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从家庭消费视角,通过对广州3个不同区位类型社区的问卷调查,从交通出行、家庭能耗、垃圾消耗3个方面分析其碳排放的特征,并对不同社区的碳排放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郊区社区家庭碳排放量最高,城乡结合部家庭碳排放最低,市区社区家庭碳排放量居中,社区用电的碳排放量最高,最后分析了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42.
论珠江三角洲与外围地区的互补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拉昌 《热带地理》2002,22(2):161-165
互补性是珠三角洲与外围地区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基础。文中从资源、产业及商品交流的角度,全面分析了珠江三角洲与外围地区的互补性关系,并指出要充分利用这种互补性关系,加强区域要素的交流与合作,走区域整合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3.
分析环南海经济圈有关条件,建立环南海经济圈可增加该地区的经济实力,扩大共同市场,提高整体效应,成为世界第四极,探讨其作为我国实现亚太经济战略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44.
现代物流经济与经济地理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济地理学应由重视经济过程的产生和消费,转向重视整个经济过程的研究,尤其要注重过去一直在我国被忽视的流通领域的研究。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是流通领域的一次革命。经济地理学应积极参与现代物流经济研究,主要包括:创建物流地理学;从全球供应链的理论出发,深化生产区位理论;加强物流产业及地域系统的规划研究;充分考虑物流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更新区域发展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45.
"两栖"发展战略与珠江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拉昌 《热带地理》1998,18(2):147-15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海洋科技的发展,海洋将迅速成为人类的活动空间,世界发展空间将逐步由“陆栖”转向“海陆两栖”,珠江三角洲具有丰富的海洋国土资源,为此必须实施“两栖”发展战略。“两栖”发展战略的实施将促进珠江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6.
极化效应、新极化效应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持续发展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吕拉昌 《地理科学》2000,20(4):355-361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实施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吸引了国内、国外大量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形成了以劳动力密集产品为核心的极化效应,在极化效应的有力推动下,20年来,珠江三角洲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成就。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发展中问题的出现,珠江三角洲极化效应明显减弱,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经济进入调整期。珠江三角洲20年的发展已积累了相当的  相似文献   
47.
基于城市创新职能的中国创新城市空间体系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吕拉昌  李勇 《地理学报》2010,65(2):177-190
基于问卷、访谈及统计数据资料,采用因子分析、数学建模等综合分析方法,以知识经济下城市创新职能及城市体系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中国城市的创新格局、网络、等级体系及城市的创新联系,研究表明,中国创新城市体系空间格局形成以上海、北京为顶级城市的五级塔型城市体系结构,东部沿海城市在中国创新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省会城市及经济强劲的城市一般成为区域性的创新中心。中国创新城市体系受城市创新规模、城市科研规模与效率、城市创新潜力因素、城市创新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城市间合作论文数量来测度城市之间的创新联系,结果表明,北京在知识传播和知识合作创新中的处于中心位置,高层级的城市在知识传播与合作中明显比较高层级与中层级以及低层级城市多,省会城市及经济实力强劲的区域中心城市在知识传播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比较城市主义是城市研究重要的思想与方法。对比较城市化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阐述了比较城市主义从兴起、盛兴、衰落到复兴的历程,并着重分析了比较城市主义的理论视角,包括全球城市网络的比较视角、多层次多尺度的比较视角、全息分析的比较视角、历史比较视角等。比较城市主义的复兴具有必然性,比较城市主义对理解城市的本质以及通过比较明确各国、各地区的城市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比较城市主义的发展前景广阔,但实际操作中,未来比较城市研究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这种研究方法对确立中国城市化的路径与模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
通过比较中美两国的城市化,分析边缘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动因,从城市边缘空间演变、城市化发展动力和政府政策引导作用3个维度阐述边缘城市的产生,界定边缘城市的概念。从经济发展阶段、城市发展波段、人口与城市化、交通方式和土地政策等方面探讨了边缘城市理论在中国的适应性。目前中国的城市形态中并没有出现所谓的"边缘城市",边缘城市理论不适宜解释中国城市的发展,但对我国城市规划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0.
知识创新是城市创新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结合知识创新的多学科研究内容,从城市地理学城市职能的视角,构建了城市知识创新职能的测度框架并分析其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结论如下:(1)城市知识创新职能是以内在知识存量和外在实践条件为基础,以满足人类新时代生存和发展需求,在知识创造、知识传播及知识应用过程中所承担的任务和所起的作用,测度维度包括职能规模、职能强度、职能尺度和职能活力;(2)中国城市知识创新职能发展水平不均衡,知识创新职能突出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及中西部少数发达地区,形成以京津、长三角、珠三角、陕成渝和中部武汉合肥为四顶点和中心的菱形知识创新结构,根据Jenks自然断点法划分为国家级、区域级、地区级和知识创新发展型城市;(3)城市知识创新职能空间分异特征同时受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各因素共同影响,其中经济环境、对外开放环境和文化环境与其他因子交互解释力最强,是影响城市知识创新职能发展的主导因素。未来中国应全方位提升城市的知识创新职能,充分考虑城市自身知识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制定适合城市知识经济发展的政策与措施,强化人文社会因素在城市知识创新职能建设中的主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