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98篇
测绘学   118篇
大气科学   85篇
地球物理   61篇
地质学   309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10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31.
本文通过用GPS RTK技术对市区一级导线点的检测分析,得出了采用GPS RTK技术进行一级控制测量是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732.
应用静态箱/气象色谱法对南亚热带3种森林土壤地表CO2排放通量的季节动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规律进行了2年的连续观测,结果表明: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马尾松针叶林(S+L)CO2年排放总量分别为3942.2,3422.36和2163.02 gCO2.m-2·a-1,并且3种林分具有相同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排放高峰均出现在6~8月,这期间的土壤CO2排放量占全年排放总量的35.9%,38.1%和40.2%:不同森林土壤CO2排放过程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有明显差异,具体体现在针叶林(PF)对温度变化的响应较阔叶林(BF)和混交林(MF)敏感,Q10值较大,而且CO2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幅度较大,表明结构单一的森林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较差;3种森林土壤CO2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Ts)、土壤含水量(Ms)和空气压力(Pa)均呈显著相关;但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空气压力对森林土壤CO2排放通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基于经验模型,以土壤5 cm处温度和土壤含水量两个指标可以分别说明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土壤CO2排放通量变异的75.7%,77.8%和86.5%,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受水分胁迫的土壤或干旱或半干旱土壤CO2的排放过程.  相似文献   
733.
文章首先研究从早期城邑到现代城市的经济功能演替、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然后应用实证的方法,以我国经济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变化最快的深圳为例,研究其改革开放后经济功能演替、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密度的变化对外部空间形态演化及内部空间结构重组的影响。以期探求现代城市经济功能演替与空间结构之间的相互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734.
735.
美国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认为需要有一个全国性的格网系统,并于2001年制定了美国国家格网标准。详细介绍了美国国家格网,对其在基于位置服务和地理信息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总结了美国国家格网的特点,指出了美国国家格网对我们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36.
尚学伟  李维平 《探矿工程》2003,30(6):19-20,30
通过若干工程实例数据,分析了水泥搅拌桩降低场地液化势的机理及置换率与处理效果之间的关系,并阐述了该处理方法在设计、施工、检测方面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37.
文章评价了河南铝土矿资源的开发条件,用系统工程方法,反馈机理和耗散结构观点分析了铝土矿资源开发系统的运行机制,提出了铝工业发展战略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38.
针对台站地电观测外线路在非观测期间遭到破坏或失窃不易被及时发现的情况,研制了JKY-1地电外线路断线实时监控报警仪,并对该仪器的性能特点、设计思路、电路原理及发展前景和作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739.
为促进中国大气臭氧高空探测业务化进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联合组织了对国产GPS数字化大气臭氧探空仪(GPSO3)和芬兰Vaisala 公司产大气臭氧探空仪(Vaisala)主要技术性能的比对。现场平行施放比对于2002年1月在北京进行,共施放了7对臭氧探空仪。对两类大气臭氧探空仪现场平行施放比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两种臭氧探空仪所获得的大气中臭氧浓度随高度的变化特征之间有很好的一致性。在12~27 km高度范围内,两种探空仪臭氧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平均在10%以内,而在10 km以下和27 km以上,GPSO3探空仪的臭氧测值偏高。本文介绍了比对方法,分析了两类探空仪对臭氧廓线某些特征值的比对结果并讨论了平行施放比对时气球升速的差异可能对臭氧测值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0.
永嘉下浦大桥所处地理条件复杂,桩位受潮水影响严重并处在陡坡的基岩上,且嵌岩比较深,提出了如何选择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钻孔机具等,特别介绍了在陡坡处嵌岩深桩的具体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