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0篇
  免费   1067篇
  国内免费   1369篇
测绘学   593篇
大气科学   495篇
地球物理   795篇
地质学   2514篇
海洋学   714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356篇
自然地理   492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284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275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360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318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304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6篇
  1944年   2篇
  1937年   4篇
  1934年   1篇
  193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刘学龙  李文昌  尹光侯  张娜 《岩石学报》2013,29(9):3049-3064
普朗斑岩型铜矿床位于西南三江构造火成岩带义敦岛弧南端,是晚三叠世甘孜-理塘洋壳向德格-中甸陆块俯冲的产物,是我国近年来印支期新发现的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斑岩体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闪长玢岩和石英二长斑岩,通过系统的锆石U-Pb测年方法获得,含矿石英闪长玢岩的形成年龄为219.6±3.5Ma,石英二长斑岩的形成年龄为212.8±1.9Ma。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SiO2含量为61.99%~70.58%,Al2O3含量为10.84%~14.96%,MgO含量为1.5%~3.96%,A/CNK值为0.80~1.08,为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轻稀土较富集,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11.41~16.48),δEu(0.76~0.9)值无明显异常。微量元素表现出具较高的Sr(244×10-6~845×10-6)、Ba(543×10-6~2237×10-6)含量,Y、Yb含量较低(Y=6.83×10-6~17.65×10-6,Yb=0.97×10-6~1.09×10-6)指示岩石类型为造山带钙碱性花岗岩系列,具I型花岗岩的特点。利用黑云母和角闪石地质温压计估算出岩浆的结晶温度为750~800℃,岩体侵位的压力为0.77×108~0.9×108 Pa,相应的岩体侵位深度在2.55~2.97km,氧逸度为10-9~10-12bar,反映了成矿斑岩体形成于高温、高氧逸度的环境,岩浆侵位具浅成-超浅成侵位的特点。结合本区岩石地球化学、矿物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推测普朗成矿斑岩体深部仍存在类似的斑岩型Cu(Au)矿化,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92.
西准噶尔包古图地区广泛发育富镁闪长质岩墙.对这些岩墙进行角闪石Ar-Ar和锆石U-Pb定年分别获得(313.1±3.5)Ma和(316.3±3.8) Ma的年龄,显示其主要形成于晚石炭世.闪长质岩墙以富Si(SiO2=56.8 %~62.9%)、Mg(MgO=2.39%~4.04%、Mg#=54-62)、Cr(Cr=30×10-6~80×10-6)、Ni(Ni=20×10-6~62×10-6)为特征,具有弱的Eu负异常和高Sr/Y比值(36~44),强烈亏损HREE (Yb=1.32×10-6~1.54×10-6、Y=13.1×10-6~15.5×10-6),富集LILE (K、Sr、Ba),亏损HFSE(Nb、Ta、Ti).这些特点显示,这些闪长质岩墙可能是由俯冲的板片熔体与地幔橄榄岩反应而成,与洋脊俯冲有关.而闪长质岩墙的形成过程也有利于铜金矿床的形成,显示该区有良好的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993.
印长海  董景海 《世界地质》2013,32(4):793-799
本文从断裂组合、火山机构和岩浆通道等方面分析,提出徐家围子断陷基底断裂及与之匹配的次级断裂控制白垩纪火山活动,形成受基底断裂控制的三个 NNW 向展布的火山岩发育带。由于基底断裂特征不同,各火山岩带分别具有中心式、裂隙式和复合式三种不同的喷发特征。徐家围子断陷安达地区精细解剖表明,其基底断裂上部发育 NWW 向雁列式断裂,向下沟通基底断裂,为西部火山岩浆上侵通道,反映了历史时期内火山活动西强东弱的特征,西部火山规模大,以爆发相为主,东部为大面积溢流相。火山岩的分布受基底断裂及沟通其的次级断裂控制,同时对断裂痕迹起到一定的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994.
殷勇 《甘肃地质》2013,22(4):45-49
国内外著名的成矿区带和矿床深部引人注目的找矿发现表明了深部找矿的巨大潜力。深部找矿已成为全球勘查的一个主要方向。甘肃省矿产资源具禀赋优势,成矿条件好,找矿潜力大,矿产资源,息体开发程度较高,矿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通过分析当前甘肃省矿产资源形势、深部找矿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铜、铅、锌、金、钨、钼等矿种的深部找矿地区和项目。认为甘肃省近期要取得找矿的重大突破,必须实施深部找矿(包括矿山、矿集区及具远景的矿床)。  相似文献   
995.
