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7篇
  免费   543篇
  国内免费   677篇
测绘学   344篇
大气科学   260篇
地球物理   508篇
地质学   1411篇
海洋学   348篇
天文学   87篇
综合类   271篇
自然地理   348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253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0年   2篇
  1968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分散度不同的区域内进行区域采样用于水中硫酸根离子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应用此方法测定硫酸根离子的线性范围为200.0~3000mg/L;进样频率为120次/h;相对标准偏差为1.70%  相似文献   
42.
论述了在县域内实行矿产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勘探、统一开发的重要性;实现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与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分制运行,以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进而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43.
非饱和土中镉离子传输模型参数反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自行设计的的真空实验装置,采用一维实验室土柱实验方法在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了15组实验,并基于实验所得的穿透曲线,使用梯度正则化方法反演得到了镉离子在8种葡萄牙土样和1种比利时土样中相应的传输模型参数。同时通过数值模拟实验验证了梯度正则化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而证明所得结果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4.
针对浙江省温州市世贸中心大厦桩基施工中硬岩钻进时出现的堵管、卡钻和效率低等问题,从所钻地层和钻头的磨损分析出发,提出了钻头的改进设计方案.改进型筒形翼状钻头比原先使用的平底滚刀钻头增加了18个孕镶金刚石-针状硬质合金复合式钻齿和3个钎头,并按受力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布.实际钻进效果表明改进型钻头应用于超深、大直径钻孔的钻进效率较高、钻进过程平稳.针对钻头的实际磨损情况提出了钻头进一步改进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45.
位于复杂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下的深圳汝南大厦在基坑支护的施工过程中出现钻进困难,必须重新选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结合场地特殊地质和环境条件在对人工挖孔桩、换填法、树根桩法、旋喷桩复合地基等8种基础工程施工方案进行分析与优选的基础上,借助模糊决策理论进行方法优选验算,最终选定了人工挖孔桩加部分钻(冲)成孔灌注桩的方案.采用该方案在深圳市汝南大厦的施工实践表明其施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6.
陈飞  兰凯 《地质科技情报》2005,24(Z1):97-100
通过对桩侧和桩底后压浆,可大幅度提高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应用桩-土理论分析了后压浆中浆液对土体及桩体的作用,并从分析影响桩基承载力的因素出发,研究了后压浆的作用机理.在渗透率小的地层中后压浆以压密注浆为主,在渗透率大的地层中后压浆以渗透注浆为主.为避免过分压裂土层,在压浆过程中应控制灌浆压力.压浆量是影响后压浆质量和提高单桩承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7.
48.
Conservation policies have changed over time in response to changes in human and ecological drivers. The impacts of climate (and other) concurrent changes prompt consideration of further iterations for both conservation means and objectives. In this paper we bring together previous disparate literatures and apply them to the question of how to adapt conservation polices to suit an era of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ur approach is based on two assertions: (i)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specific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 insights is essential for understanding and effectively responding to this challenge, and (ii) that in addition to adaptive conservation means (strategies), attention needs to be given to considering adaptive conservation objectives. Specifically, we convert a core set of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 insights into analytical tools known as heuristics or rules of thumb. We then use the heuristics as a basis to offer a list of preliminary propositions that can help inform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ans and objectives. The propositions address key considerations including recalibrating management objectives, the role of disturbance in facilitating ecological transitions, and overarching topics relating to governance. The propositions are speculative, and so intended only to outline potential avenues for further empirical research and subsequent refinement. In the spirit of adaptation, we expect and welcome their revision.  相似文献   
49.
大兴安岭北部伊图里河地区二长花岗岩的成因及构造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涛涛  陈聪  刘凯  鲍庆中  周永恒  宋万兵 《地质学报》2016,90(10):2637-2647
本文对大兴安岭北段伊图里河地区黑云二长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旨在查明其成岩时代及岩石成因,并探讨其构造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该黑云二长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23.3±0.8Ma,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岩石具有具有高硅、富钾、富铝的特征,A/CNK比值较大(0.96~0.99),痕量元素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富集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Th、Ce、Zr、Hf等高场强元素,贫Sr、P、Ti、Ba的特征。以上特征表明伊图里河地区花岗岩为具钾玄质系列岩石特征的铝质A型花岗岩,为中下地壳岩石部分熔融的产物,该期岩浆侵位活动可能发生在早白垩世晚期东部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作用下的弧后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50.
本文应用古地温恢复法及盆地模拟法,恢复鄂尔多斯盆地渭北隆起西南缘奥陶系最大古地温梯度、热演化史和生烃史。根据钻孔测温曲线求得渭北隆起现今地温梯度为3.12℃/100m。该区在二叠纪和三叠纪进入快速沉降阶段,早侏罗世早白垩世进入缓慢沉降阶段,晚白垩世以来进入抬升剥蚀阶段,剥蚀厚度在1100~1300 m。旬邑地区奥陶系烃源岩在早二叠世约270 Ma进入生油窗,晚三叠世约210 Ma进入成熟生油阶段。晚侏罗世约150 Ma开始大量生气,在早白垩世末期96 Ma左右,地层达到最大埋深及最高古地温,达到生气高峰。热史恢复及模拟结果表明旬邑地区早白垩世地温梯度最高可达到5.0℃/100 m,是主要生气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