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8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2篇
自然地理   2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论陆面蒸发的计算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傅抱璞 《大气科学》1981,5(1):23-31
本文从蒸发E随降水的改变率E/r是剩余蒸发力E_0—E和降水r的函数,即E/r=f(E_0-E,r),而蒸发随蒸发力的改变率E/E_0是剩余水量,r—E和蒸发力E_0的函数,即E/E_0=φ(r-E,E_0)的考虑出发,利用量纲分析和微分方程理论确定了函数f和Φ的表述式,并由此得到根据蒸发力和降水计算陆面蒸发的公式。计算结果非常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2.
山谷风     
本文首先根据野外观测资料阐述山谷风的一般情况,然后从比较一般的条件出发,建立纯粹坡风的数学模式,并据此分析山谷风的基本特点,以与野外实际观测相比较,并补充野外观测之不足。  相似文献   
43.
关于山地气候资料的延长和推算问题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傅抱璞 《气象学报》1982,40(4):453-463
本文提出了一些关于山地气候资料延长和推算的方法,并用具体例子说明这些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44.
坡地方位对小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傅抱璞 《气象学报》1962,32(1):71-86
本文根据1957—1958年冬季南京方山观测的资料,详细地讨论了坡地方位对土壤和空气温、湿度等各要素的影响,所得结果具有相当的典型性。  相似文献   
45.
太行山东坡焚风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明  傅抱璞 《高原气象》1995,14(4):443-450
  相似文献   
46.
盆地环流型及冷湖的形成和消散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明  傅抱璞 《气象科学》1995,15(2):28-37
本文建立了一个三维原始方程数值模式,模拟三维盆地中的环流,重点讨论在热力强迫环流型的转变过程中能量场的动量场的配置情况及环流演变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夜间地面强烈的辐射冷却过程引起盆地各坡面冷迳流的发展,盆地中成为冷空气湖,逆温层结建立。日出后对流边界层从大气低层向上发展,逆温从底部随之消蚀,仅在上层存在了夜间逆温残余,即所谓稳定核,上坡风在对流边界层发展,而稳定核内仍维持夜间下坡风环流。  相似文献   
47.
山谷地形对盛行气流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考虑的地形为理想的南北向长谷。建立了地形坐标下的二维非静力模式,详细研究了谷地中的风速和风向随盛行气流和谷轴的交角β、谷地的宽度、谷地的深度、谷地的相对深度以及温度层结的变化规律。模式计算的结果与三峡实际观测的统计结果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48.
山区地形对暴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明  傅抱璞 《地理学报》1995,50(3):256-263
本文分析了各种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山区地形对暴雨的影响,指出山区复杂下垫面的热力和动力作用对暴雨有触发、加强或削弱、消亡的影响,在不同的区域地理背景下,地形的影响各不相同,在相同的地理背景下,不同的地形形态对暴雨的影响也有较大差异,地形性强迫抬升和辐合是触发暴雨和使之加强的重要机制,地形性辐射和下沉区对应暴雨的低频区,背区波暴雨过程在西北、华北的冷锋天气过程中较为多见,夏季山区局地对流性暴雨过程在凌晨  相似文献   
49.
对等辐照方位与建筑朝向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计算并分析了墙面可照时间和天文辐射日总量及其随坡向的分布,从中发现,存在东西对称的方位,在该方位上墙面的可照时间或天文辐射日总量在冬夏半年各自对应的太阳赤纬时都相等,称之为对等日照方位和对等辐射方位,统称为对等辐照方位,并且,在对等辐照方位以南的各方位上冬半年的可照时间(天文辐射日总量)大于夏半年对应太阳赤纬时的值,而对等辐照方位以北各方位的情况相反,因而对等辐照方位可作为适宜建筑朝向选择的临  相似文献   
50.
本文建立了一个采用地形坐标的、包含大气边界层湍流参数化方案,大气辐射过程的参数化方案、陆-气-水相互作用的地面温湿度预报方案等物理过程的非静力近似中小尺度数值模式,用这个模式试验研究了在气候平均值的背景下谷底水体的有无对山地气候影响的一般情况。模拟结果表明:由于水体的存在,夜间谷底气温较干符情况有较大的升高,山谷逆温受到破坏;白天谷底气温则有降低。湿谷中的地湿一般都较干谷中大,尤其是夜间更为明显。无论白天还是夜间,由于山谷风和湖陆风共同作用的结果,湿谷中的风速都此干谷中大,湿谷中的局地环流比干谷中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