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5篇
  免费   306篇
  国内免费   390篇
测绘学   160篇
大气科学   294篇
地球物理   191篇
地质学   821篇
海洋学   173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37篇
自然地理   12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9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5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介绍了一种用光学方法对海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叶绿素-a、黄色物质、石油)进行测量的光学系统,该系统可同时测量海水中多种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  相似文献   
12.
东营市东辛2-4井磁性地层划分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通过东辛2—4井岩心样品的古地磁学研究,整段岩心呈现以正极性为主的混合极性特征。自上而下划分的布容、松山、高斯和吉尔伯特极性时和布容极性时内清晰显示出的哥德堡和布莱克亚时的界限分别位于井深28.0m、161.0m、274.5m和452.0m。据黄河口南北5个钻孔磁性地层的划分对比,长江口、苏北盆地和东营地区,吉尔伯特、高斯和布容极性时的沉积速度较快,松山极性时较慢或近于缺失;黄河口以北至河北地区,高斯极性时地层不发育,吉尔伯特、松山和布容极性时则较厚,表明它们所处的构造单元、地质基础和沉积环境有较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60Co-γ辐照对坛紫菜原生质体诱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60Co-γ射线对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原生质体进行辐照诱变,发现原生质体对^60Co-γ射线有极强的耐受性。前期的培养结果表明,原生质体是一种理想的诱变材料。诱变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对坛紫菜可诱变剂量范围很大,从200-1300 Gy均有突变株生成。诱变后细胞的存活率不宜作为坛紫菜诱变最佳剂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用气象站地温资料计算多年平均土壤热流的初步结果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董文杰  汤懋苍 《高原气象》1992,11(2):115-125
  相似文献   
15.
前言中国震旦亚界蓟县层型剖面厚约万米,层序清楚,受构造变动破坏的程度轻微,基本上代表了晚前寒武纪沉积的主要部份,多年来已成为我国震旦亚界划分、对比的标准剖面,亦为世界上该时代地层发育最完好的剖面之一。其上,与含大古油节虫Mega palaeolenus的下寒武统府君山组呈不整合接触,其下,不整合在太古界迁西群片麻岩之上,其本身现划分为四个系(原为三个系),十一个组。  相似文献   
16.
首次在措勤县江让乡敌布错地区“下拉组“中发现了晚三叠世诺利阶的高舟牙形石.这表明在该地区下拉组中至少有一部分是以前没有被识别出的晚三叠世诺利阶地层,这套地层暂时命名为江让组.更重要的是,剖面中江让组之上含植物化石的碎屑岩地层可能是区域上广泛分布的敌布错组.江让组高舟牙形石的发现对敌布错组及其所含植物群的时代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7.
在拉萨北部堆龙德庆县马乡设兴村设兴组命名剖面顶部灰黑色泥岩夹层中的SX31样品中发现了Osmundacidites sp.,Deltoidospora sp.,Leiotriletes sp.,Purwtatisporites sp.,Ilexpollenites sp.,Quercoidites sp.,Caryapollenites sp.,Betulaceoipol—lenites sp.,Sporopollis?sp.,Ulmipollenites sp.,Compositoipollenites sp.,Tricolporollenites sp.等孢粉化石,主要为被子植物和蕨类植物花粉,未发现裸子植物花粉。这些孢粉指示的地层时代接近于始新世——渐新世。在剖面下部的4件样品中零星发现了Tricolpites sp.,Shizaeoisporites sp.,Compositoipollenites?sp.,Leiotriletes sp.,Cyathidites sp.,Neoraistrackia sp.,Converrucosisporrites sp.,Cycadopites sp.,PinuspoUenites sp.,Retitricolpites sp.等孢粉化石,指示的地层时代可能略早。从而说明设兴组与上覆林子宗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所代表的构造运动发生在始新世——渐新世或其后。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岩石电钻井下取心试验研究的概况,简要论述了取心钻具的研制和现场试验,并指出研究成果可以在煤矿的地测系统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华北春季降水量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波  姚圣贤  朱霞 《山东气象》2005,25(4):21-22,25
用华北春季降水量资料,采用EOF分解、Yamamoto分析、最大熵谱分析等方法对华北地区春季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指出3月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不明显,4月和5月降水量存在基本反相的年代际变化,华北春季及各月降水量第一特征向量的空间分布均为全区一致型,并和相应时期的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具有相同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地磁场与气候变化关系的新探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地磁场与气候变化的统计研究早已表明,二者有很好的相关关系。本文的目的是对它们的关系给出一种可能的物理解释。利用近600年的地磁场模型资料和全球平均温度序列分析了两者变化的关系,发现它们有很好的对应,且地磁场变化超前于全球气温变化。从地磁场的变化来看,21世纪初全球变暖的趋势应该减缓。文中对地表浅层热场(地热带、火山和地温场)的分布特征与地球内部软流圈-岩石圈边界上焦耳热场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浅层热场与地球深层焦耳热的分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这可能暗示地表浅层热场是地球深层焦耳热的反映,地磁场通过焦耳热的不断释旋影响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