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国海洋绿潮生态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近几年我国绿潮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上,回顾了绿潮藻生活史,温度、盐度、光强和营养盐等对其生态行为的影响,以及绿潮成因、溯源和海洋生态模型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在现阶段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基础上,提出今后我国绿潮研究及其发展趋势应侧重于建立并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立体监测和观测系统,开展针对海洋绿潮问题的综合性研究,开发业务化的绿潮生态动力学数值预报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2.
静态效应是大地电磁测深中普遍存在的技术难题,这一影响使得观测结果的处理解释出现无法接受的误差。针对现有大地电磁测深静态效应判别、校正及数据采集装置,提出了以野外实际观测资料为基础的空间域拓扑处理技术。在分析静态效应的成因、表象以及平面波电场分量叠加特性的基础上,从空间采样的实质出发,完善了拓扑点曲线求取公式,获取了同一记录点不同极距的观测结果,提取了连续阵列观测装置中所隐含的变极距观测信息;依据理论模型分析建立了局部不均匀体上不同部位各记录点随拓扑观测极距变化可能出现的静态偏移模型,初步建立了以点进行拟剖面处理,以剖面上所有点的单一频点构成拟平面图来进行拓扑结果图形展示和分析解释的基本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软件包,从理论和实践上初步建立了空间域拓扑处理研究静态效应这一全新的方法技术。实验结果表明,拓扑叠加处理会使资料品质提高,静态偏移效应的判别可从多个方面进行,可有效反映出不均匀体所产生的畸变电场的空间分布,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不均匀体的空间位置和分布形态,为认识表层电性结构提供了一种客观的实测信息。同时,由于拓扑处理使观测装置的各种变化所能测得的结果被提取出来,意味着一种新的抑制干扰方法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城市活动断层探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二维地震勘探是城市活动断层探测的有效手段.为了发现断距较小的断层,准确解译断层上断点位置,高分辨率二维地震勘探应运而生.本文结合保定活动断层探测工程,介绍了高分辨率二维地震勘探的关键技术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大地电磁测深工作中,加拿大凤凰公司MTU及V8系列仪器被广泛使用,但其在数据采集时参数设置繁琐,易引起误操作,数据处理中,仪器自带软件无法进行数据信息提取及修正的批量操作,V8及MTU-3E等类型仪器坐标格式存储错误,且数据分析及反演方面较为薄弱.由于其原始数据为特殊二进制格式,为了简化野外数据采集的操作流程、提高野外工作质量及效率,节约室内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为数据分析及反演等软件的编写提供基础,有必要对原始数据进行详细研究.目前在大地电磁领域基于Python的应用研究较少,鉴于其众多优秀特性,通过Python对TBL文件进行研究分析后,编写程序,实现了相关功能的批量处理,修正了TBL坐标格式错误问题,为Python在大地电磁数据分析及反演中的应用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从试验,积分羽流模型耦合油粒子模型,以及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水下油气泄露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溢油应急业务化数值预报服务和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的环境风险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有害藻华的预测技术和防灾减灾对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害藻华给海洋生物、海水养殖业、海洋环境和公共健康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海洋环境灾害之一.近几十年,我国近海有害藻华的发生频率和发生规模不断扩大,给国家经济发展和公共医疗卫生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和不利影响.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有害藻华预测技术,并参考国内外有效的有害藻华防治措施,为我国有害藻华的防灾减灾工作提出建议.我国亟需逐步建立有害藻华综合预警报业务体系和完备的应急减灾体系,才能进一步提升有害藻华等海洋环境灾害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7.
2011年6月-8月渤海湾溢油事故长期后报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维业务化溢油应急预报系统不仅能提供逐时的海洋环境信息预报和溢油漂移扩散,还能对溢油事件进行后报数值模拟。2011年6月4日在渤海湾蓬莱19-3B采油平台发生溢油事件,同月17日19-3C平台也发生溢油事件。此次溢油事故造成了数千平方公里海水受污染。本文采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自主研发的溢油模型对蓬莱19-3溢油事件进行长期后报数值模拟,在风流海洋环境场的驱动下,模拟了2016年6月到2016年8月,两个平台溢油的漂移扩散情况、影响范围,靠岸时间和影响岸段等。风场采用基于WRF模型模拟得到的再分析风场,并用实测风对再分析风场进行订正,流场采用基于POM模式在再分析风场驱动下得到的海流。后报结果显示,溢油主要向西北方向漂移,并最终靠岸,其扫过的海域也主要在平台的西北方向,这与观测结果一致,验证了后报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In the east of China's seas, there is a wide range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The nutrient cycle and the carbon cycle in the east of China's seas exhibit a strong variability on seasonal to decadal time scales. On the basis of a 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ROMS), a three dimensional physical-biogeochemical model including the carbon cycle with the resolution(1/12)°×(1/12)° is established to investigate the physical variations, ecosystem responses and carbon cycle consequences in the east of China's seas. The ROMS-Nutrient Phytoplankton Zooplankton Detritus(NPZD) model is driven by daily air-sea fluxes(wind stress, long wave radiation, short wave radiation, sensible heat and latent heat, freshwater fluxes) that derived from the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 reanalysis2 from 1982 to 2005. The coupled model is capable of reproducing the observed season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ver the same period in the East China Sea. The integrated air-sea CO_2 flux over the entire east of China's seas reveals a strong seasonal cycle, functioning as a source of CO_2 to the atmosphere from June to October, while serving as a sink of CO_2 to the atmosphere in the other months. The 24 a mean value of airsea CO_2 flux over the entire east of China's seas is about 1.06 mol/(m~2·a), which is equivalent to a regional total of3.22 Mt/a, indicating that in the east of China's seas there is a sink of CO_2 to the atmosphere. The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sea water in the east of China's seas has an increasing rate of 1.15 μatm/a(1μtm/a=0.101 325Pa), but p H in sea water has an opposite tendency, which decreases with a rate of 0.001 3 a~(–1) from 1982 to 2005.Biological activity is a dominant factor that controls the pCO_2 air in the east of China's seas, and followed by a temperature. The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air-sea CO_2 flux averaged from the domain area and Ni?o3 SST Index indicates that the carbon cycle in the east of China's seas has a high correlation with 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  相似文献   
19.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是当前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门领域,依据国内外研究进展,分别就人们在模型研究中所采用的过程模型、个体模型、种群模型、种间模型及生态系统模型进行了介绍,并概述了当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全球变化与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总结了我国的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现状以及进一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国内外海-气CO2通量测量和估算方法的研究进展,对各方法的原理、应用及优缺点做了简要介绍,着重介绍了海洋碳循环数值模式的研究现状、原理方法等,并对海-气CO2通量研究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