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49篇
  免费   4580篇
  国内免费   6691篇
测绘学   3442篇
大气科学   2521篇
地球物理   3643篇
地质学   12418篇
海洋学   2978篇
天文学   378篇
综合类   1616篇
自然地理   2724篇
  2024年   165篇
  2023年   439篇
  2022年   1181篇
  2021年   1520篇
  2020年   1147篇
  2019年   1333篇
  2018年   1171篇
  2017年   1115篇
  2016年   1132篇
  2015年   1374篇
  2014年   1318篇
  2013年   1588篇
  2012年   1738篇
  2011年   1724篇
  2010年   1686篇
  2009年   1528篇
  2008年   1536篇
  2007年   1440篇
  2006年   1399篇
  2005年   1098篇
  2004年   812篇
  2003年   598篇
  2002年   666篇
  2001年   580篇
  2000年   482篇
  1999年   262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6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VRS RTK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地籍测量外业要求时间短、精度较高等技术问题,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在某市城区采用了VRS RTK技术建立测量控制网.通过成果分析得知.由于基于载波相位的GPS相对定位具有较高精度,只要控制网变形可以忽略或者进行建模,则不需要进行相邻控制点的联测,因此布设VRS RTK是非常适合的,减少了传统控制网埋石造标工作量.在RTK多测站解算中,建立了由电离层、对流层和卫星轨道引起的GPS观测误差在空间和时间的相关模型,得出在人口密集或重要经济地区布设局域GPS网的设计与测量模式.  相似文献   
992.
介绍了通过布设足够密度且分布均匀的GPS水准联测点,建立庄河市辖区4086 km2的高精度、高分辨率的似大地水准面数学模型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3.
在数字化地形测量尤其是居民地的测量工作中,内业对高程注记点的整饰工作是比较繁琐的,要删除大量的高程注记点。笔者将告诉你如何轻松的完成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994.
寻路地图设计中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州市街头的寻路地图为例,对其设计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这些地图的特点和其在设计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根据寻路地图的目的和用户的特殊性,制作了寻路地图样图,并就其在定向和路线选择等方面进行了试验,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地图内容、参考方向和地图符号是影响用户定向和路线选择的主要因素.以此为基础,得出了寻路地图设计中应当遵循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995.
分析了气象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方法和艺术,即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抓两头带中间与抓中间促两头相结合,运用心理学原理,突出针对性,创造良好的环境,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形式,评比竞赛,回忆对比及参观访问  相似文献   
996.
黄土高原早期环境 ,应该同其周边环境大体相似 ,也存在冰期问题 :三套“砂质黄土”是冰期遗物的唯一表象 ,这是因为冰体夹在黄土层中间 ,基本丧失了冰川形成条件 ,故虽有冰期而无冰川 ,自然也就没有山岳冰川所形成的各类遗物 ,当然也包括冰川地貌的形踪  相似文献   
997.
探索西部欠发达城市人口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与东部发达城市人口分布形成对照,有利于认识城市人口分布规律,引导城市人口有序疏解。以西部欠发达城市兰州为例,对其乡镇街道尺度的常住人口数据进行空间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借鉴标准差椭圆分析思路,提出变形椭圆圈层法,并结合GIS空间分析和人口密度模型拟合等方法,多角度揭示2000-2010年兰州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变特征。研究发现:兰州市人口分布呈现“带状集聚”特征和“圈层-分异”结构,形成“中心区和近郊区人口缓慢增长,外围区人口快速增长,远郊区人口明显减少”的格局;兰州市人口重心在10年间向东偏北方向移动,人口空间呈“西北-东南”分布格局,总体上表现出集聚态势,且10年间集聚态势有所强化;Smeed模型是刻画兰州市人口分布的最佳单中心模型,10年间人口分布的单中心趋势增强,人口多中心结构尚不成熟。  相似文献   
998.
针对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与空气质量在时空分布上存在不完全协同、匹配的现象,论文选择SO2、NOX、PM2.5、CO和VOCs作为大气污染物指标,选择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 AOD)表征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以武汉市为例,综合应用耦合模型和空间错位指数模型研究2类指标之间的空间非协同耦合规律。主要结论如下:① 武汉市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与颗粒物空气质量具有不同空间分布特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呈现由城市中心城区向远城区递减的趋势,其中SO2、PM2.5和VOCs的排放具有明显的中心聚集现象,而NOX和CO聚集现象不显著,且与道路分布明显相关;AOD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总体上呈由西北向东南依次递减的趋势。② 武汉市大气污染物排放与颗粒物空气质量的空间非协同耦合规律:越靠近城市中心城区,空间协同耦合现象越显著,空间错位现象越弱;越远离主城区,空间非协同耦合现象越显著,空间错位现象越显著;SO2排放量与AOD在武汉市远城区的空间错位指数均大于0.7,且耦合度指数小于0.3,呈现较强的非协同耦合特征,NOX、VOCs、PM2.5的排放量与AOD在武汉中心城区的空间错位指数均小于0.5,且耦合度指数大于0.5,协同耦合现象较为显著。③ 基于时空非协同耦合分析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建议:针对污染物与AOD空间错位不显著的城市中心城区,以本地减排治理为主;针对污染物与AOD空间错位显著的远城区,应在污染溯源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区域协调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999.
京津冀城市用地形态的双分形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区域城乡一体化的标志之一是城镇体系结构的一体化,这个过程可以从标度的角度进行描述和评价。分形是标度分析的重要方法,地理空间无尺度分布特征的典型参数是分维。论文以京津冀城镇体系为例,利用遥感图像的解译数据和人口普查数据开展分形分析、位序-规模分布分析和异速标度分析,用以解释1995—2013年间京津冀城镇体系演化的过程。结果表明,京津冀城镇体系及其演化的特征有:①京津冀空间结构和位序-规模分布都表现为自仿射双分形结构;②京津冀区域的城市人口-城区面积异速标度退化为假线性关系;③随着城镇体系的演化,自仿射的双分形结构逐步向自相似分形结构演化。由此得出结论:其一,京津冀城镇体系存在结构性的不协调因素。其空间结构和等级结构具有二元化特征,但演化方向却呈现内在结构一体化的显著趋势。其二,大城市用地不够集约。城市边缘区的无序扩张导致土地利用铺张浪费。地方政府和规划专家可以有意识地利用城镇体系演化的这种特征和趋势制定管理措施和优化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作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作物物候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常气温升高会导致作物生长速度加快,生育期缩短,从而造成作物产量下降,不利于农业发展。同时,作物物候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反映气候变化情况,对于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作物物候的研究对于农业气象灾害的预防、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的进步以及农业产量提高都极为关键。随着全球地表气温的持续升高,作物物候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引起科学家的关注。论文结合作物物候的主要研究方法,综述了中国近几十年来小麦、玉米、水稻以及棉花、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的生育期变化特征以及主要的驱动因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①在研究方法上,统计分析方法应用最为普遍,其他几种方法都需要与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使用。另外,作物机理模型模拟方法易于操作、可行性强,在物候研究中应用也比较多。遥感反演方法对作物生育期的特征规律要求较高,一般主要关注作物返青期。②整体上,小麦全生育期主要呈缩短趋势,而玉米和水稻全生育期以延长趋势为主。③作物物候变化的驱动因子主要是气候变化和农业管理措施改变,其中,气候变化是主导驱动因子,对作物物候变化起决定作用,而调整农业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气候变化对作物生育期的不利影响。作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研究可以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