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9篇
  免费   558篇
  国内免费   687篇
测绘学   362篇
大气科学   468篇
地球物理   550篇
地质学   1312篇
海洋学   409篇
天文学   81篇
综合类   274篇
自然地理   28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采用动力学模拟实验对Ⅰ型干酪根的生烃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对热解产物中的正烷烃组分进行了GC-IRMS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Ro<1.6%时,C8+正烷烃的碳同位素组成主要继承了母质的特征,而随热演化程度的变化不显著,因此可用于油(气)/源对比。当Ro在1.6%~2.0%之间时,C8+正烷烃迅速裂解,其δ13C显著增重。Ro>2.0%之后,C1—C4气态烃随热演化程度的增加,逐渐富集13C,其δ13C与Ro之间的关系明显受升温速率的影响,所以由模拟实验获得的δ13C1-Ro关系式不适用于高—过成熟的气源岩研究;而δ13C1-F(甲烷生成率)的关系则不受升温速率的影响,适用范围较宽,故可用于高演化阶段的有效气源岩的判识。  相似文献   
152.
氯化钠存在下氯化亚锡—罗丹明B—水体系浮选分离铱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Ir(Ⅲ)在NaCl存在下SnCl2-罗丹明B-水体系中的浮选行为,在1.0mol/L HCl介质中,Ir(Ⅲ)与Pd,Pt,Rh,Au同时被浮选,Ir(Ⅲ)的浮选率为99.2%,并与常见贱金属离子分离,被浮选分离的Ir可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与火试金分离富集法相符。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RSD,n=5)<3%。  相似文献   
153.
林滨兰  熊英等 《岩矿测试》2002,21(3):230-232
根据陕西某汞锑选矿厂含铬废水成因及治理工艺特点,在GB7466-87标准方法的基础上,拟订了该矿区含铬废水中全铬及六价铬的测定方法。加标回收实验的回收率为99.9%-100.2%,对ρ(TCr)为216.5mg/L的样液测定10次,其RSD%为1.3,广泛适应该矿区实验室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54.
秦岭造山带基础地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8,自引:1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八五”-“九五”期间秦岭的多项研究中,主要取得以下新认识:①创立了抽拉-逆冲岩片构造新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岩石圈板块或壳块运动方式的多样性;②发现了东西向的秦岭造山带从显生宙以来有南北向的隆升带和沉积盆地,特别是太白、宝鸡-佛坪-汉南隆升带的发现,将从根本上改变秦岭乃至中国中东部构造格架的认识;③南北向沉积盆地转变为东西向造山带的Ⅱ型造山带,深部构造岩片抽拉-逆冲推覆在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之上所形成的Ⅲ型造山带,为地壳表层增添了两种新型的造山带;④提出秦岭造山带中存在3类沉积盆地,3种盆-山转换,3个发展阶段及3种型式(Ⅰ、Ⅱ、Ⅲ)的造山带;⑤重新厘定商丹带、勉略带和二郎坪带的构造属性、形成时代,首次提出秦岭受3种体制,4个发展阶段的新观点,由抽拉构造形成的陆内造山带是秦岭最重要的划时代发展阶段;⑥提出立交桥式结构观点;⑦发现了一批前震旦系变质地层结晶岩系,重新厘定了一些地层的时代,特别是西秦岭、西成铅锌矿田中元古代地层的发现和超大型厂坝矿床产于其中,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⑧提出准浊流态流体的新概念;⑨提出中国和秦岭大地构造发展演化的新全球动力学理论。  相似文献   
155.
水稻时域散射特征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邵芸  郭华东  范湘涛  刘浩 《遥感学报》2001,5(5):340-345
通过对肇庆试验区1996年和1997年获取的多时相、多模式雷达卫星(RADARSAT)数据分析,从图像上直接提取地物的后向散射系数,结合实地测量水稻的生长结构参数,建立了水稻生长模型,分析了不同生长周期(从80天到120-125天)4种类型水稻的时域散射特性。利用1997年4月至7月获取的7景标准模式雷达卫星数据,对试验区内三个县和两个行政区共5000km^2面积范围内的作物进行分类和水稻产量预估算,水稻类型分类及面积量算精度达91%。结果表明:利用雷达遥感数据进行水稻种植面积量算和估产需要水稻生长期间三个时相的数据,即插秧期、抽穗期、收割前期。若能够获得多参数雷达图像,可以用插秧期和收割前期的两个时相图像来代替上述的三个时相图像同样可以达到种植面积量算和估产的效果。这一结果充分说明多时相雷达卫星数据对我国南方水稻长势监测及估产具有明显优势和潜力。  相似文献   
156.
近40年高层温度场和高度场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4种方式对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中1958-1997年300hPa月均温度、100hPa月均高度资料序列进行对比分析,发现300hPa温度资料可靠性高于100hPa高度资料;详细考察近40a高层温度场、高度场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Morlet小波进一步分析两要素场的周期变化发现,温度场和高度场的EOF第1模态具有很好的空间整体民生和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以10a左右和3a左右的周期为主要周期。  相似文献   
157.
基于目标时域散射特性的土地覆盖类型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芸  范湘涛  刘浩 《国土资源遥感》2001,12(4):40-49,67
目标散射特性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称之为目标时域散射特性。目标时域散射特征是利用多时相雷达遥感图像进行目标识别的基础。本研究以广东肇庆为试验区,利用多时相单参数雷达图像进行土地覆盖类型分类研究,分析了试验区内典型植被的结构、形态及其散射机理等特征,总结了各类目标的时域散射特性,区分识别了多种目标,制作了土地覆盖类型分类图.  相似文献   
158.
近圆轨道遥感卫星星下点轨迹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遥感卫星轨道的特点,提出了计算近圆轨道卫星星下点轨迹的算法,并对其进行精度评估。结果表明这种算法是快捷和有效的,能够满足卫星规划阶段对轨道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9.
隔震结构设计与分析软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了作者研制的隔震结构设计与分析软件的研制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结合实例将该软件的分析结果与SAP2000N软件的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软件使用方便,计算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60.
MRFD半主动控制系统的时滞与补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时滞与补偿是基于磁流变流体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Damper,简称MRFD)的半主动控制系统优化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计算实例分析了时间滞后与补偿两种情况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时滞达到1.0s时,MRFD半主动控制系统仍具有一定的控制效果,说明该半主动控制系统是可靠的,其性能要优于完全主动控制系统,并且对时滞补偿以后系统的控制效果得到明显的改善,说明本文所述的时滞补偿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