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109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区域地震范围的宽频带理论地震图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一种计算区域地震范围宽频带理论地震图的快速算法.对于层状地球介质模型,使用广义反射、透射系数矩阵和离散波数积分方法计算理论地震图.为了减少计算时间,改进了Filon波数积分方法,并用它来计算波数积分.数值模拟表明,在计算震中距为300km的理论地震图时,计算速度提高了1倍.  相似文献   
102.
本文利用近场理论格林函数反褶积的方法计算土层的地震反应.解答中包含了产生地面运动的各种反射、透射和转换波震相,也计入了土层与基底介质的相互作用.将计算的土层响应与已获得的近场加速度记录褶积,可算出不同土层场地上垂直向和水平向三分量的地面运动.文中利用1982年卢龙地震的近场加速度记录,检验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3.
104.
用P波波形资料反演中强地震地震矩张量的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给出了利用不同震中距范围(3°-90°)的长周期P波记录资料,通过波形拟合和反演确定地震矩张量的方法.在求解过程中,不引入矩张量的迹为零这一约束条件.有6个独立分量的地震矩张量解可分解成各向同性部分、最佳双力偶和补偿线性矢量偶极.文中给出了发生在中国的5次6级以上地震的地震矩张量反演结果,表明在一些地震的震源过程中存在不可忽略的体积变化.  相似文献   
105.
本文提出一种结合广义射线和有限差分理论而形成的混合方法(以下简称混合方法).在介质均匀区(包括平行介质分层区)应用广义射线理论,在介质不均匀区应用有限差分理论.在这种结合过程中,把均匀区广义射线的结果作为不均匀区有限差分区波场连续的输入.对于均匀介质模型,混合方法理论地震图和广义射线理论地震图、广义反射透射系数矩阵及离散波数法地震图的对比,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在数值上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计算了1990年8月5日Hakone地震前震在日本Ashigara山谷盲测点的响应,理论地震图和实际资料的比较同样取得好的结果.这种方法可用于地震勘探、工程地震、强地面运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6.
利用叠前Kirchhoff积分偏移识别小断裂与低幅度构造   总被引:15,自引:1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常规地震剖面精细解释小断层和低幅度构造存在较大困难.本文利用纵波和横波速度模型对采集得到的二维地震数据进行叠前Kirchhoff积分偏移得到纵波和转换横波深度和时间剖面,根据不同分量的深度和时间剖面联合解释小断层与低构造.深度剖面克服了时间剖面受地层厚度和地层速度共同制约的缺点,有利于识别低幅度构造.纵波(P)剖面与转换横波(PS)剖面相比有利于识别层间小断裂.我们对准噶尔盆地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和解释证实了这些优点.  相似文献   
107.
2003年2月24日新疆伽师Ms6.5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和IncorporatedResearchInstitutionsforSeismology (IRIS)提供的远场宽频带P波垂向记录,基于有限地震断层方法,反演了2 0 0 3年2月2 4日新疆伽师6 5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结果表明,本次地震为北倾低角度稍具左移分量的逆冲破裂事件,断层面走向30 0°,倾角2 8°,震源深度7 5km .其震源机制与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有明显区别,而与1996年阿图什地震相似.推断该地震是由塔里木盆地向北挤压,在天山造山带引发逆冲断层活动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8.
核爆当量是核试验的重要参数之一. 许多地震学家对1998年5月11日在印度Pokhran地区的核试验(POK2)进行研究,给出了(12~60)kt的当量估计,近5倍的估计偏差引起了较为广泛的关注. 基于全球数字地震台网宽频带体波资料,我们通过波形反演计算等效震源模型参数,包括静力学强度ψ∞、特征频率k、以及震源深度h和P波在自由表面的反射系数rpp,并利用相对的静力学强度估算了POK2事件的当量. 我们发现Lay[1]在美国Nevada试验场(NTS)获得的相对静力学强度与当量的经验公式更适合印度核试验当量估计,并据此计算了这次试验的当量约36kt. 这一结果支持1998年5月11日印度核试验的总当量低于60kt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9.
单程波近似实际上是一种多次前向散射和单次后向散射近似.利用单程波近似来描述波传播可以极大地节省地震数值模拟的计算时间和内存,实现地震波长距离传播模拟和三维地震模拟快速计算.本文基于单程波近似和波动积分方程的分离变量逼近,从广义Lippmann-Schwinger波动积分方程推导出耦合反射/透射系数的单程波传播算子.该算子由两部分构成:分离变量Fourier单程波传播算子和薄板间的反射/透射系数表达.前者将常规的Fourier分裂步单程波传播算子(SSF)推广适应横向强速度变化介质和大角度传播波场.后者是利用垂直波数来表示反射/透射系数,自然耦合到波场传播的计算过程中,其为地质界面倾角的隐式表达,精确描述振幅随入射角的变化,能适应任意复杂的模型.通过两个数值算例和一个实际地质模型的计算,本文将该方法和边界元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算例给出的介质横向速度变化情况下,本文提出的方法在相位和振幅方面与全波数值方法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10.
We discussed the possibility of studying crust anisotropy by analyzing azimuthal variation of the receiver functions and presented a technique for computing the transmission response of a flat-layered medium with arbitrarily ori-ented hexagonally symmetric anisotropy using the reflectivity algorithm. Using this method we investigated the crust anisotropy of Taihang Mountain Range (TMR). Our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is significant anisotropy with a slow symmetry axis in the upper crust and a fast symmetry axis in the lower crust. The anisotropy magnitude of about 8%~15% is found in the upper crust and a smaller magnitude of about 3%~5% in the lower crust. Orienta-tion of the symmetry axes and the depth of anisotropy appearance as deduced from the seismic records of four individual seismic stations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The crust anisotropy beneath the four station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local crustal fabrics in a small a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