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测绘学   82篇
大气科学   101篇
地球物理   62篇
地质学   380篇
海洋学   87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近30年我国气候变化的不稳定性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金栋  太华杰 《气象》1996,22(8):3-8
引入信息论中熵值分析方法,利用全国七大区1961-1990年的气象和产量资料,讨论了近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熵值时空变化类型。详细分析了我国气候变化的不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定性讨论了气候波动与农业气象灾害的关系及其对农业产量的影响,并分区建立了产量与气象要素熵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42.
4月29日,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辽宁省新闻出版局在省出版大厦会议厅隆重召开了’95辽宁省优秀期刊表奖大会。表奖会上,《辽宁气象》再次被评定为辽宁省一级期刊。 去年年底,根据省委宣传部、省科委、省新闻出版局《关于颁布<辽宁省期刊等级评审分级  相似文献   
43.
不同成因类型煤中烷基环己烷和烷基苯的特征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藻煤、烛煤、腐殖煤共生煤层的分析,将不同成因类型煤中的烷基环己烷和烷基苯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成因类型煤中所含的烷基环己烷和烷基苯明显不同。各种成因类型煤中烷基环己烷和烷基苯所提供的母质信息与煤岩结果吻合。氧化环境不利于烷基环己烷和烷基苯的形成。烷基环己烷和烷基苯有时可以作为沉积环境和成熟度的标志。  相似文献   
44.
45.
46.
太行山中北段中-深变质岩区的褶皱构造变形复杂,不同期次间叠加改造强烈,构造置换作用明显,作者采用变质岩区构造解析方法,在观察,测量,分析了大量构造面,线组构的基础上,划分出5期褶皱构造,建立了本区的构造变形序列,并认为构造变形经历了从强塑性变表到韧脆性变形的演化过程,反映出地壳从纵向增厚作用转变为变质核杂岩隆升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47.
测定少量锗的较好的方法是用苯基氧杂蒽酮(?)比色法,它具有大的灵敏度,而且并不复杂.笨基氧杂蒽酮(9-笨基-2,3,7-三烃基-6氧杂蒽酮)试剂和四价锗在酸性溶液中组成红色的络合物沉淀而析出.在络合物里,每一个锗原子需要与试剂的二个分子相结合.和锗含量很少的情形下,沉淀组成悬浮体,加入保护胶质能够使之稳定.在这种情形下,溶液的颜色变化由不存在锗时的纯黄色(试剂酸性溶液的颜色),经过各种色度的橙黄色到锗含量大时的玫瑰红色.  相似文献   
48.
位于南海北缘的珠江口盆地深水区作为我国海洋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本文利用钻井地热测量数据分析了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现今地温场及岩石圈热结构特征,通过古温标反演和拉张盆地模型正演相结合的方法定量揭示了白云凹陷新生代以来的热史,总结了不同地热地质条件对油气生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口盆地大地热流分布特征具有北低南高的特点,同时具有“热幔冷壳”的特征。珠江口盆地深水区始新世以来经历了两期拉张过程,第一期(47.8~33.9 Ma)拉张自始新世发生,拉张强度较大,凹陷中心基底热流快速上升至~82 mW/m2;第二期(23~13.8 Ma)拉张发生于中新世,此次拉张在白云凹陷南部更强烈,白云凹陷主体在 13.8 Ma达到最高古基底热流,此后进入热沉降阶段,基底热流值一直缓慢下降。磷灰石裂变径迹、磷灰石(U-Th)/He及锆石(U-Th)/He联合反演给出了最高古地温在13.8 Ma附近达到,后期温度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49.
为了測定至对岸水边綫的水面寬度,或测定至岸边冰、浮冰或浮标的水面距离,以及当進行水文地理、水文測驗和測量工作时都可采用这个方法(圖1)。  相似文献   
50.
利用最新古生物、磁性地层年代学资料对鸡西群、龙爪沟群进行了年代地层划分.确定了两群形成时间为早白垩世凡兰吟期-阿尔布中期。同时采用层序地层、盆地形成动力学、事件地层学、盆地湖(海)平面升降曲线与全球海平面升降曲线对比等方法.对两群进行了综合对比.证实两群为同一构造-沉降旋回背景下的等时异相关系。笔者认为龙爪沟群自下而上划分为4个组,即裴德组、七虎林河组、下云山组、朝阳组,其在横向上分别对应鸡西群滴道组、城子河组、穆棱组、东山组。这一研究结果将对进一步讨论黑龙江东部中生代海陆变迁机制、地层、构造格架建立及煤矿预测等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