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193篇
测绘学   72篇
大气科学   110篇
地球物理   280篇
地质学   344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111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Contamination of seismic reflection records at early times by first-order water reverberations can be especially severe during survey operations over hard and flat sea floors on the continental shelf or in lake environments. A new dereverberation scheme based on two classical techniques — predictive deconvolution and velocity filtering — has been developed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The techniques are combined spatially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ir complementary offset- and time-dependent properties. Stage I of the scheme consists of applying predictive deconvolution at short offset. The data are previously conditioned by a normal moveout correction with the water velocity which restores the periodicity of the reverberations in the offset-time plane and enhances the performance of deconvolution. Stage II of the scheme involves velocity filtering in the common-midpoint domain which is particularly effective at long offset where the moveout difference between primary reflections and reverberations is largest. The dereverberation scheme is well suited for the initial processing of large volumes of data due to the general availability of cost-effective deconvolution and velocity filtering algorithms in seismic processing software packages.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issues are illustrated by a field example from the GLIMPCE survey in Lake Superior.Lithoprobe Publication No. 475.  相似文献   
12.
南充市城区地质环境质量分区模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收集了大量的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和空间分析功能,通过专家一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运用模糊评判法对南充市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进行分区评价。地质环境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地质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对城市地质环境条件进行定量评价,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评价的结果将南充市城市地质环境划分为3个区11个亚区,各区地质环境质量有明显的差异,并提出城市建设合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基于OFDM核心技术的WiMAX(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具有4G技术的特点。与3G和WiFi无线通讯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高速率、大容量数据传输优势。本文就基于WiMAX的地质灾害应急通讯系统的几种技术方案加以详细论述,说明WiMAX在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4.
The evolution of vector photospheric magnetic fields has been studied in concert with photospheric spot motions for a flare-productive active region. Over a three-day period (5–7 April, 1980), sheared photospheric velocity fields inferred from spot motions are compared both with changes in the orientation of transverse magnetic fields and with the flare history of the region. Rapid spot motions and high inferred velocity shear coincide with increased field alignment along the B L= 0 line and with increased flare activity; a later decrease in velocity shear precedes a more relaxed magnetic configuration and decrease in flare activity. Crude energy estimates show that magnetic reconfiguration produced by the relative velocities of the spots could cause storage of 1032 erg day–1, while the flares occurring during this time expended 1031 erg day–1.Maps of vertical current density suggest that parallel (as contrasted with antiparallel) currents flow along the stressed magnetic loops. For the active region, a constant-, force-free magnetic field (J = B) at the photosphere is ruled out by the observations.Presently located at NASA/MSFC, Huntsville, Ala. 35812, U.S.A.  相似文献   
15.
关于国土资源数据共享分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据共享分类是制定数据共享政策和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 提出国土资源数据共享分类的意义、原则和方法,探讨建立以数据共享分类为核心的 国土资源数据分类体系,以期为全面开展国土资源数据共享分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基于ASP.NET技术的地质资料目录服务系统的总体设计,并对其功能和关 键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7.
Geodatabase版本控制原理剖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其应用的不断扩大,多用户并发操作、长事务处理以及历史数据回溯管理成为大型空间数据库的基本要求,ESRI在面向对象地理模型(Geodatabase数据模型)中通过版本控制为空间数据库的上述要求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详细分析了Geodatabase版本控制基本原理,为建立、管理大型空间数据库以及研究开发全新面向对象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钻孔数据地下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的实现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介绍了基于钻孔数据的城市地下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的实现过程,提出了基于钻孔数据三维地质建模的总体思路、钻孔数据管理和层序分层方法,还介绍了软件的模块组成及应用实例。建立的软件实现了对城市钻孔数据的三维建模、可视化分析和科学管理,具有丰富的二维成图和三维显示功能,实例的应用也说明本软件是分析城市第四系构造格架和演化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家熙  葛晓立 《地质通报》2005,24(8):710-714
通过苏州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的实施,对城市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工作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苏州城市土壤的主要污染区域分布于东南居民生活区、西部工业区、东部木材加工厂集中区及公路干线一带;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等。根据城市自然地理环境、功能分区特点和分布面积大小,确定土壤环境地球化学采样密度和测试项目是城市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巨齿兰州龙(新属、新种)是发现于中国甘肃省兰州盆地早白垩世地层中的一新鸟脚类恐龙,其牙齿是世界上已知植食性恐龙中最大的。兰州龙下颌长1m,每侧有14个齿槽,而单个牙齿宽约4cm,这是已知恐龙中的首次报道。分支系统学分析发现巨齿兰州龙与非洲早白垩世Lurdusaurus arenatus关系密切。它们代表了鸟脚类恐龙进化中四足行走的笨重的一新支。兰州龙的发现也表明欧亚大陆与非洲在早白垩世具有较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