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13篇
  免费   1887篇
  国内免费   2604篇
测绘学   1292篇
大气科学   1430篇
地球物理   2016篇
地质学   4882篇
海洋学   1700篇
天文学   340篇
综合类   753篇
自然地理   1091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455篇
  2021年   497篇
  2020年   410篇
  2019年   502篇
  2018年   492篇
  2017年   506篇
  2016年   534篇
  2015年   570篇
  2014年   544篇
  2013年   697篇
  2012年   756篇
  2011年   756篇
  2010年   759篇
  2009年   704篇
  2008年   759篇
  2007年   629篇
  2006年   576篇
  2005年   514篇
  2004年   383篇
  2003年   336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338篇
  2000年   300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6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61.
内蒙古黄岗梁锡铁多金属矿床层状夕卡岩的喷流沉积成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内蒙古自治区黄岗梁矿床是大兴安岭中南段的一个大型Sn-Fe多金属矿床,燕山期火山侵入岩广泛出露,通过对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并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得出的主要研究成果为:①与含微细浸染胶状锡的磁铁矿层共生的层状夕卡岩与海底火山活动关系密切,是一种很具特色的喷流岩;②REE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矿床层状夕卡岩与典型岩浆热液接触交代夕卡岩存在较大差异,而与现代海底热流体和喷流型矿床及其共生的热水沉积岩有较大的相似性,应属热水喷流成因;③层状夕卡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关系可与许多沉积喷流型块状硫化物矿石及其共生的喷流岩相对比,暗示了两者具有相似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962.
蒙脱石层电荷与有机改性蒙脱石凝胶性能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自然沉降法提取了山东两不同产地膨润土中的钙基蒙脱石矿物M1和M2,利用结构式推算法计算了两提纯蒙脱石的层电荷:M1单位半晶胞的层电荷为0.38,M2单位半晶胞的层电荷为0.59;利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蒙脱石进行有机改性,并对有机蒙脱石凝胶性能和层电荷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蒙脱石单位半晶胞的层电荷越低,在水中的分散性越好,越有利于十八烷基三甲基铵阳离子的插层,相应有机改性蒙脱石在二甲苯和乙醇体系中的凝胶性能越好(如M1);蒙脱石单位半晶胞的层电荷越高,在水中的分散性越差,越不利于十八烷基三甲基铵阳离子的插层,相应有机改性蒙脱石产品的凝胶性能较差(如M2)。  相似文献   
963.
通过两个时像的对比解译、调查验证和研究,表明长江-黄河上游源区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的10年中,沼泽湿地总体呈减少趋势。由于自然和人为综合因素的长期作用,使本区沼泽湿地处于萎缩状态。  相似文献   
964.
冀中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属断陷湖盆演化阶段,分为断陷分割期、断陷扩张期和断陷萎缩期3个时期,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和曲流河3类沉积体系。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分析了该地区沉积演化特征和储盖组合的分布及时空展布规律,指出该区古近系主要发育沙三段、沙二段、沙一段和东营组4套储盖组合,其中沙一段储盖组合为最有利的含油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965.
鱼田堡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深部突水模式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鱼田堡煤矿各生产水平、开采区域、开采煤层涌水观测资料,以及水质化验、连通试验等资料的分析与研究,查明了该矿深部煤层开采的突水水源及突水通道——浅部与采空区融为一体的“地下水库”及深部K3(4#煤层)开采时在煤层顶板以上发育的采动离层裂隙带,为防治矿井深部突水提供了较为切合实际的水文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66.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perturbation solution of the non-linear Boussinesq equation for one-dimensional tidal groundwater flow in a coastal unconfined aquifer. Built upon the work of Parlange et al. [Parlange, J.-Y., Stagnitti, F., Starr, J.L., Braddock, R.D., 1984. Free-surface flow in porous media and periodic solution of the shallow-flow approximation, J. Hydrol., 70, 251–263], the solution adopts a new perturbation parameter that is by definition less than unit, and thus is applicable to a wider range of physical conditions within the constraint of the Boussinesq approximation. This approach avoids a secular term in the third-order perturbation equation of Parlange et al. (1984), enabling the derivation of the third- and higher-order solutions. In comparison with a numerical (“exact”) solution, the new perturbation solution is shown to be slightly more accurate than that of Parlange et al. (1984) with the second-order approximation. The obtained third-order solution exhibits considerable improvement in accuracy. In relatively simple analytical forms, the present perturbation solution will help to understand better the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of tidal water table fluctuations in as modeled by the non-linear Boussinesq equation coastal unconfined aquifers.  相似文献   
967.
光学探生仪主要用于在地震等灾害造成的残垣断壁中快速、准确地寻找被困人员。因此,在研制光学探生仪时,必须充分考虑灾害救助现场的恶劣工作条件和对仪器的特殊要求。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光学探生仪研究的有关情况,然后对光学探生仪主要部件的设计、选型和实验进行了详细研究,探讨研制先进、实用的光学探生仪的途径。这对我国探生仪研制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68.
便携式PET数据无线传输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新的便携式PET中数据高速传输的方法,并验证其可行性.便携式PET在进行检测时,由于探测器的移动导致了有线数据传输的困难.有别于以往采用的旋转光纤接头的方法,提出在狭小区域内应用高速无线传输技术来解决数据的连续传输问题,主要评测了无经传真(802.11g)的实际性能,采用多信道同时传输时,在信道独立条件下获得的总传输速率等于各信道速率之和,以此得到更高的传输速率来满足便携式PET大数据量的连续高速传输,在方便被检测体的自由活动方面显示了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9.
在溜砂坡系列研究之二的基础上,对风干砂的运动特征进行了细致观察。将干砂流视为连续介质的流动,对干砂流的运动动力和阻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干砂流垂线流速分布方程和干砂流体底面、表面滑动速度方程。结合挡砂工程,将干砂流体视为沿底面(此种砂坡的天然休止角)滑动的三角体,从而导出粒状碎屑溜砂坡水平土压力(或水平推力)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970.
文章在对滑坡周界确定和滑坡体特征研究基础之上,从岩性条件、地质构造及地下水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滑坡成因。该滑坡发生在侏罗系沙溪庙组(J2s)缓倾角红层中,地层岩性为河湖相紫红色泥质粉砂岩、泥岩和灰绿色粉砂岩互层,软硬相间,该套地层的岩性内在差异构成了滑坡产生的岩性条件。加上边坡呈顺向坡结构,顺坡向节理发育,坡角临空,岩体沿着软弱层发生滑移-拉裂破坏。通过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滑坡在天然状态、蓄水或地震等不利条件下,整体仍处于稳定状态,只是在相对较陡的滑坡体前缘和库水位附近地形较陡的局部部位,蓄水后可能会产生小规模失稳,但其方量不会太大,加上离坝址较远,所以不会危及工程安全。因此,通过对滑坡成因分析和稳定性评价,为工程建设和移民安置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