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75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9篇
  1987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41.
基于广西区域测震台网测定的1970年以来地震事件,采用震级-序号法、MAXC方法以及GFT方法分析MC时间演化特征,运用EMR方法研究MC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测震台站数量增加和布局优化,广西及邻区地震监测范围和震级逐时段明显增强,且MC值整体下降。时间序列显示,广西及邻区MC值在1970~2007年为2.0~2.5,2008~2016年为1.8~1.9,2017年后降至1.4~1.8。不同时段桂西、桂东南及桂北地区MC空间不均匀性较为显著,桂西地区MC较小,桂东南地区次之,桂北地区最大;2008年后,桂西地区MC为0.6~1.6,桂东南和桂北地区为1.8~2.0。  相似文献   
142.
营潍断裂带走滑构造特征、演化及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营潍断裂带位于渤海湾,是郯庐大断裂的北延段.由于受早期NW向断裂分割构造块的影响,营潍断裂带可分为走向和构造特征有显著差异的北、中、南三段,其走滑构造特征表现的非常明显,形成了一些特征性的伴生构造.断裂带的深部结构呈现出典型的平移断层性质,已切穿莫霍面乃至岩石圈,成为地幔热物质上涌或基性物质上涌的通道.通过综合分析区域板块构造演化、沉积盆地发育和岩浆活动特征,将营潍断裂发育演化历史归结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J3-K1)左行平移期、晚白垩世-始新世(K2-E2)伸展拉张期和渐新世以来(E3-Q)右行平移期三个阶段,并就其动力学机制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3.
吉林省大阳岔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斌  姜建军 《吉林地质》1999,18(3):54-60
大阳岔金矿床产于太古界龙岗群高级变质岩系中的石英脉型金矿床,金矿化与黄铁绢英岩化关系密切,本文着重论述了矿床的矿体,矿化及矿石特征,进而探讨了该矿床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44.
周斌  杨柏林 《贵州地质》1999,16(1):80-83
PAMPAGIS是一个基于Windows^TM环境,具有同时支持矢量和栅格数据格式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它由MAPPER,ANALYZER,TOPOGRAPHER,MODELLER等十大模块组成,提供了全面的GIS功能,其友好的界面,开放性操作以及全面分析和建模能力使其成为微机平台上较为优秀的辅助决策工具,相信PAMAPGIS将在贵州省自然资源,环境和土地管理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5.
贵州省土壤信息系统(GSIS)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讨论了在PAMAP GIS(V4.2)支持下,贵州省土壤信息系统(GSIS)空间数据库的设计、构建、功能及应用。该数据库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基础地理信息。如数字高程的模型(DEM)、行政区划、交通网络等;2)GSIS专题信息。包括土壤类型、理化性质、土地利用、农业气象等;3)统计数据。主要有社会经济概况及历史灾害等。GSIS空间数据库可以提供空间及属性数据查询、不同数据格式间的相互转换、土地  相似文献   
146.
金花  张鹏程  周斌 《内陆地震》2023,(2):121-127
运用双差定位法对2022年3月17日新疆皮山MS5.2地震及254个余震序列重新定位,结果显示:(1)皮山MS5.2地震重定位结果为36.025°N,77.839°E,震源深度为17 km。(2)皮山地震的破裂沿断层向WS向迁移,破裂区能量释放较为充分,序列主要呈NE或SW向分布。(3)皮山MS5.2地震主震发生在天神达坂断裂的北侧,其余震大多数分布在主震南侧。由定位结果判断发震构造是近NE-SW向的隐伏断层,断层破裂不均匀且深部破裂尺度较小。  相似文献   
147.
按照高信噪比和计算要求,从 2006—2013 年广西龙滩水库地震台网的10个子台记录到的龙滩库区近场数字地震波形中挑选出 3 822 条三分向记录,经滤波和消除环境噪声后,采用Sato单次散射模型,计算了地震波传播路径上的尾波Q ( f )值,对Q ( f )与频率f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拟合,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了库区尾波衰减的时空特征. 结果显示,龙滩库区总体呈低Q0值和依赖性指数η较高的特点,这两个参数值均低于浙江珊溪水库,与其地震活动程度高于后者的事实相一致。尾波Q值的空间分布显示,周围小震密集分布的台站和历史地震活跃地区的台站的Q0值低于相对于周围小震分布稀疏的台站的Q0值。库区尾波衰减参数与尾波采样体之间的关系显示,采样深度越深,尾波参数Q0值越低,因此认为该区域可能存在深部高衰减层。衰减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过程表明,蓄水后地震尾波衰减参数仍主要反映了库区原有地壳内部介质的非均匀性和地震波吸收特性,库区地壳介质特性无显著变化,但局部敏感点有所调整。   相似文献   
148.
149.
收集广西北流5.2级地震序列波形和震相资料,采用结合波形互相关技术的双差定位方法对北流5.2级地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采用CAP方法反演了北流5.2级地震震源机制。结合地质调查、地震烈度、地震精定位等结果,探讨了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结果显示,北流5.2级地震序列呈北西向优势展布,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6~9 km。震源机制为走滑型,NWW向节面为可能的地震破裂面,初步推测NW向的米场-石窝断裂为发震断裂。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