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63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9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影响地下硐室安全性的因素很多,不稳定块体是威胁地下硐室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地下硐室开挖前,根据勘探平硐的资料,搜索出地下硐室围岩的不稳定块体,对于保证施工安全和完工后地下硐室的安全运营是非常必要的.文章介绍了SASW(边坡块体稳定性分析系统)程序在地下硐室中的应用,通过此方法,搜索出地下硐室围岩的潜在不稳定块体,为地下硐室的开挖和运营消除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2.
正射遥感影像地图制作技术在岷江上游滑坡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射遥感影像地图是对遥感数学字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和投影差改正,并与数字化的简化地形图复合的一种新图,或是直接用遥感图像采用特定方法生成的具有地形地素的一种新的图种。该文介绍了陆地卫星TM正射影像地图的制作;利用卫星正射遥感影像地图,分析、解译出岷江上游地区87个滑坡和崩塌体。采纳数据融合技术,对该区正射遥感影像进行重建,突出地形细节,提高了滑坡和崩塌体的解译精度。3S技术结合,对岷江上游地区进行了三  相似文献   
23.
结合某高速公路K98 028、K98 470两处路堤完工一年后才开始的断续的前期沉降变形监测成果,利用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在缺少固结参数而又无法对多层软土路基固结参数分别反演的情况下,通过对地基整体固结参数的反演及数理统计分析,来达到沉降变形和沉降时问预测的目的;并通过与不同方法最终沉降变形预测结果之对比,及沉降预测结果与监测成果之拟合对比,进一步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4.
重庆市万州区塌岸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引言 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地质环境条件将发生较大改变,各类松散堆积层及软岩组成的库岸,受库水浸泡、风浪冲击、水流侵蚀以及干湿交替的长期作用,使库岸岩、土体风化加剧,抗剪强度降低,必将不同程度地产生塌岸.  相似文献   
25.
近水平软硬互层斜坡变形破坏机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通过对某高速公路某深挖路堑边坡段天然斜坡的地质调查、钻探和有限元分析提出,近水平软硬互层岩层斜坡变形破坏首先发生于坡体中部硬岩层中,由拉应力的集中造成拉破坏,形成张性节理裂隙,逐渐向坡体顶部扩展,直至贯通而出露地表.暴雨期间在裂隙水和渗流水的扬压力联合作用下,产生滑移.应用本文的机制模型分析了垮梁子滑坡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6.
公路边坡岩体分级中坡高修正系数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坡高与边坡稳定性有密切关系。CSMR分级体系在SMR的基础之上针对水电边坡工程引入了坡高修正系数 ,但在公路边坡分级实践中发现 ,该坡高修正系数仍有待于改进。对各类边坡可能失稳形式的力学分析 ,证明坡高修正系数 可近似表示为 =a+b/H 的形式。通过对 1 0 0余个边坡样本统计分析 ,得出两种不同岩层、坡面产状组合形式下坡高修正系数的数学表达式。经检验 ,改进后的CSMR体系能够满足公路边坡稳定性初步评价的要求。  相似文献   
27.
滑坡堵江的基本条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在野外调研和室内资料查阅的基础上,讨论了滑坡完全堵江的主要模式及其发生的地形、地貌条件和河床水动力条件,为滑坡堵江的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8.
滑坡涌浪的二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二维非稳定流方程,导出滑坡涌浪的二维有了发 元模型:编写了相应的计算程序,预测了某水库边坡失稳产生的涌浪首波高度。  相似文献   
29.
对于大型滑坡,弄清其复活变形机制,消除或消弱不利于稳定的主要因素,充分利用其的抗没能力进行分期整治,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某滑坡应急防治的背景和工程概况及效果,实践证明,分析整治大型滑坡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0.
近水平双层岩基极限承载力的理论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上硬上软近水平双层岩基的破坏过程,考虑软弱下伏岩层对应力分布的扩散效应,提出双层岩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最后,演算算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