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3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201篇
测绘学   75篇
大气科学   225篇
地球物理   168篇
地质学   579篇
海洋学   99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79篇
自然地理   18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5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应用煤岩学与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两种不同还原型腐殖煤的成烃潜力,较强还原型腐殖煤富含荧光镜质体,具较强的荧光性、较高的H/C原子比、较多的氯仿沥青和总烃、较大的热解生油潜量和较高的液态烃产率,均显著区别于较弱还原型腐殖煤。可见,较强还原型腐殖煤比较富烃,具有较高的成烃潜力,特别是生成液态烃的潜力。  相似文献   
992.
复杂岩体结构的几何描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产状、大小、密度、位置、间距、、张开度和终止特性等方面介绍了不连续面几何特征分解研究的方法和成果,旨在使不连续面几何描述定量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993.
中更新世以来中国东部六次海侵及其天文气候学的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中更新世以来(在过去的73万年内),中国东部地区曾发生过六次海侵。如果考察该期间全球各地各季所获得的太阳辐射量,那么上述六次海侵的时期恰好都是全球所获得的、北半球冬半年的、平均的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多的日时期,亦即气候较暖的时期。因为后者是地球轨道三要素(黄道倾斜、偏心率,岁差运动)自然变化的产物,故中国东部的海侵活动归根到底是地球轨道自然变化的结果之一。  相似文献   
994.
首次对广西沿海文蛤的生态环境及其与资源分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水域水温、pH、溶解氧适宜,营养盐含量居中,但在丰水季节,径流影响较大的断面盐度明显偏低,对文蛤的繁殖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在贝类养殖比较集中的营盘近岸海域,富营养化和污染程度较严重,径流影响较大的断面次之;水环境因子对文蛤资源量的影响,以潮间带水域影响较大,潮下带水域影响较小;底质类型以砂—粉砂—粘土混合型的文蛤资源量较高,细砂型次之,中粗砂型较低。  相似文献   
995.
本文从传感器检定时如何保证准确地测量其输出信号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过去几年我国检定MAREX浮标传感器工作中在测量方面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为解决这些问题而研制的“HJF1-1型浮标传感器检定用测量装置”的工作原理、基本组成和设计思想,并列举了两个实例比较不同测量、计算方法对检定结果的影响,从而提出了在海洋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传感器检定工作中一个值得注意的普遍性问题。  相似文献   
996.
Introduction Due to the joint influence of hydrodynamics and the impacts of biological and human activities,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heavy metals in the coastal sediments becomes rather complicated. The question has raised attention from the world geocommunities since the 1970s. During the past 30 years, a lot of data have been accumulated [1-7]. The study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ea bottom sediments began in the 1980s in China [8-13]. It includes the study of sources, occurrence, depositi…  相似文献   
997.
斑海豹的生殖和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海豹(Phoca vitulina largha Pallas)在系统分类中,隶属于鳍脚(Pinnipedia)、海豹属(Phoca)。是1811年由帕拉斯(Pallas)定名的。早在1119年,我国宋朝名医寇宗奭就在《本草衍义》一书中,对我国斑海豹的产  相似文献   
998.
国家“八五”期间天然气攻关项目成果交流会于1993年11月17日在广东湛江南海西部石油公司降下帷幕,为期5天的会议总结了三年来项目科研工作,评价交流了项目科研成果,同时评选出优秀成果予以奖励,并对今后一段攻关工作做了部署。  相似文献   
999.
庐枞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的起源、演化及形成背景   总被引:54,自引:32,他引:22  
庐枞中生代火山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断陷带内,地处扬子板块的北缘.庐枞盆地内火山岩分布广泛,为一套包括粗玄岩-玄武粗安岩-粗面岩的富碱橄榄安粗岩系,划分为龙门院、砖桥、双庙和浮山等四个喷溢堆积旋回.盆地内火山岩浆活动起止时间约为136~124Ma,均为早白垩世火山活动.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庐枞盆地4个旋回火山岩岩浆具有同源关系,源于性质接近于EMI型富集地幔的交代地幔;各旋回火山岩岩浆演化过程中存在结晶分异作用,同时还受到了一定的地壳物质混染;火山岩由早到晚(龙门院旋回→砖桥旋回→双庙旋回→浮山旋回)具有向高钾、负Eu异常增强、结晶分异作用增强、岩浆分异程度增高方向的演化规律;庐枞盆地早白垩世存在由挤压-拉张过渡背景转为典型张性背景的构造转换,转换时间约为130.5Ma左右,龙门院、砖桥旋回火山岩形成于挤压-啦张过渡的构造背景,双庙、浮山旋回火山岩形成于典型的拉张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000.
奉光泽 《四川测绘》2008,31(6):260-264
本文围绕如何提高GPS高程拟合精度进行分析,对GPS高程拟合模型的优选以及模型参数的优选进行了讨论,并以实例来验证了模型优选方法对提高拟合精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