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83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UCODE反演程序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强  万力  王旭升  E.Poeter 《地学前缘》2010,17(6):147-151
对地下水模型进行反演是模拟过程中的一个必要步骤,使用反演程序自动校正模型可快速确定最佳拟合的参数值,分析参数对模拟结果的敏感性,比人工试算-调整法更为优越。UCODE是一款被广泛应用的地下水模型反演程序,它使用高斯牛顿法进行参数优化,反演结果对参数初值有一定的依赖性。通过建立假想的非稳定流模型,进行6组数值试验,验证了UCODE程序的实用性。尽管参数的初始取值会影响反演的进程,但只要取值适当,UCODE就能实现优化参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32.
含水层的一种普遍规律:渗透系数随深度衰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内外多个含水层的研究都发现渗透系数具有随深度衰减的规律。给出了多孔介质和裂隙介质中渗透系数随深度衰减的一般模型及简化模型,并用该简化模型分析了多个含水层的渗透系数随深度衰减的规律。研究发现,随着渗透系数测试深度的增大,衰减系数明显变小;渗透系数测试深度相近的含水层,岩性对衰减系数有一定程度影响。渗透系数随深度衰减的规律应该在地下水科学的相关研究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3.
董佩  王旭升  万力  陈添斐 《岩土力学》2013,34(6):1661-1667
含低渗透盖层的强透水层在排水过程中可能产生包气带真空并阻滞排水。这种真空阻滞效应具有什么动力学特征,是岩土渗流领域有待解决的新课题。以细砂作为粗砂的盖层,进行了双层结构砂柱的排水试验,观测到了包气带真空度先快速增大,然后缓慢减小的过程,排水速率显著低于无细砂覆盖的情况。细砂盖层厚度越大,真空阻滞效应越强烈。基于水-气渗流理论提出了解释试验现象的水流方程和气流方程,并得到了排水早期和后期真空度变化的近似解析公式,说明真空度峰值随盖层厚度呈非线性增加趋势。对试验结果进行参数分析,发现盖层透气性在排水后期明显大于早期,反映了盖层含水率对透气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基流计算方法的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流是由地下水补给河流的基本径流,被视为具有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功能的河道基本径流,其水量的准确计算在河流断流、湖泊萎缩和植被退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基流的定义与研究意义,归纳评价了基流计算方法的类型、适用范围和优先发展方向。其中计算方法可分为图解法、数值模拟法、水文模型法、物理化学法及数学物理法等五类方法。在此基础上,还着重总结了基流研究在模型校验、水资源利用、生态需水量、河流输沙量和河流自净力等方面的应用。该研究将在如何合理估算基流量及相关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5.
含水层渗透性空间分布的指示克立格估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刚  万力  胡伏生  高茂生  张琦伟 《地学前缘》2005,12(Z1):146-151
详细介绍了指示克立格估值计算的理论和方法。以指示变异函数为基本工具分析了华北某地区第四系含水层渗透性空间分布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含水层渗透性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水平方向上,X轴方向的相关性较Y轴方向的好,Z轴的相关性最差。用指示克立格法对未采样点处进行估值,估值结果显示含水层渗透性由山前向滨海逐渐变低,在垂直方向上,渗透性变化不明显,浅部比深部略好;同时给出了估计精度,并认为对估计精度不高的区域可通过增加适当的工程加以控制。最后用交叉验证法对估值结果进行了检验,证明建立的指示变异函数模型合理且估值效果较好。这一实际应用表明指示克立格法可以很好地描述第四系含水层渗透性的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6.
本文详细介绍了多层网格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一个理想模型的计算,发现多层网格法具有比普通迭代法效率高,收敛速度与网格步长无关的特点,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濮阳市地下水资源价中。  相似文献   
37.
本文研究了层状结构边坡体中,相对弱透水层对其中地下水运动的作用。在这类边坡体中,当地下水位整体下降,且相对弱透水层的渗透性小于相邻透水层一定倍数时,则不同渗透性地层内的水位下降速度不一致,最终就会造成垂直剖面上水位的不连续现象。对这种现象的形成过程,文中提出了一个在垂直二维剖面上的有限元近似模拟方法,并用于一个实际例子的计算。结果表明,在层状结构边坡体中,相对弱透水层的存在对其中的地下水位分布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计算结果也证实了所提出的有限元模拟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38.
新疆孔雀河灌区面临地下水超采问题,科学认识区域地下水流系统的发育条件和演变特征,是优化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基础.通过构建第四系含水层三维地下水稳定流模型,利用流线追踪技术,模拟识别了孔雀河流域19702020年期间地下水流系统的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不同补给区和排泄区通过流线进行组合,在孔雀河周边形成了交错分布的地下水流系统,其空间分布格局随灌区地下水开采规模而变化.在20世纪70年代的拟天然状态,灌区主要发育自北向南的地下水流系统,其空间分布格局取决于水文地质参数和排泄要素,并可能存在1~4个以孔雀河为排泄带的流动系统.在有强烈地下水开采的现状条件下,灌区地下水流系统转变为从四周流向漏斗中心,截断了从孔雀河上游渗漏到中下游河道排泄的水流系统.近50 a来,以潜水蒸发为排泄方式的地下水流系统投影面积萎缩了29%,而以地下水开采为排泄方式的地下水流系统投影面积从零增加到研究区面积的40%.潜水蒸发对自然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灌区地下水开采应有所控制以保障潜水蒸发型地下水流系统的发育条件.  相似文献   
39.
由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过程构成的地下水循环运动,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文地质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地下水循环在空间上表现为不同结构单元的组合,存在以含水层特性为依据的介质结构和以渗流场为依据的动力结构2种划分方法.地下水流系统是动力结构意义上的地下水循环单元.近10年来,区域地下水流系统理论取得了显著进展,更加全面深入地揭示了地下水循环结构的动力学特性.通过对河间地块地下水流系统的研究,发现潜水面最高点并非地下水分水岭的准确位置.在盆地尺度上,系统研究了沟谷地貌、降水入渗强度、渗透性随埋深变化和盆地厚度等因素对潜水面波形与地下水循环动力结构的影响,初步发现了动力结构的周期性或趋势性演化特征.通过大规模流线路径的精细识别或驻留时间的统计分析,提出了三维地下水循环单元的划分方法.在水文地质效应方面,发现地下水循环的动力结构对地下水年龄的分布有重要影响.地下水循环的动力结构反映了不同补给区和排泄区之间的水力联系,在盆地尺度地球化学过程、流域尺度生态水文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未来的研究重点是三维地下水循环的动力特性和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40.
深层地热资源评价中的回收率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收率是衡量地热资源可开采量的指标.现行规范对回收率仅给出常数参考值,并未给出确定回收率的方法.对于开采深层地下热水这种普遍的地热利用方式,在确定回收率时应考虑其水资源属性.从深层地热开发技术的特点出发,提出确定回收率的约束条件为开采井水位、水温控制指标和地质环境保护.根据地下水动力学和热交换原理,提出了最大可能回收率的概念,给出了基于水位控制指标和基于联合控制指标的回收率确定方法.算例分析表明,回灌率是影响回收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