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15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193篇
海洋学   9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3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01.
一种新的GIS智能分析框架--GIS智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GIS智能体(GIS intelligent agent.GIS—IA)的概念、结构及实现原理。实例研究表明.基于GIS—IA的智能分析框架是实现空间决策分析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02.
遥感影像解译中的决策树分类法一般是引入NDVI植被指数、亮度阈值法、DTM、空间结构、纹理、和其它一些地貌特征来实现地物类别的分离;而传统的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是直接基于像元的亮度值而进行的分类,两者各有优缺点。将两者在遥感影像解译中结合使用,建立统一的分类模型,并以皖东地区TM影像为例进行了分类实验,结果证明,采用该模型分类比单一的最大似然法分类精度提高了4.45%,Kappa指数提高了0.107,该模型能有效地提高影像分类的精度。  相似文献   
503.
共和盆地龙羊峡库区1987-1999年间土地覆被变化过程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利用多时相多光谱遥感数据,针对研究区环境特点及已有研究程度,综合最大似然法监督分类、基于地理知识的多尺度空间分层聚类的部分监督分类方法和主成分方法,分析了位于黄河上游的龙羊峡水库库区1987—1999年间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过程。结果表明:①库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总趋势是土地退化、覆盖度降低,此期间各盖度草场面积共减少500.82 km2,年均减少41.73 km2,其中高盖度草场退化最为严重,13 a间来面积减少361.25 km2,年均减少30.10 km2;土地沙漠化发展速度很快,13 a间沙地面积增加了219.81 km2,年均增加18.32 km2。②库区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高盖度草场退化为中盖度草场的面积为70.29 km2,沙漠化面积为60.96 km2;中盖度草场退化为低盖度草场的面积为34.31 km2,沙漠化面积为80.75 km2;低盖度草场退化为沙地的面积为76.50 km2。③库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在地域空间上具有较大差异性,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最为显著、强烈的区域为黄河西岸的塔拉滩,草场总面积减少215.43 km2,占全区草场退化量的43%;水浇地面积增加32.50 km2,是全区内水浇地面积增幅最大的区域,占全区水浇地增加量的51%;沙地面积扩大158.41 km2,年均增长率为13.2%。河卡滩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是全区最小的,有些类型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分析库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主要因素在于自然因素,但从局部区域来看,人为因素在环境变化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504.
水库深孔挑射出流对复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水工泄水建筑物复氧能力的研究中,前人对自由溢流复氧能力和闸下出流复氧能力的研究较多,但对泄流水库下层水的中孔和深孔的复氧能力研究较少.为了消除低溶解氧的水库下层水对下游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保证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在滩坑水电站泄洪洞模型中进行了系统的试验,发现复氧率与弗汝德数和下游相对水深相关性较好,同时增设掺气槽能够显著的提高复氧率.经研究提出的在一定条件下的经验公式,为水工深孔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05.
BSR (Bottom Simulating Reflector) occurs widely in the strata since the late Miocene in the deep-water area of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slope of South China Sea (SCS). It is an important seismic reference mark which identifies the gas hydrate and its distribution influenced by the tectonic movements. Single-point basin modeling was conducted using 473 points in the study area.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ectonic subsidence and BSR, the volume and rate of tectonic subsidence in each geological time have been sim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hree tectonic accelerate subsidence processes in the study area since the late Miocene, especially since 1.8Ma the tectonic subsidence accelerates more apparently. Since the Late Miocene to Pleistocene, the rate of tectonic subsidence in deep-water underwent a transformation from weak to strong. The ratio of tectonic subsidence to the total subsidence was relatively high (65-70%). Through the superposition of the BSR developed areas and the contours of tectonic subsidence in this area, it was discovered that more than 80% of BSR tend to be distributed at the slope break or depression-uplift structural transfer zone and the average tectonic subsidence rate ranges from 70 m/Ma to 125 m/Ma.  相似文献   
506.
