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863篇
  免费   81365篇
  国内免费   100882篇
测绘学   63755篇
大气科学   73744篇
地球物理   66487篇
地质学   195248篇
海洋学   65970篇
天文学   6796篇
综合类   39727篇
自然地理   49383篇
  2024年   4156篇
  2023年   15688篇
  2022年   15995篇
  2021年   18317篇
  2020年   15625篇
  2019年   22779篇
  2018年   21579篇
  2017年   14462篇
  2016年   15925篇
  2015年   19571篇
  2014年   26396篇
  2013年   24270篇
  2012年   25935篇
  2011年   26523篇
  2010年   25487篇
  2009年   24861篇
  2008年   24442篇
  2007年   22659篇
  2006年   21736篇
  2005年   18788篇
  2004年   17657篇
  2003年   16226篇
  2002年   14447篇
  2001年   13451篇
  2000年   11012篇
  1999年   8720篇
  1998年   6170篇
  1997年   5349篇
  1996年   4842篇
  1995年   4567篇
  1994年   4299篇
  1993年   4108篇
  1992年   4095篇
  1991年   3692篇
  1990年   3493篇
  1989年   3720篇
  1988年   3892篇
  1987年   3785篇
  1986年   3214篇
  1985年   3261篇
  1984年   2949篇
  1983年   2758篇
  1982年   2276篇
  1981年   1713篇
  1980年   1266篇
  1979年   801篇
  1978年   391篇
  1959年   306篇
  1958年   331篇
  1957年   3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根据2001年11至2002年1月间北部湾海域秋、冬季2个航次的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对北部湾海域甲壳类的种类组成及分布进行研究。本次调查共渔获虾类24种,隶属于6科11属;蟹类30种,隶属9科19属;虾蛄9种,隶属2科6属。各种类沿水深和地理分布有明显变化,主要集中分布于湾中部水深21~80m海域。  相似文献   
142.
A synthesis of Holocene pollen records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 shows the history of vegetation and climatic changes during the Holocene. Palynological evidences from 24 cores/sections have been compiled and show that the vegetation shifted from subalpine/alpine conifer forest to subalpine/alpine evergreen sclerophyllous forest in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the plateau; from alpine steppe to alpine desert in the central, western and northern part; and from alpine meadow to alpine steppe in the eastern and southern plateau regions during the Holocene. These records show that increases in precipitation began about 9 ka from the southeast, and a wide ranging level of increased humidity developed over the entire of the plateau around 8-7 ka, followed by aridity from 6 ka and a continuous drying over the plateau after 4-3 ka. The changes in Holocene climates of the plateau can be interpreted qualitatively as a response to orbital forcing and its secondary effects on the Indian Monsoon which expanded northwards  相似文献   
143.
地球、月亮、行星、太阳、恒星无不在旋转,庞大的星系也在旋转。但是,我们的宇宙在旋转吗?如果是,怎样才能察觉到呢?大多数物理学家认为考虑宇宙是否在旋转毫无意(?)。1983年,奥地利物理学泰斗恩斯特·马赫(ErnstMach)曾提问:“宇宙相对于什么在旋转?”接下来,爱因  相似文献   
144.
为什么要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同志: 贺州市居民邱炳洪2001年新建的楼房只住了半个月房后就出现了塌陷,一楼地板同时出现了裂缝,地板砖翘起。2002年夏一场大雨后,门前又出现了一个宽2米多、深2米的塌陷坑。邱家人再也不敢住下去了,花了多年小本生意挣下的钱建的新房不能住,邱炳洪真是苦不堪言。这种情况贺州还有,广西各地  相似文献   
145.
留地安置是指在征地时为了使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有长远稳定的保障,在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安排一定面积的建设用地,支持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从事生产经营的安置方式,是货币安置的一种重要的补充形式.它主要考虑到由于土地补偿评估技术的不完善、物价因素以及大多数农民在失去土地后参加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弱质性,故采用这种实物补偿的方式,以确保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有着长远保障.其本质是鉴于我国法律不允许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建设用地市场,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不受法律保护,同时集体建设用地的经济价值也无法体现.通过留地这种方式,在征地时给被征地单位部分国有建设用地让其按规划开发,被征地单位的经济利益就可以受到法律保护并充分体现出来.这块地实质上是原农村集体农用地,只不过是通过留地的方式转化为国有建设用地.留地的实质就是通过留用土地从实物上提高征地补偿平.  相似文献   
146.
1 Introduction Protoplastsserveasabasicandversatiletoolforge neticengineeringandbiochemicalresearchforseveralreasons :theymayregeneratetheirwallsandprovideamodelsystemforstudyingwallbiogenesis ,theirlysisprovidesagentlemeansofpreparingsubcellularor ganelles ,andthemembraneexpositionallowsgeneticmanipulationsinvolvingfusionoruptakeofnucleicacidstobepossible .Theseadvantagesarelessachiev ablewhenusingintactcells (Liciaetal.,1999) .Incomparisonwithlandplantsandunicellularalgae ,on lylimitedrepo…  相似文献   
147.
美国: 减少对外石油依赖,确保能源安全 美国政府预测,在未来25年美国电力需求将增长50%,这需要大量的能源.确保能源安全已成为美国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美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来确保美国的能源安全.按照布什总统去年发表的新能源战略,最核心的一条就是要降低对石油、尤其是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同时大力开发节能技术.美国应对能源安全问题的措施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48.
机械剥蚀和化学剥蚀的数量是地形形成变化的主要指标,早在上一世纪末就已开始对其进行定量评定。通常,评定剥蚀的基础是离子径流和悬移泥沙径流。当认为这种方法是最客观和最精确时,还必须指出其极大局限性,这种局限性首先是由于机械剥蚀物和化学剥蚀物的形成与搬运的不同机制的缘故。  相似文献   
149.
本文运用带通滤波分析方法,对四川省1981年7月由西南低涡等天气系统引起的大暴雨过程作了地面气象要素场的中尺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带通滤波后的场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其中一些物理量场的适当配置与6小时后的暴雨中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说明了此带通滤波方法在实际业务预报中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0.
同时采用4个台站的国际超导重力仪长期连续重力观测资料和国际地球自转服务中心提供的同步地球自转参数,研究了极移引起的地球重力场变化特征。利用自回归模型估计了各序列的功率谱密度和积谱密度,结果表明极移导致的重力效应的主要能量集中在Chandler摆动和周年项附近,叠积后实际重力观测与极移重力信号理论值之间的差异分别为0.4%和3.9%,说明超导重力仪可有效监测极移导致的重力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