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质学   1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计算模式驱动下GIS体系结构的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模式是信息时代特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范式,它综合反映了信息科学的理论、软件与硬件等因素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相互作用的形式,是与相应阶段主流信息技术相对应的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的规律模式或构筑范式。该文分析了计算模式驱动下GIS的体系结构从单机模式、局域网模式、广域网模式(WebGIS)到网格模式(GridGIS)的发展过程,指出单机、局域网和广域网模式本质上都具有集中封闭的性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论、技术、物理、功能和逻辑思维等五大边缘,是典型的空间信息孤岛。网格计算模式是一种彻底的分布式计算模式,GIS的网格模式直接打破了传统模式的技术、物理、功能和逻辑思维限制,并面向理论边缘的解决,具有开放、均质、扁平的结构性质,升格为空间信息网格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钻孔岩心编录和测井解释资料的综合统计,以及野外地质露头分析,八仙口地区中下侏罗统含矿目的层可划分出3个沉积体系: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滨浅湖沉积体系和曲流河沉积体系。文章详细论述了各沉积体系的沉积相特征,分析了各沉积体系及沉积相与砂岩型铀矿的成矿关系,指出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对砂岩型铀矿成矿最为有利,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及分流河道微相是砂岩型铀矿主要的控矿沉积相。  相似文献   
14.
近30年来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水体污染变化趋势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利用统计资料研究了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近20~30年来水环境污染的变化趋势和水环境污染的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从单位工业增加值排放强度、污染物的排放与治理、治理能力等角度总结了我国西部河谷型城市水环境污染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部一场罕见的大雾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004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入冬以来中国东部最大范围的大雾天气过程,从大气环流形势背景及其调整和演变,天气气候背景,大气层结条件,近地面水汽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雾是在大气低层暖平流、大气层结相对稳定和充沛的水汽条件下产生的,雾的消散需要雾区有冷空气入侵,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相似文献   
16.
河西走廊中西部干旱区极端暴雨个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自动气象观测站资料、卫星资料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6月4 5日河西走廊中西部干旱区极端暴雨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配置、中尺度特征、水汽输送、不稳定能量等方面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发生在地面冷锋过境后,降温冷凝作用明显,对流层高层存在强抽吸作用,中层高原低涡受其下游弱脊阻挡较长时间维持在暴雨区上空,低层存在切变线,高低空系统的耦合提供了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有利条件;水汽主要来自对流层中低层东、西两路及高层南路三支水汽输送通道,西路水汽输送强度最大,东路水汽输送受小高压影响显著,暴雨开始后6 h才完整建立,暴雨中心整层大气可降水量达到了该地区夏季平均值的两倍多;通过降温、增湿作用近地面出现对流不稳定能量,自由对流高度较低;涡旋云系的冷空气侵入处,不断激发出6个β中尺度的对流单体,暴雨中心玉门两次受其中4个单体的影响,产生短时强降水。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在矿床的形成中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成矿过程,某些细菌从 U6+还原成 U4+过程中获得生存能量,在铀矿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十红滩铀矿床容矿层岩石的不同地球化学分带中细菌的分布特征研究,分析和探讨了不同细菌的生命代谢特征与铀迁移、富集成矿的关系,建立十红滩地区铀矿微生物的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18.
声波测井法计算剥蚀厚度在十红滩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高峰  尉小龙  宋哲  刘治国 《铀矿地质》2012,(5):307-310,306
介绍了利用声波测井数据求取地层剥蚀厚度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并对十红滩北矿带侏罗系剥蚀厚度进行了计算,总结出该区侏罗系的剥蚀厚度特征,对研究盆地演化过程及其演化历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南亚高压季节性变化与甘肃省春季和初夏降水关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南亚高压的季节性变化与甘肃省春季第一场≥10mm的区域性降水即第一场透雨出现时间和初夏转入多雨期的统计分析,初步揭示了南亚高压在季节性变化过程中及最终在青藏高原上空建立与甘肃省特别是甘肃河东地区春季第一场透雨及转入多雨期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南亚高压在季节性变化过程中登上中南半岛与甘肃省河东地区春季第一场透雨的出现具有显著关系,南亚高压在青藏高原上空建立与甘肃省初夏转入多雨期同样具有显著关系。因此。准确掌握南亚高压的季节性变化及登上高原的日期。不论对于准确预报出春季第一场透雨,还是转入多雨期,都有着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东北侧强降水变化特征及其气候重现期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涛  刘治国  邓振镛 《干旱气象》2009,27(4):314-319
选取青藏高原东北侧临夏回族自治州的6个代表气象站点自建站以来的强降水(日降水量≥25.0mm)资料,对该地区强降水的时空分布及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Pearson—Ⅲ概率分布方法对强降水异常气候重现期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区域强降水日数呈显著增多趋势;对2008年8月20日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的重现期计算显示,与人工估算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