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国内外旅游度假区孤岛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旅游度假区与旅游影响效应研究的交叉领域, 旅游度假区的孤岛效应问题不仅关系 着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 也关系着旅游影响效应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本文在对国内外核心期刊上 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 以及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题报告进行梳理的基础上, 对度假区的孤 岛效应研究进行了回顾和综合分析, 总结出度假区飞地带来的五大负面影响效应, 即正规旅游企 业对旅游摊点的排挤、经济漏损、当地社区居民与游客沟通联系受限、当地社区居民就业机会少 和就业层次低、外来资本取代社区对旅游发展的控制权, 得出纵向时序与比较分析法是研究旅游 度假区孤岛效应的主要方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旅游度假区孤岛效应研究进展的分析和把握, 旨 在为我国度假区孤岛效应问题的解决提供途径和指导, 从而实现旅游度假区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22.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特征及旅游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建忠  温娟娟  刘家明  朱鹤 《地理科学》2017,37(7):1104-1111
研究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其类型结构、空间分布类型与聚集区域、市域空间分布特征与旅游响应、时序分布特征等,得出结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分布差异化特征明显,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传统技艺类数量最多。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省域分布层面集聚型分布特征以极核区、高度密集区、次级密集区和带状区域为主要分布现状。 山西省11个地市均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类型、数量分布不均衡,呈现出空间不均衡的集聚特征格局。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时序空间格局分布上呈现不同特征。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业的发展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3.
旅游度假区发展演化规律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本文探讨了国内外各种类型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规律,指出旅游度假区是由单一疗养功能逐渐转变成集康体、休闲、娱乐、健身、观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海滨旅游度假区和环城游憩带是当今最主要的度假旅游产品,温泉旅游度假区在一些国家处于衰落,高尔夫、足球、滑雪等专项旅游度假区发展迅速;全年经营运转的四季型旅游度假区应成为现代旅游度假区开发的典范。首次提出一些古代园林具有度假区的性质,并从旅游度假区的视角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解剖。文章最后总结了现代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走势以及开发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和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4.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撑,探究东北地区相关产业发展水平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对促进区域经济及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借助天眼查软件获取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2009、2014、2019年3个时间节点的A股、新三板上市企业数据,利用马尔科夫链、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而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研究发现:① 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增长速度放缓;东北地区各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均实现等级跨越式发展,达到高水平的产业则平稳发展。② 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中部“极区”、南部“S型极带”现象加强,集聚特征减弱,省域空间分异逐渐增强;各类产业发展水平空间重心南移,扩散与集聚效应并存。③ 各影响因素发挥作用不同,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格局演变。  相似文献   
25.
26.
海岛旅游发展在中国已经走过了20余年的历史,由自然观光向滨海休闲旅游产品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鉴于国内对海岛旅游开发理论研究多、概念性研究多而定量研究较少的情况,尝试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手段,以福建省海坛岛为例,从地理气候、环境制约、土地开发建设可能性、市场开发条件四方面,评判海坛岛岸线运动休闲旅游产品开发的适应性和各段岸线的开发利用方向。评价结果显示,海坛岛的沙滩岸线可划分为适宜开发型、环境限制型、土地限制型与市场限制型四种。适宜开发性为适宜运动休闲旅游产品开发;环境限制型由于受到城市、养殖业和港口发展的威胁,不宜开发运动休闲产品,但可开发大众观光休闲产品;土地限制型由于可利用的建设用地不足,只适宜进行小体量开发,面向高端客户群体;市场限制型由于交通不便,距离城镇较远,可作为后备旅游资源放在中远期开发。  相似文献   
27.
北京市郊区游憩空间分布规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王润  刘家明  陈田  田大江 《地理学报》2010,65(6):745-754
郊区是城市发展的腹地,郊区游憩空间不仅能够满足都市居民出游的需求,而且对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北京作为案例地,对郊区的游憩空间布局规律进行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网络、文献、调研收集数据,将游憩空间按照功能划分为3类:公共游憩空间、商业游憩空间与附属游憩空间;将不同功能、不同经营主体与不同土地利用的游憩空间组织起来,从而建立北京郊区游憩空间采样数据库,采用GIS空间分析的技术手段得出结论。研究发现,北京郊区各类游憩空间布局具有空间分异规律。公共游憩空间中风景名胜区分布在远郊的山区;城市公园与城市形态相关;郊野公园属于政策导向型的游憩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源本底条件造成的游憩空间不均匀分布。商业游憩空间呈现产品的空间分异,并与交通、水系条件密切相关;乡村游憩设施依托于大型景区,并与农业传统相关。北京郊区的游憩空间已经初步具备网络结构并向纵深发展,出现了产业集中区。最后指出北京游憩空间布局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和改进的方向。该研究旨在构建都市游憩空间的有机结构,为城市规划与游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
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润  刘家明 《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0):1407-1412
产业集群理论提出之后, 各行各业中产业集群研究逐步繁荣, 旅游产业集群也是其中之一。迄今为止, 国内旅游产业集群涉及概念与类型、形成条件、发展评判、形成机理等研究主题, 与学术研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旅游度假区、旅游产业集聚区等产业集群的案例研究滞后。本文根据国内外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主要文献资料, 按照定义与内涵、成因与机制、竞合关系与联系网络、区域影响的逻辑顺序进行梳理与归纳, 并结合产业集群理论发展现状及国内外旅游产业集群研究对比, 提出了旅游产业集群研究与其他产业部门集群研究及国际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的差距, 最后提出国内旅游产业集群亟需加强研究的方面。  相似文献   
29.
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乡村旅游等级质量标准的制定与推广, 为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在区域合作框架下, 通过比较台湾海峡西岸旅游区四省(福建、浙江、江西、广东)的乡村旅游的地方标准评判项目, 发现各地乡村旅游等级标准与评定存在差异, 制约了区域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提出应从利益相关者的功能分工协作机制、检查项目指标可比评价体系、评估产品的核心价值体系三位一体构建评价标准框架系统, 进一步规范与改善乡村旅游质量评判标准, 推动海西乡村旅游星级标准区域一体化建设, 研究案例具有典型性, 可为规范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0.
中国农民跨省旅游网络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陈超  刘家明  马海涛  王润  周彬  陈楠 《地理学报》2013,68(4):547-558
依据《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08》,利用中国农村居民旅游流的内在联系特性,构建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结合运用GIS 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技术,对农民旅游空间的网络节点中心性与结构洞分析,对旅游空间的整体网络的密度、中心势、核心-边缘结构、凝聚子群分析。结果表明:① 中国农民旅游流网络密度低,随时间发生微弱增密态势,旅游空间的节点呈现“东部沿海密、内陆疏、偏远地区游离”的格局,网络整体结构比较松散而且不均衡;② 网络中心势内向高于外向,旅游目的地集中度高于客源地,东部沿海旅游节点兼具客源地与目的地功能,内陆与偏远地区基本是单一的旅游客源地或目的地;③ 网络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的核心区辐射能力弱,仅限于部分边际省域,中心度指数高的节点占据网络的核心位置,具备核心竞争优势,东部沿海旅游点入度普遍高于内陆与偏远地区,点出度与出游力成正对应;④ 网络区域集聚子群各自形成核心、边缘旅游空间,内部联系紧密,构成与子群相对应的核心旅游地,形成5 个区域集聚子群。构建以省域为节点的农民旅游空间网络结构并进行深度分析,为中国农民旅游空间均衡发展和旅游通达性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