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77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31.
赤潮的研究和预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赤潮灾害对我国沿海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海洋生态环境也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威胁了滨海旅游业的发展。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赤潮灾害,防治赤潮灾害,本文对赤潮灾害的特点进行初步研究并总结了目前使用的赤潮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32.
渤海海冰热力过程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渤海海冰的生消漂移规律,以及对海冰数值模式延长预报时间、增强预报时效的要求,本文推导了与之相适应的海冰热力学过程的数学描述。并在考虑海冰中短期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对太阳短波辐射、净长波辐射及海洋热通量,提出以日平均量代替一个时间步长内的平均来进行处理的方法。个例研究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模拟能力,这为海冰数值预报延长预报时效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33.
季晓阳  吴辉碇  杨学联 《海洋预报》2005,22(Z1):167-171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面风场数值预报的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34.
吴辉碇  申绍华 《海洋学报》1988,10(4):419-436
用湿静力能和总合水量方程代替位温方程,采用Lilly的修正形式卷夹方程,并考虑水平流场作用,建立了包括水汽、液态水和辐射的湿混合层模式,研究定常条件下混合层厚度、云底高度、混合层内各物理量以及它们的湍流通量对各种参数和外参数的响应,并利用此模式,采用AMTEX'75资料研究东海上大气混合层的热力结构和各物理量随海面温度、大尺度散度等的变化规律,并与加利福尼亚沿海大气混合层的一些特性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5.
1.概况 芬兰海洋研究所是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政府研究机构。作为芬兰科学学会的研究单位,创立于1898年,从1918年开始成为政府研究机构。现在是隶属于工贸部。因此,它具备有双重特性,类似于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即一方面进行海洋学各个领域的基本理论研究,另方面从事应用研究,开展为航运,港口,航行规划以及其它政府机构的海洋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36.
本文应用ECOM模式,设计1个控制试验,研究理想河口环流和盐水入侵的动力过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盐水入侵产生盐度锋面,在锋面处底层存在着向陆的密度流,为保持断面上质量连续,上层的流速趋于增大;近口门附近底层流有偏南分量,表明有横向环流存在.在口门外因斜压和底形的作用,产生明显的上升流.盐水入侵在空间上具有不对称性,高盐水位于北岸的下层.在拦门沙上游出现上下2个相反方向的横向环流,而在口门处只出现1个顺时针方向的横向环流.从动力机制上分析了盐水入侵的空间不对称性和横向环流的产生.  相似文献   
37.
一九八一年七月三日下午三时四十分,梧州市受到了一次飑线大风的袭击。瞬时最大风速达23.1米/秒,估计江面风力可达十一级或以上,这场大风,破坏力极大,一艘在江中锚泊的100吨起重船,被大风逆水吹走了六十米远。继而把一条《平乐镇102号》船压坏。陆上数株胸围为127厘米的大树被风吹折,当天中午我们增加了一次特殊的大风广播。在大风来  相似文献   
38.
本文利用地转风关系及运动方程作为动力约束条件,对初始风场及高度场进行了调整。在调整场与实测场均方差最小,总平均动能损失也最小的条件下选择了权重因子。还成功地进行了局部风场“嵌入”即所谓“窗户”区试验。对于变分约束对扰动的影响作了初步的探讨。最后还做了24小时预报并与地转初值预报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9.
The Arctic vortex is a persistent large-scale cyclonic circulation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troposphere and the stratosphere. Its activity and variation control the semi-permanent active centers of Pan-Arctic and the short-time cyclone activity in the subarctic areas. Its strength variation, which directly relates to the atmosphere, ocean, sea ice and ecosystem of the Arctic, can affect the lower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the weather of subarctic area and even the weather of middle latitude areas. The 2003 Chinese Second 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 experienced the transition of the stratosphereic circulation from a warm anticyclone to a cold cyclone during the ending period of Arctic summertime, a typical establishing process of the polar vortex circulation. The impact of the polar vortex variation on the low-level circulation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some scientists through studying the coupling mechanisms of the stratosphere and troposphere. The impact of the Stratospheric Sudden Warming (SFW) events on the polar vortex variation was drawing people's great attention in the fifties of the last century. The Arctic Oscillation (AO), relating to the variation of the Arctic vortex, has been used to study the impact of the Arctic vortex on climate change. The recent Arctic vortex studies are simply reviewed and some discussions on the Arctic vertex are given in the paper. Some different views and ques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0.
本文从干混合层模式数值试验所得各种平均要素,厚度以及其它物理量的变化分析讨论了混合层的一些基本物理特性。并利用Wangara资料进行一些比较和试验。本文目的试图建立一个合理的混合层预报模式,并探索一种适合于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