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59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162篇
海洋学   67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城市内部居住环境评价的空间分析——以佳木斯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内部居住环境质量进行定量研究是目前城市研究的热点之一。运用GIS、网格计算和空间数据自相关模型结合的方法对佳木斯市进行实证研究。利用ArcMap平台将研究区域划分成若干相同大小元胞(cell),以元胞为单位进行各种统计运算。以居住环境满意度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建立属性数据库,并与元胞建立拓扑关系生成空间—属性一体化数据库,作为评价的基础,分别对居住环境的主要构成因子:利便环境、周边环境、文化环境进行了评价。通过空间自相关模型对评价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探索性分析,发现居住环境是在空间分布形态上相应地表现出整体上的趋同性和局部的差异性。并从空间相关联的角度出发,对研究区域提出了空间布局和规划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2.
北极地区20世纪温度变化趋势的不确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极作为地球的冷源之一,对于地球气候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和总结北极地区器测数据和模拟集成结果,以及最近2 000 a来的温度记录,得出如下结果:1)格陵兰冰盖表层大气温度记录显示,20世纪存在1923—1965年和1994年—至今2个相对温暖时段,且前者更为温暖,温度变化幅度远大于北半球的平均温度.2)北极地区20世纪温度上升是客观存在的,其夏季温度和年平均温度呈现一致变化,未发现明显的温度异常信号.3)定量重建的古气候记录显示了北极地区20世纪升温的特征,但不同记录揭示的升温幅度存在差异.与器测结果不同,多条重建记录未能揭示自1994年至今的升温阶段,反映了古气候载体对气候响应的复杂性,揭示出北极地区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存在不确定性.在全球变化备受关注的背景下,北极地区对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在做出明确结论之前,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103.
CO2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的观点尚有辩驳的余地.目前CO2是否为气候变化的驱动力还在争论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讨论驱动力的变化应该从加速度也就是增长率的角度来深入.从增长率的角度来研究,可以发现CO2增长率(12月减1月)与温度增长率(年均温度之差)的波动节奏一致,但是温度的增长率没有明显的长期趋势,而CO2增长率长期持续升高,表明两者驱动力有些关联又有些区别.计算表明CO2在长期的地质历史时期以及短尺度的现代变化中都落后于温度的变化,它不是温度变化的驱动力而是产物.CO2的增长率的表现可以理解为自然和人为2种作用力的合力作用的结果,前者保证了它与温度的年际节奏一致,后者提供了长期趋势的变化.线性回归的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排放的CO2对大气的CO2的贡献率为48.4%.  相似文献   
104.
在阿拉斯加的Anchorage,使用水平定向钻机(HDD)在房屋与公路主干道下面安装一根虹吸管直到湖的底部,利用虹吸作用来控制湖水的水位,完成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湖泊水位控制和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105.
在美国阿拉斯加的Anchorage,使用水平定向钻机(HDD)在房屋与公路主干道下面安装一根虹吸管直到湖的底部,利用虹吸作用来控制湖水的水位,完成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湖泊水位控制和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106.
关于环境地球物理学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分析了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世界及我国的环境状况,世界范围的环境问题对地球科学提出了的和带来的机会。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环境地球物理学的对象及研究方向。提出水资源的污染监测及水源保护应例为环境地球物理学的优先领域。  相似文献   
107.
应用气象、空气质量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和地理信息,对比分析了2018年北京两次重污染沙尘天气的成因、传输特征及影响要素等。结果表明:两次过程的沙尘源地均为蒙古国,但3月28日沙尘天气由蒙古气旋引发,传输出现折向,以东北和偏东两条路径输送入京,5月28日沙尘受低涡和发展的低压冷锋影响,为典型的西北传输路径;高空的引导气流与低层冷空气的强度以及地形是导致沙尘传输出现显著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高空为偏西气流,低层冷平流较弱,受到山脉的阻挡,沙尘气团东移至地势较低的区域后,在气压梯度力的驱动下传输方向发生转折,以偏东路径绕流进入北京;高空的偏北气流和低层冷平流较强,沙尘气团可直接翻越山脉从西北路径入京,沙尘粒子的运移高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08.
109.
试论腾冲地区外生铀矿的成矿机制与富集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板块间缝合带断陷盆地花岗岩碎屑沉积型铀矿有广阔的远景,过去三十多年,腾冲地区铀矿资源的勘探开发已产生了一般性小型地下开采、露天开采的矿山,以至中型露天开采,“封闭式”采、选、冶──地下浸出试验的企业。本文以腾冲地区某铀矿区矿化实例为根据,论述外生铀矿床的成矿机制与富集规律,即特定的地质背景、沉积过程,充分并交替进行的氧化、还原、吸附、渗滤作用。这实际是一套外生铀矿床的“地球化学盆”模式。深入研究这套模式,有助于区域内寻找与开发铀矿。  相似文献   
110.
320米气象塔的自动遥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重点介绍北京320米气象观测塔上进行平均场垂直梯度测量的自动化设备,并介绍各层安装的风向、风速、温差以及地面温度仪等的性能。塔上大量数据输入两种自动化处理系统。一种是将各层平均风向、平均风速、温差以垂直廓线的形式记录在电子电位差计上;另一种是将上述瞬时资料以及其它快速感应信号送入DJS-130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