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64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电缆的羽状漂移导致海上三维拖缆地震资料采集出现偏移距、方位角及覆盖次数的不规则现象,常规面元均化技术难以实现CMP道集内数据的规则性。在分析海上地震数据不规则性特点的基础上,将反漏频傅里叶变换(ALFT)数据规则化技术应用于LD地区WZ油田的CMP道集内数据的规则化处理,基于规则化海上地震数据的叠前偏移成像效果,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地震数据规则化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的信噪比,改善同相轴的连续性,明显提高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72.
研究了L-15和M199两种培养基对体外培养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肌细胞生长的差异。结果表明,L-15较M199更有利于罗氏沼虾肌细胞的生长。分别测定了不同浓度的Zn^2 (0~160ug/L)和Cu^2 (0~10ug/L)对罗氏沼虾离体培养肌细胞的影响,通过MTT法测定肌细胞的增殖.NBT法测定肌细胞活性氧的产生,结果表明,Zn^2 浓度为80~120ug/L时细胞的增殖效果较好,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最少;Cu^2 浓度为8ug/L时细胞的增殖达到最大,活性氧产生最少。  相似文献   
73.
济阳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针对济阳坳陷车古、义古和桩古潜山带若干钻井的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样品,开展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研究主要揭示了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氯仿沥青A中的生标组成及其碳同位素特征,可为环渤海地区下古生界潜在的原生油气藏的判识提供依据;同时研究表明碳酸盐岩晶包有机质中正构烷烃的分布和碳同位素组成与氯仿沥青A中的存在明显差异,早期有机质的特征仍被保留在晶包有机质中,因此可用于古沉积环境的探讨。  相似文献   
74.
青藏高原东南缘多尺度重力场变化特征及孕震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基于青藏高原东南缘2013—2016年的流动重力观测资料,获得了鲁甸和景谷地震前后不同时间尺度下区域重力场的动态演化趋势和异常特征,利用小波多尺度分解分析重力场变化与构造运动、物质密度变迁和强震孕育的关系和规律,对青藏高原东南缘深部物质变化、动力学过程及地震孕育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鲁甸、景谷震前震源区重力场变化呈现与断裂构造走向一致的剧烈正、负异常过渡带和梯度带特征,显示了孕震期间震源区强烈的地壳运动和深部物质变化过程; 2) 2013年9月—2014年4月重力场变化的小波多尺度分解结果显示,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上地幔不同深度和尺度的重力场变化与地震分布及活动断裂带位置相关性显著,表明研究区地震孕育与断裂运动以及地壳、上地幔内物质密度分布变化关系密切,可能受地壳、上地幔物质运移的复杂深部动力学过程影响; 3)基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上地幔物质运移的动力学过程,对强震多发生在重力场变化的正、负异常过渡带和梯度带附近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的解释。文中的研究结果对地球构造运动、地震机理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5.
76.
77.
长期以来,我国海岛调查力度薄弱,海岛变迁快,海岛的数量和面积不精确。同时,海岛的变迁对于生态和环境影响重大。本文基于海岛变迁问题做了大量调查研究,讨论了海岛的数量、变迁、权属等问题的原因,即海岸线扩展使部分海岛变为陆地;海水、海风侵蚀,海岛消失;人为作用的影响等等。呼吁对海岛要合理开发利用,综合考虑,尽可能保持海岛的自然状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8.
为深化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储层孔隙及含油性认识,通过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核磁共振、微纳米CT及激光共聚焦实验技术,对芦草沟组微纳米孔隙类型、成因及含油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纳米级孔隙按照成因分为无机矿物晶间孔和有机质生烃孔两大类.微纳米孔隙中重质组分附着于颗粒表面或充填于纳米级小孔中,轻质组分主要赋存于...  相似文献   
79.
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在介绍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现状基础上,分析了无居民海岛开发存在的难点,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发展对策,即编制无居民海岛旅游发展规划,保证有序合理开发;搞好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定位,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以生态保护为核心,保持海岛的旅游吸引力;积极引入资金,加强海岛监督,提高海岛开发管理水平;充分估算海岛承载力,编制可行的防灾减灾预案;建立网络虚拟展馆,大力开展国民教育和旅游宣传等。  相似文献   
80.
船舶监控系统中实现了船只航迹线的动态绘制,发过程中涉及到偏转角度算法和距离插值两个核心算法,视化表现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系统能够根据船只航行方向动态显示航行轨迹,程序开系统开发实践表明,这两个算法的合理应用在航迹线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