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29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31.
冲绳海槽中段广泛发育基性至酸性火山岩岩石系列 .各类火山岩的平均Sr同位素87Sr/86Sr分别为 0 70 4749,0 70 5 0 6 2 ,0 70 8771,0 70 4840和 0 72 0 30 1;平均Nd同位素比值143 Nd/144 Nd分别为 0 5 12 82 0 ,0 5 12 6 73,0 5 12 413,0 5 12 72 9和0 5 12 0 34 .Sr,Nd同位素比值完全落在MORB岩浆和流纹质岩浆二端员混合的理论双曲线上 .推断冲绳海槽中段不同类型的火山岩是在海槽地壳形成和演化的不同阶段 ,MORB岩浆同化了早已存在的壳源物质而产生的流纹质部分熔体以不同比例与MORB混合而后喷发的产物 ,揭示了冲绳海槽正从大陆裂谷进入海底扩张阶段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从区域补偿和实验均衡出发,导出了上部负载和下部负载相关时理论均衡响应函数的计算公式,计算了弹性板有效厚度不同以及上部负载和下部负载的比例不同时的理论均衡响应函数曲线,并对曲线形态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33.
多波束测深声纳系统引进的选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国内首家引进浅水多波束系统的技术人员,就多波束系统的选型问题,从系统的应用目的、设计原理、精度要求、稳定性、可靠性、抗干扰能力、工作效率、整体配置的合理性和配套性、软硬件的支持强度和功能、售后服务和性能价格比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供国内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34.
冲绳海槽西部陆坡地震相模式与沉积体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对冲绳海槽西部陆坡上两个航次(95航次和99航次)共计2000多公里的单道地震资料进行分析和解译,对斜坡沉积环境下沉积体系发育、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冲绳海槽西部斜坡环境下,上新世以来的沉积层均不同程度的变形和错动;b)存在两种斜坡相地震反射模式——退覆模式和叠覆模式,这两种模式都反映了冲绳海槽西部陆坡得到充足的沉积物供给;c)斜坡环境下主要发育陆架边缘三角洲、重力流沉积和水道充填等沉积体系;d)沉积层发育特征表明,冲绳海槽西部陆坡具有北段坡度缓、沉积物供应丰富、构造相对不活跃,中段坡度陡、沉积物供应充足、构造活动强烈,南段坡度陡、沉积供应相对较少、构造和火山活动十分强烈3种主要沉积环境。西部陆坡的沉积特征也揭示了东海陆架向陆坡提供了大量碎屑沉积物质。  相似文献   
35.
两种不同类型大陆边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年10月-1987年5月,中国第三次南极考察暨首次环球科学考察的实测重力资料表明,太平洋型活动陆缘重力异常面貌复杂,空间异常变化剧烈,处于极度不均衡状太民。用sinx/x法反演了 莫氏面深度,利用水层和地壳引起的垂直引力之和与实测的空间异常之差反演了软流层顶界的深度。  相似文献   
36.
东海陆坡不同类型海底峡谷的分布构造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7-2001年在东海海域获得的多波束全覆盖测深数据和收集的部分高分辨率单道地震剖面,对东海陆坡海底峡谷的地形要素,如长度、弯曲度、平均坡度、剖面特征、头部和末端的水深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统计.根据平面形态将海底峡谷划分为3种类型:直线型、蛇曲型和树枝型.海底峡谷主要分布于中段和南段的东海陆坡之上,平面形态特征总体上自北向南趋于复杂(直线型→蛇曲型→树枝型),规模逐渐增大,不同平面类型代表了峡谷不同的演化阶段.峡谷的分布格局和变化趋势主要受控于冲绳海槽扩张背景下的构造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