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132篇
海洋学   30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由江苏省地震局选编、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地震诗百首》已出版发行。该书全面搜集了我国有史以来直至民国时期的古典诗100余首,这些诗赋皆为我国古代文人骚客之精华之作,诗赋中佳句偶  相似文献   
172.
试论红河糜棱岩带中多晶石英条带的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琳吉 《地质论评》1987,33(1):22-28
本文通过对红河糜梭岩带中多晶石英条带的显微构造、组构特征进行研究,以及和产于同一糜棱岩岩带中的缎带状石英条带进行对比,认为多晶石英条带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塑性变形和动态重结晶,第二个阶段为静态恢复和生长。造成多晶石英条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温压条件的不同:多晶石英条带通常形成在相当于角闪岩相的条件下,低于此温压条件时只产生缎带状石英条带。多晶石英条带形成之后,还可再受后期构造变形的影响,如红河糜梭岩带中的多晶石英条带,就曾经历过后期应力作用的影响,从而产生了冷加工变形显微构造。  相似文献   
173.
本文利用超高压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在相当于角闪岩相条件下天然变形的微斜长石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发现,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一组平行细纹不是出浴条纹,而是变形条带。另一种超显微构造——滑动小叶片见于变形条带邻区,它们和另一相矿物出港或沉淀形成的小叶片不同,是由矿物的变形造成的。变形条带、滑动小叶片以及比较常见的堆垛层错都相互平行,看来都是由分位错沿同一类型的滑移面运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4.
研究地壳与上地幔电性结构与许多地学问题以及石油、地热等矿产资源的寻找和预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为探索地壳深部介质的电学性质、状态、热力学条件及其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和提供圈定地震危险区所必要的依据,大地电磁测深法是一种经济、简便可行的探测方法。大地电磁测深法以能量丰富,频带较宽的天然电磁场脉动做场源,具有不受高阻层屏蔽,探测深度大(广泛用于地壳及上地幔研究),分辨力强(对低阻层反应敏感),工作队伍小,成本低廉,野外装备轻便等特点。因此,深受国内外地球物理学家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5.
娘子关泉群岩溶水系统寿阳区从补给区到迳流区、排泄区水化学特征变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岩溶水自北向南随着中奥陶统灰岩含水层埋深由浅变深,富水程度由强变弱,径流条件由积极趋滞缓,矿化度、总硬度和SO42-由低变高。为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与建立水源地和矿山防治水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76.
胶东地区是我国最重要、规模最大的金矿集区,其中晚侏罗世玲珑花岗岩分布较为广泛,是最主要的金赋矿围岩。旧店金矿床位于胶北隆起与胶莱盆地的交界处,是招平断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片麻状二长花岗岩为其主要的赋矿岩体,对其岩石成因进行研究,可以为探究金成矿作用提供线索和约束。本文对旧店金矿床周围两处的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开展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以及Lu-Hf同位素研究。分析结果显示,锆石206Pb/238U年龄为160.1±1.1Ma、160.4±0.7Ma、161±0.4Ma和162.2±0.9Ma,表明旧店金矿床区域内在晚侏罗世存在较强的岩浆作用。εHf(t)值为-31.9~-20.8,二阶段Hf模式年龄(t2DM)为2996~2516Ma,表明其岩浆来源于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同时二阶段Hf模式年龄(t2DM)与地幔物质加入和新生地壳产生的岩浆热事件相对应,因此旧店金矿床的围岩可能由古老镁铁质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产生。研究认为二长...  相似文献   
177.
通过对大尹格庄和夏甸两个超大型金矿床的精金矿与尾矿砂中关键元素含量的分析,发现相对于华北克拉通地壳元素丰度,本次分析的稀贵元素Co、Rh、Ir和Ru,稀散元素Cd、Te和Se,稀有元素W和In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富集;特别是Te、Co和Cd超常富集达到伴生组分综合评价品位。根据伴生有用组分综合评价规范和金矿选矿报告相关参数,分别估算了金矿石和精金矿中可利用的关键金属矿产储量,其中夏甸金矿床内Te储量为69吨(精金矿中52吨)、Co储量为604吨(精金矿中413吨),大尹格庄金矿床内Cd储量为224吨(精金矿中206吨),这些均可直接回收利用。矿物学和矿物化学综合研究表明:Te主体以碲金矿、碲银矿、碲铋矿、碲铅矿和陈国达矿等独立矿物存在,与可见金密切共生;Co常以微量元素形式分布在金成矿早阶段的粗粒黄铁矿和磁黄铁矿中;Cd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金成矿晚阶段的闪锌矿、黄铁矿和黄铜矿中。进一步通过对典型金矿床中黄铁矿原位和/或单矿物的Te与Co含量对比、并结合矿石中Co与Cd元素组成及其区域地球化学空间分布特征,综合约束了其超常富集特征与资源潜力,揭示新城、玲珑和寺庄金矿床及栖霞异常区分别有约2329吨、1035吨、1553吨和22790吨Co资源量,乳山、新城和焦家金矿床有约1529吨、126吨、216吨Te资源量,仓上、新立、三山岛、寺庄和新城金矿床、以及栖霞和招平北段异常区分别有约47.6吨、78吨、63.7吨、69吨、3564吨、7120吨和696吨Cd资源量;即胶东金矿集区具备近期被综合利用或作为未来潜在接替资源的Co、Te和Cd资源条件,且其展布区域广泛、资源潜力巨大。初步研究已显示胶东具有形成大型-超大型Cd、Te和Co矿床的资源条件,但关键金属资源的空间分布极不均一、其超常富集机理与规律尚不清楚,亟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8.
以子长矿区内分布的300余组钻孔数据为基础,研究了陕北三叠纪煤田煤炭资源的物理化学性质,按照《煤中焦油含量分级》(MT/T1179—2019),划分了中油产率煤(7.0%<ω(Tard)<12.0%)和高油产率煤(12.0%<ω(Tard)<15.0%)的分布范围,预测了中—特高油产率煤的资源量。研究了矿区主采煤层3号煤层和5号煤层的煤质、沉积环境、变质程度等,认为矿区内中—特高油产率煤具一低两高的特征:镜质体反射率高(0.61%~0.83%)、变质程度低、挥发分高(35.78%~45.64%),认为成煤环境及变质程度是影响煤层富油的关键因素,研究区内5号煤层的焦油产率略高于3号煤层。  相似文献   
179.
山东半岛北部主要地质灾害形成机理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山东半岛北部区域地质构造特点,结合地质灾害历史记录综合分析认为:山东半岛北部地质灾害以沿海城市易发的海水入侵、海岸侵蚀和汛期发生的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等交发性地质灾害以及地震灾害、矿山灾害为主。其中崩塌、滑坡等灾害频繁但规模较小,多分布于鲁东山区,分布集中.形成条件大致相近,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其诱发因素主要是地震和降雨。人类经济活动如筑路、修建水库和露天采矿等也日趋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发展.并且地质灾害活动有逐年加重之势。本文分析了其发育特点、形成条件及发展趋势.为全面认识灾情状况,制定区域减灾规划及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0.
在本文中,黄海北部是指山东高角和长山串联线以北并向西延伸至辽东海湾的这一海区(见图1)。这海区呈哑铃形,并被渤海海峡分成两部分。东部呈椭圆形,长轴约220里(每里约等于1.85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