct link to the convective anomalies in the scheme. Furthermore, perturbation may also affect surrounding areas by wave-like propagation such that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may occur in the area. The analysis indicate that Scheme B is necessary and feasible for it minimizes diffusion-involved forecast abnormality in steep mountains and areas around.  相似文献   
126.
CFD方法在街巷气象场模拟和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敬华  戴光丰  袁卓建 《气象》2006,32(11):12-18
为开发建立米级分辨率的城市街巷气象场模拟预测方案,以PHOENICS为例介绍了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的原理,讨论了该方法应用于街巷气象要素数值计算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基于CFD模型与高分辨率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嵌套的街渠气象场模拟预测方案,并对边界嵌套问题作了多种敏感性分析,表明嵌套对街渠气象场计算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另外,还讨论了分辨率对计算结果和计算耗时的影响;最后,用实例介绍了本方案的应用,并讨论了本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7.
基于纹理的高寒地区人为扰动地表信息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寒地区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频繁的人类工程活动严重破坏地表植被,加剧了高寒地区的土壤侵蚀。为有效监管生产建设活动,遏制人为新增土壤侵蚀,开展及时、准确的监测分析迫在眉睫,探索符合高寒区域的人为扰动地表信息提取方法十分必要。目前仅靠单波段灰度图像纹理特征提取地表信息存在信息量不足等明显缺陷,改进的彩色图像灰度共生矩阵方法(Color gray-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简称CGLCM),可为人为扰动地表识别提供更为精确的纹理特征信息。本文以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甲玛区为研究区,基于CGLCM提取出纹理特征并结合植被指数(NDVI)数据与光谱数据,运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实现人为扰动地表信息提取。结果表明,CGLCM方法相较于NDVI方法精度提高了5.12%,达到90.88%;Kappa系数提高了0.07,为0.87,结合纹理特征对影像分类可有效提高分类精度。据此,本文基于纹理特征的扰动地表信息提取方法为高寒地区提供了可靠的人为扰动信息提取途径,实现了基于遥感技术的高寒地区扰动地表信息快速自动监测。  相似文献   
128.
专题地图是富有空间表现力的专题信息地图可视化工具,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网络与专题地图的结合,使得基于网络的专题信息的共享与交互操作变得日趋重要。本文简单介绍了Carto Vista软件的结构体系以及在网络专题制图过程中的优越性,并以安徽省专题数据库系统B/S平台为例,对利用Carto Vista软件进行网络专题地图制作方法、流程、特色等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经过实验与系统配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验证了Carto Vista在在线动态专题地图构筑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9.
基于"3S"技术研究了老挝北部1990-2011年刀耕火种农业时空变化的总体特征及其不同阶段土地利用变化、刀耕火种农业土地利用强度(利用频率、轮歇周期)及其对休耕期次生林自然恢复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 1990-2011年,刀耕火种农业总体上呈增加趋势,由15.38万hm2增加到了23.84万hm2,增幅为54.98%;刀耕火种农业的增加主要发生在波乔省南部和琅勃拉邦省,减少主要发生在丰沙里省。2刀耕火种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500~1500 m、坡度10°~30°的地区,增加主要发生在海拔高度500~800 m、300~500 m和800~1000 m的地区,以及坡度10°~20°和20°~30°的地区。刀耕火种农业的地类转变方向主要是有林地,转入和转出率均高达80%。3 2000-2011年,老挝北部刀耕火种农业的利用频率约为2~3次,时间间隔1~7年不等;轮歇周期有所缩短,变化幅度不大。4老挝北部刀耕火种农业的休耕期次生林自然恢复状况与轮歇周期关系显著,二者相关系数为0.9698。当轮歇周期长达10年时,次生林能够恢复到该区域有林地NDVI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30.
克里推河是塔里木盆地中深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内部的主要河流之一。克里稚河出山口后形成的冲积扇, 上部为砾石平原, 中部为亚沙土, 沙壤土的细土平原, 当前农业绿洲所在, 下部为盐土平原, 在野营以下, 河流又分成东西两支, 各形成东西两个干三角洲。在东部干三角洲上, 水系扇状扩散, 沿河两岸呈现胡杨、红柳灌丛的天然绿色植被带, 复合型沙丘链被流水切割, 形成孤立复合型沙丘散布面积约210Km2, 居民点零散分布其间。在西部干三角洲上, 扇状水系的干河床断续分布。河床内为密集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 两侧为吹扬的灌丛沙堆和有枯死的胡杨林地。并有历史上城镇废墟分布, 反映着历史时期曾有过人类活动。克里雅河下游上段(大河沿——于田地段)河漫滩部分受间歇洪水影响, 芦苇丛生, 尚未有沙丘发育。高出河床1.5-3m第一阶地为红柳灌丛和胡杨分布地区, 疏林地段有新月形沙丘、沙丘链和灌丛沙堆。高出河床8-10m第二阶地主要为红柳灌丛分布地区。并受外围流沙入侵影响和固定沙丘"活比"形成新月形沙丘、沙丘链与吹扬灌丛沙堆相间的景观。第三阶地已全为裸露新月形沙丘及沙丘链覆盖。再往外则系高大的复合型沙丘。下游中段(大河沿以北)为克里雅河下游扇状平原干三角洲, 水分条件较好, 成为沙漠中一片绿洲。只有被淤高干河床地段就地起沙已发育有新月形沙丘及初期诸形态。发育时间短(约在1960年以后形成), 并且是演变再活跃的场所。下游下段(三角洲尾端以北)已全为流沙覆盖。仅从枯死胡抚和红柳稚丛分布反映过去柯床痕迹, 最远一支可延伸至古老的塔里木河。克里雅河下游现代沙漠化过程加剧的主要因素是中游人为活动。增大用水量。下游水量减少, 环境恶化, 而不是大沙漠前移所造成的。听以, 改善下游天蛛绿洲生态环境时, 中游应分配合理水量给下游, 以保持下游干三角洲中天然绿洲生态平衡。下游保存完整的天然绿洲建议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