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31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243篇
海洋学   3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在东南极大陆内部及边缘发育3条晚新元古代—早古生代造山带,即东非造山带(南延部分)、普里兹造山带和罗斯造山带。东非造山带的南延部分主要出露于吕措—霍尔姆湾—毛德王后地—沙克尔顿岭地区,其内发育蛇绿岩、榴辉岩相超镁铁岩及逆冲—推覆构造,因而被解释为东、西冈瓦纳陆块拼合的缝合线。罗斯造山带主要出露于横贯南极山脉地区,其内保存有大陆裂解、洋壳俯冲和地体增生的地质纪录,代表冈瓦纳超大陆的活动大陆边缘。普里兹造山带主要出露于普里兹湾和登曼冰川,因其位于从前假设的统一东冈瓦纳陆块的内部,加之缺少蛇绿混杂岩、岛弧增生杂岩和高压变质岩(如蓝片岩或榴辉岩)等与大洋板块俯冲作用密切相关的岩石,所以当前存在着碰撞造山成因和板内改造成因两种不同的认识。普里兹造山带构造性质的确定不仅决定了冈瓦纳超大陆的汇聚过程和方式,也制约了罗迪尼亚超大陆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因此,开展普里兹造山带的研究对于揭示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的全球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62.
北山地区金矿类型、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北山地区金矿床分布广,主要类型有韧性剪切带型、岩浆热液型和海相火山岩型。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基底变质岩、华力西期中酸性侵入岩和石炭系海相火山岩和次火山岩。除基底变质岩和石炭系火山岩外,其他层位赋矿选择性不明显。成矿流体以岩浆来源为主,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热液和动力变质热液。构造控矿作用研究表明,区域大地构造控制成矿岩系分区,二级构造控制成矿带和成矿岩体的分布,主要赋矿构造形式有韧性剪切带、低角度推覆构造和岩体构造裂隙。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以晚古生代为主。金矿有利找矿远景区是小西弓外围地区、白墩子-石板墩地区、金窝子-照壁山地区,拾金坡-南金滩地区、马庄山-南金山外围地区和古堡泉-老金厂地区。   相似文献   
63.
徐淮地区早侏罗世侵入杂岩中榴辉岩,石榴辉石岩和单斜辉石岩捕虏体单斜辉石中可以观察丰富的出溶石英针和石榴石,黝帘石及角闪石的出溶叶片,榴辉岩中出溶石英针的绿辉石核部比其边部相对富含FeO和MgO,贫SiO2,Al2O3和CaO。在石榴辉石岩和单斜辉石岩捕虏体中具有出溶石榴石的单斜辉石。从靠近出溶石榴石的一侧向其核部,Al2O3,Na2O和TiO2含量降低,MgO,SiO2和CaO含量增加,单斜辉石中定向石英针的出溶表明曾经存在有超高压条件下(≥25×10^8Pa)稳定的过硅质绿辉石。单斜辉石中出溶石榴石表明温压条件的降低可能是引起出溶的一个主要原因,捕虏体中的矿物组合和岩相学特征表明它们曾经遭受了榴辉岩相和角闪岩相退化变质作用,这与因压力和温度降低引起矿物出溶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64.
天津市深层基岩地下热水系统数值模拟中若干问题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津市基岩地下热水具有密度随温度变化显著、存在水岩之间热交换的特点, 采用适合于描述深层地下热水水流和热量运移的压力场和温度场控制方程, 通过对渗流场、边界条件的合理概化和对初始条件、热储层缺失区域及倾斜断层等的合理处理, 使所建立的三维数值模型变得更为有效和实用.   相似文献   
65.
甘肃大水二长岩类特征、结晶条件与侵位深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水地区(石英)二长岩类的岩石学研究表明,忠格扎拉、忠曲和格尔括合岩体及周围的脉岩是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尽管它们结晶的温度条件相似(约700℃~800℃),但侵位深度有明显的差别,西部忠格扎拉岩体最深(20km~22km),中部忠曲岩体次之(16km),东部格尔括合岩体最浅(8km~11km),并且后二者具有次火山岩的性质。这说明浅成岩浆对金矿的形成最为有利,这就是为什么在格尔括合和忠曲岩体附近形成了大型金矿床,而在忠格扎拉岩体周围仅找到金矿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6.
<正> 一、风沙区旱作农田概述 1.地理位置:风沙区旱作农田多位于内陆盆地河谷高中高阶地或山前冲(洪)积平原,处于湖盆周边山地和河漫滩之间。它无河漫滩及低阶地灌溉之便,又无高山区丰裕降水之利。由于我国内陆盆地都处于西南信风带,一般风力强劲,加之河湖相沉积的地质条件,多为含沙量丰富的土壤。它有别于黄土丘陵山地的旱作农田,两者由于所处自然气候条件及空间布局的不同,山地旱作农田以水蚀为主,而滩地一风沙区旱作农田以风蚀为  相似文献   
67.
根据罗布泊新湖湖心区KY01孔沉积物中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了控制沉积物化学组成的3个主因子。其中第1主因子对沉积物化学组成具有绝对控制作用,通过详细分析认为该因子可作为塔里木河流域气候干湿变化的代用指标。结合剖面5个AMS14 C测年结果所建立的时间标尺,初步重建了塔里木河流域4.5万年以来气候干湿变化历史。结果显示,近4.5万年来塔里木河流域气候呈逐步干旱化趋势,其中末次间冰阶中晚期以湿润气候为主,末次冰期晚冰阶以来变为以干旱气候为主,但末次冰消期晚期—全新世早期发生过明显的气候转湿事件,极端干旱气候出现在中晚全新世以来。罗布泊新湖湖心区KY01孔地化指标还揭示出塔里木河流域的水热组合模式可能是多样的,并非简单地遵循单一的西风型"冷湿-暖干"水热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68.
古流向的确定是重建沉积物来源及沉积过程的有效方法,而磁化率各向异性作为古流向恢复的可靠信息载体在室内沉积实验和具体工作中已得到认可.本文对青藏高原西北缘柯克亚剖面晚新生代地层鸟恰群、阿图什组和西域组80块样品开展了磁组构研究,磁面理与磁线理图、磁化率各向异性度与磁化率椭球体形状因子图直观地说明研究对象均具有磁面理较磁线理发育的特点,代表了原生沉积组构特征.柯克亚剖面乌恰群、阿图什组和西域组的磁化率各向异性测量则恢复了三个时期的古流向.古流向在不同时期的变迁显示了重要的青藏高原西北缘的隆升信息.乌恰群与阿图什组、阿图什组与西域组之间的古流向的改变反映出西昆仑山北缘具有西早东晚的构造隆升过程.  相似文献   
69.
论大别地块中榴辉岩与围岩的变质关系及区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70.
刘晓春  胡平 《华南地震》1991,11(1):88-91
随着对复杂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入,系统科学被引入地震科学研究中。本文 郑重讨论了浑沌论、协同学、耗散结构理论和突变论等理论在研究地震问题中的相互关系,并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了一些问题,以期有益于有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