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针对铂矿标样基体中高铜、高镍、高硫等特点.对常规的镍锍试金预处理中子活化分析流程作了适当改进,包括铂矿样品的灼烧、调节试金配方、改变酸溶条件和仪器测试条件。流程中铂族元素的回收率均在86%以上。用南非的铂矿标准物质SARM7和我国的铜镍硫化物铂族元素标准物质975作了对照分析,结果与标准值相符。表明改进后的流程适用于同类含铂铜镍矿样品中铂族元素的测试。  相似文献   
22.
一种用来测定地震和核爆炸的先进的微型计算机系统于1983年7月14日在日内瓦提交给裁军委员会的地震专家小组。这个地震专家小组正在着手建立一个交换世界各国地震台网的地震资料的国际系统,其目的在于最后全面禁止核爆炸。美国研制出的微型计算机系统便于全球地震资料的交换。美国设计的微型处理机系统可以接收到地震敏感元件能够探到的所有信息。通过使用固  相似文献   
23.
重要地理信息在公开地图上的表示关乎国家安全、领土完整、民族尊严,具有严肃的政治性、严密的科学性和严格的法定性。本文总结了公开地图中重要地理信息表示的基本原则,并将重要地理信息按与国家版图相关、与国界相关、依法公布的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及公共安全设施信息分类梳理,挑选了每类中易表示错误的重要地理信息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其公开表示的方法,供广大地图编制和审查人员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4.
地气测量技术及在隐伏矿找矿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铅锌矿地气模型模拟研究了地气流作用下,成矿元素及围岩中多种元素的迁移现象及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铅锌矿的成矿元素Pb、Zn因迁出率大,伴生元素Cu、Mo、Au因迁出比大,可以在矿体上方形成易识别的地气异常,适合作为指矿元素。围岩对矿体中元素迁移存在复杂影响,但不会掩盖指矿元素形成的地气异常。在粤北隐伏花岗岩铀矿、桂北隐伏锌铜矿、湘南坪宝地区先后开展了地气测量探测隐伏金属矿研究及应用。根据室内实验及多个矿区、不同矿种上开展地气探测工作的成果,对地气法探测隐伏金属矿的有效性、地气场所包含的找矿与地质信息、地气测量的有效探测深度及地气异常与矿体的空间关联性、地表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获取的资料表明:隐伏金属矿正上方均有成矿主元素及一批共(伴)生元素形成的地气异常;这种异常随矿体埋深增大,其幅度不是降低而是增大;地气法探测隐伏金属矿的有效深度可以达到千米尺度;地表污染不会对地气测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5.
大深度隐伏多金属矿地气探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大厂矿区内埋深超过800 m的95号锌铜矿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快速地气采样装置和ICP-MS分析技术对大深度隐伏多金属矿进行地气测量试验.结果表明,矿体上方Zn、Cu地气异常超过背景值3倍以上,Pb、As、Cd、Bi、Co、Cs、Mo、Rb等也呈现显著异常,证实采用地气测量探测埋深超过800 m的大深度隐伏矿体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6.
首先介绍定姿的关键问题、常用定姿方法的分类及其特点。然后详细分析了常用的两种最优化定姿算法以及它们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种新的最优化定姿方法。文中详细叙述了推导过程以及解算的步骤,为了对新方法进行验证,使用仿真数据对所提方法的罚函数和解算精度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和其它两种最优化方法的定姿结果一致,都具有很高的定姿精度。本文所提方法由于不需要对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或计算出所有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因此对计算机要求比较低,易于编程实现。  相似文献   
27.
河床地区地气测量找隐伏断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四川省石亭江地区隐伏断裂构造的地面解译过程中,当地特殊的河床、河滩地貌限制了常规物化探方法的应用。而通过积累式地气测量成功获取了当地隐伏断裂的位置和宽度信息。不仅验证了遥感解译对隐伏断裂预测的可靠性,还给出了更精确的定位信息,为当地地热资源勘查提供了重要帮助。在河床、河滩地区,积累式地气采样克服了常规物化探方法的局限性,表现出较好的环境适应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8.
吕宪国  刘晓辉 《地理科学》2008,28(3):301-308
中国湿地研究经历了由面上考察到长期定位研究、由资源调查到结构、功能、过程研究、由沼泽研究扩展到湿地各种类型研究等过程。中国湿地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展。文章对近30年中国湿地研究主要进展进行了回顾,并对湿地科学进一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9.
Smart 3D作为海克斯康SmartPlant? Enterprise系列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供流程工厂设计所需的几乎所有三维设计功能.Smart 3D以数据为核心技术,强大的规则和关系型架构、定制的自动化功能和多专业模型复用方法,使其能够执行更大、更复杂的项目,实现集成设计和过程管理.Smart 3D以SQL...  相似文献   
30.
向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刘晓辉  刘惠清 《湿地科学》2005,3(3):216-221
以5km为环间距,将向海湿地分割为5个同心圆。选用1980年和2000年遥感影像为基本信息源,在ARC/INFO、ERDAS8.5和FRAGSTATS3.3软件的支持下,对景观指数:斑块密度、平均斑块面积、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分维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20世纪80年以来,向海湿地面积萎缩、斑块破碎化。人类活动强度和自然因子变化幅度的分析表明,湿地变化是人为因子和自然因子共振迭加的结果。要保护湿地,必须控制人类对向海湿地的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