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95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水文地质作用是砂岩型铀矿成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之一。通过陕西彬县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分析,将中新生代地层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和碎屑岩类裂隙水3种类型。根据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划分出水交替强烈带、水交替缓慢带和水交替滞缓带3个不同的水动力分带。不同类型地下水的含铀性、不同分带铀的运移和富集特征,以及酸、碱性地下水对围岩蚀变与铀成矿的作用表明,中侏罗统直罗组砂岩含矿含水层中铀成矿主要经历了沉积成岩时期铀的预富集作用、古地下水的后生改造叠加成矿作用和深部油田水的还原成矿作用,铀成矿作用为复合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92.
93.
蜀南地区嘉陵江组储集空间类型及结构十分复杂,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储层岩性的变化导致岩石骨架参数难以确定,同时由于储层含气等一系列原因给储层定性识别以及定量评价带来了一定困难。本文以研究区多口井钻井、试气、生产等资料为依据,结合地质、录井资料开展了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储层流体性质判别以及储层解释模型的研究。实际应用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表明这些方法对该区块储层评价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4.
95.
采用粒度谱的计算方法分析高浊度河口混合环境下悬浮泥沙和表层沉积物的交换过程,研究悬浮泥沙在河口—陆架系统的输移和归宿问题。分析表明:(1)大约有47%的悬浮泥沙沉积在长江口拦门沙海域及水下三角洲前缘,超过50%的悬浮泥沙摆脱河口的"束缚"进入杭州湾以及向南沿浙闽海岸输运,122.5°~123°E是长江悬浮泥沙向东扩散的重要界限。本文提供的粒度谱计算方法可适用于多种潮汐环境的泥沙输运和沉积的定量计算。(2)长江口悬浮泥沙与表层沉积物高交换区(交换率>0.6)主要分布在南槽口外的泥质区和杭州湾附近海域,其中长江口外泥质区的交换率高达0.9以上,说明该区域悬浮泥沙大量参与供沙和造床过程。在10~100年尺度上,长江口南槽口外的泥质区和杭州湾存在着一个显著的沉积中心,其泥沙交换速率可高达2~3cm/a以上。(3)由于受沿岸流和台湾暖流的影响,从长江口输出的大部分悬浮泥沙首先沉积在长江口南槽口外的泥质区,随后在潮流的作用下向长江口、杭州湾和沿海岸向南输运,泥质区充当了长江口系统泥沙输运和入海泥沙向南输送的"泥库"。长江口泥质区既是长江入海泥沙向口外输送的泥沙"汇",也是涨潮输入长江河口和杭州湾、浙闽沿岸泥质带的泥沙"源"。(4)由于长江口外余流向南槽口外汇聚,南槽口外含沙量较高,而且长江口水下三角洲前缘潮滩仍处于缓慢淤涨状态,上述水动力和地貌的综合分析证实了长江口外泥质区的"泥库"效应。在长江入海泥沙减少的背景下,"泥库"对河口地貌发育的贡献明显;随着流域减沙的不可逆转,口门附近的"泥库"将发挥愈来愈重要的向河口系统供沙的功能。  相似文献   
96.
水淹对三峡水库消落带苍耳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水库实验性蓄水后,水库消落带内出现了罕见的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带.通过对不同水淹处理后苍耳种子萌发特性的测定,研究水淹对苍耳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苍耳种子具有较强的耐淹能力,即使受近8个月原位水淹胁迫,90%以上的苍耳种子依然保持有生活力.在25℃下,原位水淹的苍耳种子去总苞后的发芽率显...  相似文献   
97.
九江市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场址适宜性评价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九江市5个候选垃圾场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优选,通过场地评价影响因子定权重和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数学模型计算各候选场址的综合评价得分,结果依次为场地5>场地1>场地2>场地3>场地4。可见场地5为5个候选场地中最佳适宜性垃圾填埋场场址,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选址过程中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和定性分析过多的缺点,为九江市重建垃圾填埋场地选址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8.
从实际工作出发,用宽带路由器代替服务器,解决共享上网问题,并总结出调试和安全设置方面的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99.
大别山陆内造山带形成于早侏罗世晚期至早白恶世(J^31-K1),并具有分期演化特征。在构造演化序列上,可分出造山前期(J^21-J2)和造山主期(J3-K1)2个阶段。构造变形方面,基本构造格局为一大型逆冲推覆系统组成的构造楔形体,呈后展式扩展,造成的地壳短缩量可达46.8%,动力变质作用以高压动力变质为特征,发育高压动力变质岩(榴辉岩、蓝片岩和高压麻粒岩),形成于构造应力集中的主干逆掩断层上盘。岩浆岩属钙碱性岩石系列,中酸性岩石组合,其中岩石类型,稀土元素配分型式等所反映的构造运动强度均具有一定的特点。在陆内造山带形成过程中伴生了3期同造山磨拉石,朱集期磨拉石(J2z),段集期磨拉石(J3d)和下符桥期磨拉石(K2x),它们反映了不同造山时期构造运动强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0.
吉林省东部山区蚂蚁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研究了吉林东部山区蚂蚁资源的种类组成及生态分布,计有蚂蚁2亚科、6属、11种.在山区不同的生境,蚂蚁种类分布有着明显的差异,论述了蚂蚁的营养成分和食用、药用价值.根据吉林东部山区蚂蚁资源的现状,提出了开发利用、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