付广  沙子萱  赵凯 《地质论评》2021,67(5):253-261
为了研究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地区下白垩统大磨拐河组油气分布规律,在深层油气“中转站”(所谓油气中转站是源岩内和外已聚集的油气分布区,可为浅层油气成藏提供油气来源)中转油气机理及有利部位研究预测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确定下白垩统南屯组油气“中转站”分布区和南屯组顶部泥岩盖层不封闭区,确定南屯组油气“中转站”向大磨拐河组中转油气分布区,结合输导断裂输导油气有利部位,利用本文所建立的深层油气“中转站”向浅层中转油气有利部位预测方法,对苏德尔特地区南屯组油气“中转站”向大磨拐河组中转油气有利部位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苏德尔特地区南屯组油气“中转站”向大磨拐河组中转油气有利部位主要分布在其中部地区,少量分布在其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控制着苏德尔特地区大磨拐河组油气成藏与分布,南屯组油气“中转站”向大磨拐河组中转油气有利部位处或附近尚未钻探部位应是该区大磨拐河组下一步油气勘探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507.
我国现行规范体系中,关于堤防工程安全标准的确定,主要根据工程级别确定设计重现期,从而选定工程设计参数。文中提出了依据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海堤安全风险等级方法。首先,通过对海堤灾害进行风险识别和分析,将洪水灾害和海堤结构自身安全失效作为海堤灾害两种主要形式,建立了海堤灾害故障树。然后,将水文动力条件作为随机变量,从频率分布角度定量计算海堤洪水灾害风险程度和结构安全失效风险,提出了海堤安全风险评价方法。最后,依据规范中关于海堤等级和重现期标准的规定,结合海堤洪灾安全风险和结构自身安全风险的评价结果,确定海堤安全风险等级。文中提出的海堤安全评价技术依据海堤风险定量计算结果,从海堤现状条件满足其设计功能目标有效程度,判定海堤安全等级的级别,是一种相对较新且更科学的方法。该海堤安全风险评估技术为海堤管理和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508.
龙木错与结则茶卡盐湖卤水兑卤及蒸发析盐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西藏龙木错与结则茶卡为对象,研究了两盐湖卤水在不同兑卤比情况下,混合卤各组分的变化,并对兑卤后的混合卤水进行了15°C蒸发过程的研究。实验分别对两种原料卤水和兑卤后卤水蒸发所得的9个卤水样品进行了常量化学组分分析,研究了兑卤后卤水蒸发过程中盐类的富集行为和析出规律。混合卤蒸发析盐规律结果基本符合Na+、K+、Mg2+//Cl–、24SO?-H2O(15°C)五元水盐体系相图。  相似文献   
509.
基于遥感和GIS的青海湖流域冻融侵蚀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依据1∶100万西宁幅地貌图,获取了青海湖流域冻融侵蚀界线.利用遥感和GIS方法获得了流域内地形、年降水量、年均气温、土地覆被类型、土壤类型5个评价因子数据,在GIS中通过建模及空间分析,获得了青海湖流域冻融侵蚀强度等级类型及空间分布信息.结果表明:研究区冻融侵蚀发生的总面积是14 875km2,其中,轻度侵蚀和中度侵蚀居多,分别占冻融侵蚀总面积的28.75%和62.57%;剧烈侵蚀和强烈侵蚀占少部分,分别占冻融侵蚀总面积的3.33%和0.76%.  相似文献   
510.
本文综述了欧洲白垩纪非海相软体动物群,列出了主要产自英格兰南部、法国和西班牙早白垩世的16个不同沉积层的59个分类单元。淡水动物群以珠蚌类双壳类和田螺类腹足类为主,但在有些地点也存有肺螺类腹足类。这些化石类群与现代类型很相似,说明白垩纪淡水中的水草、氧气与营养环境良好。在欧特里沃期和巴列姆期,淡水与边缘海环境中的动物群组成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欧洲的淡水生物群落早在巴列姆期就已存在,此时的有些类群,如著名的Mar garitifera(s.l.)valdensis在欧洲西部有着广泛的分布。英格兰南部的早白垩世韦尔登群被认为是欧洲最连续的非海相白垩纪地层,其上部的生物群可与西班牙的LasHoyas动物群和法国的Wassy动物群相对比。这3个动物群,以及法国侏罗(汝拉)和英格兰南部波倍克的侏罗纪-白垩纪的过渡生物群——Purbeck动物群,是了解欧洲白垩纪淡水动物群的关键动物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