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81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81篇
地质学   215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21.
本论文以最新的烃汞综合气体测量集成技术结合部分传统有效的微量元素测量技术,依据已有的地质资料,以该矿床Ⅱ号矿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烃类组分和微量元素异常在矿床不同部位的展布规律、各指标异常在空间上与金矿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了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综合找矿模型:烃类组分、As(前缘晕)→Cu、W(矿中晕)→Sb、Hg、Au、Bi、Pb、Zn、Ag、Mo(矿尾晕),并且总结了本研究区的找矿标志,为本区今后开展深部盲矿找矿预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22.
叶培 《地质与勘探》2014,50(Z1):1446-1450
卡尔曼滤波在信号处理与系统控制领域应用广泛。本论文主要是利用卡尔曼滤波数学模型对控制测量中的GPS信号、星历和残差进行优化,从而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天气的情况下尽量提高GPS精度。  相似文献   
423.
西昆仑地区元古宙岩浆侵入作用及构造-岩浆演化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西昆仑地区元古代侵入岩的岩石类型、形成时代和岩石地球化学资料的综合分析,探讨各个构造单元侵入岩形成期次、岩石成因及构造-岩浆演化过程。铁克里克断隆带元古宙中酸性侵入岩以A型花岗岩为主,是塔里木板块古老基底在高温低压条件下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西昆仑造山带古元古代和中元古代早期中酸性侵入岩为钙碱性I型花岗岩,是变玄武岩在低温条件下部分熔融条件下形成的,而古元古代晚期和新元古代中酸性侵入岩则是高温条件下老基底岩系部分熔融而形成的A型花岗岩。甜水海地块仅发育新元古代侵入岩,为S型花岗岩,是高温高压环境下甜水海地块古老基底部分熔融而形成。根据侵入岩岩浆演化规律,将西昆仑地区元古宙划为4个演化阶段:12 426~1 567Ma:以铁克里克断隆带A型花岗岩为代表的塔里木板块陆内演化,以西昆仑造山带钙碱性-拉斑质I型花岗岩为代表的陆缘弧。21 301~1 000Ma:铁克里克断隆带和西昆仑造山带均以陆内演化性质的A型花岗岩为主。31 000~851 Ma:甜水海地块S型花岗岩可能是陆-陆碰撞导致地壳加厚的产物,指示甜水海地块可能作为Rodinia超大陆的一员发生聚合拼接作用。4815~644 Ma:铁克里克断隆带和西昆仑造山带均存在碱性基性岩浆岩和A型花岗岩的双峰式侵入岩组合,指示塔里木地块和西昆仑地块可能作为Rodinia超大陆组成部分,在该阶段发生了裂解作用。通过对元古宙侵入岩的系统分析,西昆仑地区不同构造单元地壳演化有一定差异,经历了不同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424.
盐场北山花岗闪长岩位于柴北缘西端青海冷湖地区。岩体高Si(71.19%~71.81%),富Na(4.52%~4.85%)。铝饱和指数平均为1.02,属弱过铝质花岗岩。岩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Sr、Th),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具弧型花岗岩特征。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岩体形成于(265±2)Ma。锆石Hf同位素初始比值176 Hf/177 Hf分布于0.282 962 0~0.283 048 7,并具有的正εHf(t)值(12.54~15.19),其平均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Hf)为367 Ma,反映岩体源区可能为新生的镁铁质下地壳,另外,εHf(t)基本位于亏损地幔演化线附近,指示该玄武质下地壳来源于亏损地幔。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认为盐场北山花岗闪长岩与泥盆纪镁铁-超镁铁岩有关,由于宗务隆裂谷小洋盆的向南俯冲,引发其上覆玄武质新生地壳发生熔融形成,进而揭示晚二叠世末柴北缘处于火山弧或活动陆缘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425.
页岩气勘探现状与成藏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际能源供需矛盾突出,能源安全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页岩气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其勘探开发倍受世界瞩目.详细介绍国内外(北美、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历程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关于页岩气勘探研究成果和成功的勘探开发经验,梳理了页岩气的富集规律、主控因素和成藏过程,为中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部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26.
用远震接收函数研究渤海盆地的沉积覆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收集了华北地震台网近6年的远震数据,提取有效接收函数12000余条,对同一台站的接收函数进行了叠加;用固定值域模拟搜索技术,获得了台站下方覆盖层(沉积覆盖)的厚度和Vp/Vs比,有效数据点27个,合理地覆盖了研究区。计算结果显示,上覆地层厚度受到北东向构造影响,由北西至东南渐次增厚;Vp/Vs与上覆地层厚度和P波延时成正比,上覆地层厚度大致与Vp/Vs比成正比;上覆地层厚度与S波速度成反比,与地层的松散度成正比。研究显示,上述结果为场地条件和工程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约束参数;同时,我们认为,本研究为油气勘探和油气储量计算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思路。  相似文献   
427.
甘肃北山小草湖一带敦煌岩群的北侧分布着一套发生韧性变形的火山岩系(前人称之为小草湖岩片)。该火山岩系的宏观岩貌、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等特征与相邻的二叠纪火山岩系相似,为大陆裂谷火山岩系列。本次研究在糜棱岩化英安岩中获得285Ma±4Ma的LA-ICP-MS单颗粒锆石微区U-Pb同位素年龄,证明该火山岩系的时代并非志留纪,而是二叠纪,属于天山石炭纪—二叠纪大火成岩省的组成部分。这一新资料对甘肃北山构造格局及其演化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8.
张晖  谭毅培  马婷  翟浩  张珂  李娟 《中国地震》2021,37(2):430-441
内蒙古和林格尔地处鄂尔多斯块体北缘阴山地震带内,历史上6级以上强震频发.2020年3月30日和林格尔发生ML4.5地震,打破了自2005年以来阴山地震带ML4.0以上地震的长期平静.研究此次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对区域应力状态和地震危险性分析有重要作用,然而内蒙古地震台网台站较为稀疏,相对于华北其他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较低,对...  相似文献   
429.
<正>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居住区的不断涌现,老旧社区的问题愈发突出:空间布局不合理、公共空间绿化不足、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空间功能混乱等,导致空间活力越来越弱,空间利用率越来越低,加之随着后疫情的发展,人们被迫放慢生活和工作节奏,户外公共空间的行为活动再次被激活,邻里关系也得到了空前回归。  相似文献   
430.
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并结合遥感解译、室内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等手段,对矮子沟巨型古滑坡的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及运动演化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矮子沟古滑坡的形成条件为:滑坡剪出口与坡脚之间存在巨大的高差,为滑坡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临空条件;顺向岸坡结构以及坡体内发育的多组控制性结构面是滑坡发生的结构基础;玄武岩系中的凝灰岩软弱夹层削弱了岩体的完整性,地表水及地下水长期入渗,水的软化作用降低了软弱夹层的抗剪强度;地震作用是造成岩体最终滑动失稳的关键因素。该滑坡的动力学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1)启程活动阶段。斜坡地形效应使得地震波在斜坡上部表现出异常放大现象,当短时间内积聚的振动能量超过岩土体的强度时,易形成高位滑坡,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为拉裂-滑移;(2)近程活动阶段。近3.82×108 m3的滑坡物质高位高速下滑,与矮子沟右岸坡体发生猛烈碰撞后进一步碎裂解体;(3)高速远程碎屑流阶段。碎屑流继续沿矮子沟高速运动约3 km;(4)堆积堵江阶段。滑坡物质最终形成体积为2.73×108 m3的巨型堰塞坝,堵塞金沙江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