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9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灾害易发性预报是提高灾害防控能力的第一步。针对位于云南省内的金沙江流域因地势险峻、生态环境脆弱,加之近年来人为活动增多已成为地质灾害高发区的现状,本文以金沙江德钦至华坪段滑坡灾害为例,运用Maxent和随机森林两种机器学习模型对滑坡空间分布作归因与预测,并对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Maxent模型,AUC值为0.72。  相似文献   
12.
湖泊面积的变化能反映区域环境和气候的变化,对研究区域的气候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在RS、GIS技术的支撑下,以MSS、TM、ETM+、OLI遥感影像,彩红外航片,Quick Bird、World View-2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专题资料和其他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利用膨胀型和腐蚀型算子的边缘检测算法提取抚仙湖1974、1977、1987、1993、1996、2000、2001、2002、2004、2005、2006、2009、2012、2014、2015年共15个时段的湖体边界,计算其面积,并分析抚仙湖岸线和面积的时空变化特征;最后,结合流域的气象、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岸线和面积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得出其主要驱动因子并构建其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时间尺度上,1974年以来,抚仙湖岸线和面积的变化趋势都是增大-减小-再增大,2009年以后都在减小,且幅度较大,变化强度明显增强。(2)空间尺度上,40年来,抚仙湖在各个方向上都有萎缩和扩张,变化趋势复杂,总体重心往南偏移。(3)灰色关联分析显示人为和自然因素与岸线和面积变化的关联度都在0.6以上,表明抚仙湖湖面变化是耕地、建筑用地、植被覆盖以及气象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年平均气温与岸线和面积的关联度分别达到0.935和0.993,表明年平均气温是引起湖面变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3.
以元阳县攀枝花乡阿勐控村哈尼梯田灌溉制度为例,应用公共池塘资源管理理论,结合案例研究与文献研究,分析哈尼梯田灌溉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特点及其可长期延续的原因。研究发现,哈尼梯田灌溉制度长期可持续的原因在于:(1)哈尼梯田灌溉系统与管理高度适应当地自然和社会环境;(2)通过沟长—(水利委员会)—用水农户的层级制管理组织,责任明确;(3)通过“木刻分水”的分配体系,建立了权利与责任对等的灌溉水资源分配制度,保障了灌溉系统运行所需的劳动力与资金投入;(4)沟长负责、全体参与的运行机制,实现了低成本但有效的监督与制裁体系,减少“搭便车”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