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156篇
海洋学   30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华南燕山早期(170~150Ma)花岗岩具有以下典型的地质特征:(1)具有两种不同的分布格局:一种是在武夷山脉两侧地区呈北东向展布,另一种在华南内陆的南岭山脉地区呈东西向展布(Sewell等,2000;孙涛等,2003)。  相似文献   
62.
63.
赣南与钨锡矿化有关的九曲二云母花岗岩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曲二云母花岗岩与钨锡成矿关系密切,锆石SHRIMP U-Pb和LA-ICP-MS U-Pb测试结果分别为169±8Ma和169.6±0.8Ma,属于中生代中侏罗世.九曲岩体的钾长石和白云母的Ar-Ar坪年龄分别为100.80±0.76Ma和169.7±1.2 Ma,反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04.1±3.5 Ma和170.4± 2.2 Ma,分别代表了钾长石和白云母的结晶年龄.九曲岩体具有两阶段的冷却速率,在早阶段其冷却曲线为近垂直于年龄轴的直线,晚阶段的冷却速度为2.90℃/Ma;在地球化学特征上总的特点是富硅、碱,贫钙、镁、钛、磷;DI介于95.04~ 95.57之间,反映了岩体经历了高程度分异演化作用;属于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配分模式呈稍向左倾的重稀土富集型,Eu强烈负异常,εNd(t)值介于-9.51~-10.12之间,计算的二阶段Nd模式年龄T2DM介于1.83 ~1.87Ga,推测其可能是由时代相当于元古宙的陆壳富泥质变质沉积岩部分熔融形成的S型花岗岩类,较低的K/Rb值暗示了在演化过程中有挥发分流体参与并经历了较强的分异作用,是岩浆演化到晚期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64.
65.
中山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山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地下管线探测、动态管理和综合应用一体化的方法,为城市规划建设、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结合中山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实践,描述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设计,介绍了地下管线及管点的数据库设计实例,为探索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6.
珠江口红树林湿地演变的遥感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黎夏  刘凯  王树功 《地理学报》2006,61(1):26-34
广东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湿地。但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该湿地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利用多时相的遥感图像和专家系统方法对珠江口红树林湿地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合雷达遥感图像,对红树林群落分类及生物量估算进行了研究,改善了单独使用光学遥感的不足。获得了试验区红树林的变化趋势、类型分布及生物量等情况,为红树林湿地的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信息和新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67.
蜡沉积影响深水油井井筒流体的温度和压力分布.考虑蜡沉积对深水油井井筒多相流流动特性及传热过程的影响,建立蜡沉积井筒温度、压力场模型,分析产量、地温梯度、管柱管径等因素对井筒蜡沉积速率、温度和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产量增加,蜡沉积层厚度与沉积速率沿井深从下往上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随地温梯度增加,最大蜡沉积速率与...  相似文献   
68.
快速、精确地识别地震后滑坡、泥石流沟的空间分布与覆盖范围,对于认识滑坡、泥石流灾害机理和震后灾区治理至关重要。目前提取滑坡、泥石流沟分布的方法主要是基于光谱信息与纹理信息,人为因素影响大,训练过程繁琐。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半方差函数(semi-variance)模型与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实现少光谱信息、无训练样本条件下自动提取滑坡、泥石流沟的方法。以汶川重灾区四川省平武县洪溪河流域为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滑坡以裸土、岩石出露为主,且具有数字高程模型(DEM)地形信息的情况下,该方法可以很好地识别典型滑坡与泥石流沟,并能勾画其边界范围;研究区内48.21%的滑坡与泥石流沟覆盖面积得以正确识别,特大型滑坡与大型滑坡识别数量比例分别为100%与80%,泥石流沟识别数量比例为70%。  相似文献   
69.
中国绿色生产效率区域差异及空间格局演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绿色生产效率评价是评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转型可行性的重要途径。基于“人地协调”理念和“过程+格局”思维,建立了衡量绿色生产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中国30个省(市、区)近10年的绿色生产效率进行测度,运用熵值法、基尼系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自相关等方法,结合ArcGIS、Geoda软件,对中国2005-2014绿色生产效率差异以及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2005-2014年中国绿色生产效率呈上升趋势,呈现从“大差距低水平”向“小差距高水平”转变的时序特征;②2005-2014年中国四大地区绿色生产效率呈现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空间分异特征;③中国绿色生产效率呈现东高西低的率三级阶梯空间格局特征;④中国各省(市、区)绿色生产效率值与相邻地区存在相似性,表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⑤经济发展基础和差别化的资源环境区域政策是绿色生产效率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