针对岩土力学分析软件FLAC3D建模效率较低的不足之处,在分析FLAC3D建模命令以及网格模型*.FLAC3D文件格式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空间坐标变换、MLS插值的方法与意义,并提出了新的建模方法,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辅助建模程序.该程序直接读取原始数据点,无需借助第三方软件,通过坐标变换、MLS插值,可快速生成具有复杂边界的地质模型,且便于材料参数和应力边界条件参数的赋值,可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96.
2017年夏季(6—8月)大气环流特征为:北半球极涡仍呈单极型位于北极上空,但强度较春季明显减弱。6月,我国近海北部有弱冷空气活动。7—8月,中高纬度槽脊活动进一步减弱,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热带气旋活动频繁。我国近海海域主要有15次8级以上大风过程,其中热带气旋大风过程有8次,入海温带气旋过程有5次,强对流导致雷暴大风过程2次。有11次范围较大的2 m以上的大浪过程。仅出现1次范围较大的海雾过程。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15个台风,其他各大洋共有热带气旋18个,分别为:大西洋7个、东太平洋11个。海表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97.
利用1951-1997年全球海温、风场月平均资料和我国东部地区100个测站的冬季地面气温等资料,分析了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温度异常的时空特征和变化规律,探讨了全球海温异常与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温度异常的关系。发现赤道印度洋、赤道东太平洋、黑潮区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温度异常的关键海区。前期夏、秋季赤道印度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与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温度异常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对预测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温度异常有一定的前兆意义。且不同关键海区的海温异常在不同季节对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温度异常产生影响的区域不同。  相似文献   
998.
区域雷灾易损性分析、评估及易损度区划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广东省近10年来的雷电灾害统计资料和近35年来的雷暴日观测统计资料,提炼出雷击密度、雷电灾害频度、经济损失模数、生命易损模数作为雷灾易损性评价指标。在详细分析了广东省各地市的自然环境、经济状况和各地区雷灾损失情况,对广东省各地市面对雷电灾害的脆弱性和易损性进行了综合评估,初步形成了各地易损性结构和广东省雷灾易损度区划。提出雷电灾害区域易损性分析、评估的模式,为区域防御雷电灾害、减低雷电损失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9.
云南强对流暴雨的闪电和雷达回波特征及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闪电监测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对2007年汛期强对流暴雨的闪电和雷达回波特征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大多数暴雨属于强对流性暴雨,而且以负闪电为主,负闪电占总闪电的90 %以上;暴雨日降水量与日闪电数相关小,强的降水不一定有强的闪电活动,但大的日闪频数一般对应的暴雨日降水量大;伴随有闪电活动的强对流暴...  相似文献   
1000.
东天山香山铜镍-钛铁成矿与两类岩浆演化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山矿床是东天山唯一一个铜镍矿体与钛铁矿体共存的复合型矿床,目前普遍被认为是同源岩浆高度演化的产物。但为何区内众多同时代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中只有香山岩体产出有大型钛铁矿床?这一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通过系统对比香山与其相邻的黄山东、黄山和黄山南等典型铜镍矿的地球化学特征、母岩浆性质及岩浆演化过程,认为香山岩体母岩浆相对其相邻典型铜镍矿床并不富集Fe和Ti,且其母岩浆早期演化过程及分异演化程度相似。模拟计算表明:岩浆体系早期都处于较还原的环境(f_(O_2)QFM+1),而且都发生了大量橄榄石、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的分离结晶和硫化物的熔离,由此消耗了岩浆体系中大量的Fe,导致残余岩浆中Fe含量降低;另外在岩浆演化的各阶段,尤其到岩浆演化后期,大量角闪石的结晶进一步降低了残余岩浆中的Fe和Ti的含量,不能造成Fe和Ti的逐渐富集,据此我们认为同源岩浆演化不具备形成钛铁矿床的物质基础。通过初步对比东天山地区典型铜镍矿床和钛铁矿床与该地区早二叠世两类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演化趋势,我们初步推测东天山地区铜镍成矿与钛铁成矿是两类不同性质岩浆独立演化的产物,铜镍成矿可能与拉斑玄武质岩浆演化密切相关,而钛铁矿则可能与碱性玄武岩演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