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132篇
海洋学   30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勘探实践表明,渤南洼陷与孤北洼陷结合部沙三段油气聚集颇丰。大量实钻资料分析认为,该区沙三段中亚段砂岩储集层属阵发性近源浅水浊积扇沉积;油气控制因素为岩性变化和断层遮挡;油气分布规律在纵向上表现为下部较上部油气丰度高,横向上以中扇含油性最好,向外扇油气丰度变低,内扇无油气显示。  相似文献   
72.
环渤海沿岸,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560~916mm,由于丰枯年降水量相差3~5倍,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60%~70%集中于汛潮7~8月),以及两个半岛地区河流短小,蓄水能力差等原因,形成本区地表径流偏小(年径流深度仅为50mm~200mm)的特征。淡水资源主要视鸭绿江、辽河、大小凌河、六股河、滦河、黄河等水量的多寡决定丰欠。沿海地下水缺乏,尤其大城市超采地下水,形成大范围降落漏斗,局部地区地面沉降,甚至出现海水入侵等严重后果。据计算,全区多年平均自产天然水资源总量为971.3×108m3,人均和耕…  相似文献   
73.
基于重庆市境内长江航道雷达站拍摄的雾天气过程影像资料,利用K最近邻、支持向量机、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等机器学习算法,对无雾和5类有雾天气个例进行图像识别训练,构建雾图像识别模型,并检验了识别准确率。结果表明:机器学习能够有效识别雾图像,随机森林算法的识别效果优于其余3种算法。对于能见度超过1500 m的无雾天气,模型的识别准确率为100%,对于能见度在1000—1500 m范围内的轻雾、能见度低于50 m的强浓雾,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在90%以上,对于能见度在50—1000 m范围内的雾、大雾和浓雾,识别准确率超过70%。  相似文献   
74.
邱飞  绕仕吉 《贵州气象》2006,30(2):25-26
通过对册亨县年积温变化状态的分析,得出一些气候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75.
对冲绳海槽中段DGKS9603孔134个样品(孔深0~481cm),测试了18种常、微量元素,对该柱样的29个样品(孔深0~488cm)进行了REE测试。对采自长江三角洲的CYm柱样和黄河三角洲的S3柱样中的晚更新统的5个样品进行了常、微量元素和REE测试。分析表明,冲绳海槽中段在全新世、末次盛冰期和末次间冰期的沉积物均以陆源物质为主,生物沉积为次。末次盛冰期以陆源硅质碎屑沉积的大量增加为特征;全新世生物沉积量有较大的增加;末次间冰期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但较全新世更富陆源物质。冲绳海槽的物源演化受末次冰期的影响,具有阶段性。对比冲绳海槽与长江和黄河物源的地球化学参数,包括REE、稀有元素、惰性常、微量元素,判识出末次盛冰期冲绳海槽的陆源物质,具有长江源的物质属性,沉积物可能主要来自古长江。  相似文献   
76.
胶东半岛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边缘内侧 ,是地壳长期稳定缓慢隆起地段 ,区内地质构造发育 ,大部分温泉出露在背斜核部 ,NE、NNE向与NW、NNW向断裂交汇处。地热系统属中低温深循环对流型 ,略为偏高的大地热流是其主要热源 ,地表水是地下热水的补给水源 ,地下水通过发育在花岗岩和变质岩中的断层或断裂破碎带 ,下渗和深循环对流 ,在径流过程中不断吸取围岩热量成为热水 ,沿断裂上升过程中 ,与地下浅部裂隙水混合而成为化学成分各异 ,温度高低不等的温泉水  相似文献   
77.
在利用重力测量结果研究地壳垂直运动时,重力-高程因子的确定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提出利用多期复测水准网与重力网动态联合平差的方法,同时求解地壳垂直运动速率和重力-高程因子。利用此方法对北京地区1983-1991年的水准和重力复测结果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两类不同观测值的权比配置是恰当的,平差模型是正确的、重力-高程因子的分布符合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78.
79.
本文运用可靠性理论,通过可控性数值和未被发现的粗差对平差未知数影响的向量长度,分析了重力网的可靠性。根据优化设计原理,建立了重力网观测精度与经费的关系式。讨论了在一定经费范围内的重力网二类优化问题,认为在一定经费指标下,可以通过改善观测方案来加强网的可靠性。最后应用本文的方法对沂沭带中、北段的安丘重力网进行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