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刘浩  陈建平 《江苏地质》2020,44(4):422-428
“5?12”汶川大地震使震中汶川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基于地震前后多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和气象站点数据,将生态环境影响因子分为地形因素(高程、坡度、坡向)、自然因素(植被覆盖度、土壤湿度指数)和气象因素(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3大类。采用综合评价指数法,即加权综合评分法中的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出评价因子的影响权重。利用评价因子分级和权重计算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对生态环境综合指数进行分级,综合比较研究区生态环境变化,总结汶川地震前后10年的生态环境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的生态环境受地震影响,经历了破坏、修复和超过震前水平的过程,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2.
龙游石窟是一个大型的古地下洞室群,具有重要科学和文物价值。为论证古人在龙游石窟23号古地下洞室的洞口设置23-1号斜坡柱的科学性,开展了稳定问题的相关研究。通过对23号洞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地震等方面开展现场地质调查、三维激光扫描和电镜扫描、X射线衍射试验,分析了23-1号斜坡柱岩体的微观性质。结合岩石的物理力学试验和数值反分析方法,反演分析获得了23-1号斜坡柱的物理力学参数。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假想相同平均截面,同体积的直立岩柱代替原有的23-1号斜坡柱,利用FLAC3D软件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岩柱的洞体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证明了古人设置23-1号斜坡柱明显优于直立的同体积岩柱,有利于洞室的稳定性,由此论证了古人设置倾斜岩柱的科学性。这一科学发现对现代采矿工程、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岩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3.
本文主要从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因素加以总结;对区域的重力场、磁场的特征及遥感特征进行分析、解译;对区域的地球化学场、1/20万化探异常进行深入研究;对区域矿产加以概述;在此基础之上对大梨树沟、红太平、新华村3个区域的成矿地质背景、重磁场特征及1/5万化探异常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总结了区域上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4.
对佛子岭地震台50km范围内1980-2008年13000余条弱震记录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大部分3级以上(为本地区相对较大)的地震震前PG波都有初动符号优势分布的特点。根据本台弱震记录是否出现初动符号优势分布,对判别本地区未来可能发生较大的地震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5.
阜新矿震台网子台地动噪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宁省阜新矿业集团数字矿震监测台网4个子台台址背景噪声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了各子台台址背景噪声功率谱密度曲线、噪声地动速度均方根值(RMS值)、有效测量动态范围。结果表明,各个子台的台址环境和观测仪器的性能良好,背景噪声水平符合中国地震局数字地震观测技术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06.
为阐明崇明东滩修复湿地水环境现状及其有机物和营养盐的主要来源,以东滩修复湿地区最大的开阔水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现场采样,测定水体中C、N、P浓度,并结合实验室模拟和稳定同位素示踪实验,分析了修复湿地水体中有机物和N/P营养盐的现状及其季节特征,并探索了其主要来源和贡献权重。结果表明:东滩修复湿地区域水体中有机物浓度显著高于修复区域外潮汐水体,而营养盐含量基本相同或略低于堤外潮汐。修复湿地水体中有机碳含量变化仅与季节变化有关(r=0.501,P<0.05),NO3--N含量变化和水位有较强相关性(r=0.655,P<0.05)。修复湿地内的植物腐烂是有机物的主要来源(72.3%),同时也是营养盐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适时收割修复湿地的枯萎植物,能显著降低修复湿地水体中TOC含量和氮磷营养盐含量。研究结果将为强化湿地管理、维持修复湿地的水环境质量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7.
南海某油田采用水下生产系统技术进行开发,其8口水下井通过回接13 km外的现有油田设施进行生产,油田作业水深约300 m。水下控制采用了复合电液控制系统,电、液、通讯信号等由现有生产设施通过一条约14 km长的脐带缆提供。该油田投产后不久出现了电力通讯缆绝缘电阻低的问题,1 a后,该脐带缆中所有3根4芯电力通讯缆绝缘全部归零,失去了对水下井口远程操控功能。为了尽快修复故障,恢复水下操控,技术人员创新性地提出利用油田电潜泵供电用中压多芯电缆中3根备用电缆芯作为供电和通讯回路使用的方案。通过研究和分析,设计了特殊的水下电缆续接装置,将1条3芯中压电飞线输入转接为输出2条双回路低压信号电飞线,接入到原系统的水下电力分配模块中去,且满足100%的通讯回路冗余要求。通过原创技术研发成功完成了相关水下转接装置的研制和安装应用,恢复了对所有井口的远程控制,改造后的系统已稳定运行多年。  相似文献   
108.
为深入研究水库载荷的变化对周边地倾斜观测的影响,根据不规则载荷模型方法,分析佛子岭水库每增加106 m3水体载荷造成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在理想状况下,载荷变化造成的影响,呈有界性、单调性和非均匀性。对比研究仪器观测数据与模型预测数据可知,二者之间在NS分量差异较大,EW分量差异较小,说明模型只可用于理想条件下的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09.
渤海生态动力过程的模型研究Ⅰ.模型描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浩  尹宝树 《海洋学报》2006,28(6):21-31
建立了一个NPZD类型的生物化学模型,并将其与原始方程海流模型(POM)、太阳辐射模型和河流输入模型耦合再现渤海的生态动力过程.模拟的初级生产力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此外,该文还首次全方位地检验了渤海f-ratio的特征,通过与莱州湾的实测值比较,模拟结果也显示了相当的准确度.另外,该文在分析f-ratio变化特征的基础上还揭示硝酸盐和铵盐对渤海浮游植物生长的相对贡献率.  相似文献   
110.
一个可用于实时计算的太阳辐射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浩  尹宝树 《海洋与湖沼》2006,37(6):493-497
拓展了Smith等(1984)关于海面辐照度的数值算法,给出了一个可实时计算海面和海水中太阳辐射强度的模型,通过计算1998年9月24日—10月7日以及1999年4月28日—5月11日渤海表面太阳辐射量(两个时间段内的辐照总量误差分别为0.27%和6.67%),显示出该模型与实测结果良好的适应性。另外,模型还揭示在不考虑其它限制因素的前提下,当浮游植物生物量处于较小的状态时,海水中的太阳辐射能促进浮游植物的快速生长,但是当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对太阳辐射的遮蔽作用增强,浮游植物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