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209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73篇
地球物理   248篇
地质学   349篇
海洋学   24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用断裂力学的方法研究地震断裂的扩展方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断裂力学的实验结果和理论,结合地震资料及其研究结果提出了关于地震断层扩展的一种新的模式--地震断裂扩展的曲面模式;并用数值的方法计算了在二维情况下地震断层沿曲面(线)扩展的途径。根据这类地震的特点,指出对于这种地震可由其总体破裂的方向确定其发震地区的最大构造主压应力方向。并对唐山等地震实例提出了解释。 在计算方法上,本文对流行的有限单元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存贮减少,并提高了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952.
攀西构造带南部地壳与上地幔结构的爆炸地震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84年攀西地区南部爆炸地震折射剖面资料的研究结果表明,本区的地壳厚度约为55km,且可分为20km、20km和15km厚的三个主要构造层。地壳的平均P波速度为6.22km/s。在深度23-27km之下的中地壳下部有一个厚9-14km的P波低速区,这一结果与其它地球物理观测资料相当吻合。上地幔顶部的P波速度为7.62-7.90km/s,与现代大陆裂谷区或构造活动地区的P_n波速度一致。另外,位于构造带轴部地区的渡口市一带,上地壳中有一高速岩体,下地壳中有高速夹层以及有些断裂带可能延伸到上地幔顶部,均表明地壳中曾经有地幔物质侵入。通过研究,我们推断这个地区有可能是一个被后期构造运动强烈改造过的、至今仍保留有一些裂谷构造残迹的古裂谷带。  相似文献   
953.
本文主要讨论了田湾金矿田韧性剪切带的成矿构造地球化学特征。田湾矿田各个矿点在空间上均受剪切带的控制 ,表明剪切带是重要的控矿因素。田湾矿田剪切带制约着成矿流体的来源、运移和演化 ,剪切应力、应变作用对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金的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54.
Butterworth band-pass filter has been applied to S-wave data recorded at 8 stations in China mainland, and S-wave splitting at different frequency bands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lay time and the fast polarization directions of S-wave splitting depend upon the frequency bands. There is an absence of S-wave splitting at the station of Urumqi (WMQ) for the band of 0.1–0.2 Hz. With the frequency band broadening, the delay time of S-wave splitting decreases at the stations of Beijing (BJI), Enshi (ENH), Kunming (KMI) and Mudanjiang (MDJ); the fast polarization direction changes from westward to eastward at Enshi (ENH), and from eastward to westward at Hailaer (HIA). The variations of delay time with bands at Lanzhou (LZH) and Qiongzhong (QIZ) are similar, and there is a coherent trend of fast polarization directions at BJI, KMI and MDJ, respectively. Initial interpretations to the results of frequency band-dependence of S-wave splitting are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955.
奎赛公路段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不良地质现象解译标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彩色红外航空像片解译与野外实地调查,总结了奎赛公路段的各种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不良地质现象的解译标志。为我国西部气候干旱和环境恶劣地区的岩土体解译及不良地质现象信息提取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56.
我局研究开发了一种钻孔技术资料智能化管理系统,该系统集存储检索,统计汇总,打印输出,分析研究和优化设计于一身,本文介绍了该诉设计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57.
青藏高原地体划分的地球物理标志研究   总被引:27,自引:9,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青藏高原巨厚的地壳结构和复杂的地球物理场特征,提出依据地震活动与波场标志、岩石层结构与速度场标志、古地磁标志、位场标志、温度场标志、地质与构造标志作为进行青藏高原地体划分的原则.据此,由北向南将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带划分为7个地体,即柴达木地体、昆仑地体、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体、羌塘地体、拉萨-冈底斯地体、喜马拉雅地体和恒河平原地体,它们的分布格局与特征对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和板块运动及动力机制的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8.
西沙群岛和哀牢山-红河地区的宽频带地震观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宽频带数字地震仪分别在南海西沙水兴岛和云南哀牢山-红河断裂带两侧开展了流动观测,经过1a的运行记录了许多地震波形数据,为研究南海西北部及哀牢山-红河地区的深部结构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也为在海域岛礁地带进行地震观测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59.
960.
1 .IntroductionShipsrestrainedbycablesandfendersinfrontofdocksundergolargeamplitudenon harmonicmotionsinwaves.Forthiskindofnon harmonicproblem ,atime domainmethodmustbeapplied .LinandYue ( 1 990 )usedanintegralequationwiththetime domainGreenfunctionforinfinitewaterdepthtocomputetheshipmotionindeepwater.Butforthepresentproblem ,theintegralequationwiththetime domainGreenfunctionforfinitewaterdepthmustbeapplied .TheGreenfunctionisafieldwithacertainboundaryandinitialconditionsproducedbyasource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