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一种基于赋值技术与动态网格的空间数据组织策略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一种动态网格,通过空间数据赋值技术,将多源数据赋值给网格,以完成空间数据的互操作.赋值后的网格系统具有多种属性,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和外部程序设计能够实现叠置分析等复杂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动态网格系统完全的矢量格式和实现多源数据融合的优点,以实现海量多源数据的空间分析.通过赋值技术和动态网格系统实现了土地适宜性评价.  相似文献   
22.
辽宁省海洋产业结构分析及优化升级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海洋产业结构是指各海洋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海洋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论述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辽宁省的海洋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全省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以及海洋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调整措施和对策,为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
承载力研究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关于承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环境以及区域等对人口和经济的承载量方面.从海洋可持续发展角度,借鉴有关承载力研究的部分成果,从理论上探讨了有关海域承载力的内涵、研究内容以及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指出展开海域承载力研究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24.
下辽河平原地下水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参照DRASTIC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下辽河平原的具体状况,选择地下水埋深等11个参数作为该地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因子。评价因子的评分体系依据典型地区及相应标准确立,权重体系由层次分析法和决策分析法得到。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模式识别技术对下辽河平原地区的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该地区地下水污染情况的拟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25.
郑靖伟  孙才志 《地理科学》2023,(10):1837-1850
本文基于水足迹视角,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分析2002—2017年中国省际各产业水资源流动格局,运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综合考虑了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共20个指标,分别探讨影响中国省际流入与流出虚拟水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在研究期间,各产业流入与流出虚拟水占比有所变化,农业始终占据较大的比重,工业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服务业的占比逐渐增加,到2017年仅次于农业;(2)在流动格局中,东部绝大部分地区各产业流入虚拟水高于流出虚拟水,中部和西部绝大部分地区各产业流出虚拟水高于流入虚拟水;(3)流入虚拟水时空变化的驱动因素中,产业影响力、人口总数和水资源承载力等因素的增长对流入虚拟水的增加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耕地灌溉面积比例和R&D经费投资总额的增长会抑制流入虚拟水的增加;(4)人口总数、交通密度和单位GDP耗水等因素的增长会促进流出虚拟水的增加,而单位GDP耗能、产业影响力和R&D经费投资总额等因素的增长则会对流出虚拟水的增加起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26.
环渤海地区港口与城市关系的动态测度及驱动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港城交互作用是港口城市形成、演化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测定港城关系并从中揭示港城交互作用的模式是港口城市研究的一个难点问题.一直以来,港城关系中港口功能与城市功能定量分析方法以及港城互动关联机制的研究比较薄弱.在RCI基础上,提出DCI的概念、内涵及其算法,并以此为基础,对环渤海地区主要海港城市的港城关系状况及DCI值动态变化趋势进行定量测度,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对港城驱动模式进行系统分析,揭示不同港口城市在港城相互作用方面的具体差别与联系,丰富地理学对于港城关系内在机理的认识.结果显示:环渤海地区12个海港城市港城关系状况可以分为港口驱动型、城市驱动型和港城稳定型三类;变动趋势可以分为持续上升型、持续下降型及波动型三类;港城交互作用机制及稳定性存在明显差别.港城关系的强弱或倾向性与港口或城市规模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与港口或城市发展阶段、港口与腹地的关系等深层次问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7.
郝帅  孙才志 《地理研究》2022,(7):2030-2050
通过对水资源-能源-粮食(WEF)纽带系统效率的研究,对提高区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促进区域资源-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WEF纽带系统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网络DEA模型对1997—2019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WEF纽带系统效率进行测度,同时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各省份WEF纽带系统效率间的“关系”进行判定,在此基础上,引入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方法,对中国WEF纽带系统效率的网络结构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省际WEF纽带系统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由研究初期的低效率水平提升至研究末期的中等效率水平,空间分布上,中国WEF纽带系统效率呈现自东向西、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的变化趋势,空间非均衡性特征较为显著。(2)中国省际WEF纽带系统效率的网络结构特征具有复杂性的特征,研究对象均被包含于网络结构之中,与此同时,网络整体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连通性;此外,网络个体结构特征分析表明,溢出关系较多的地区多集中于中国东部,而且在网络中多位于中心位置,而净受益地区多为中国的中部和西部地区。(3)块模型分析显示,...  相似文献   
28.
通过构建用水变化的因素分解模型,测度了1994-2006年辽宁省用水变化驱动力的经济增长效应、产业结构效应、用水强度效应及混合效应,并对各种效应进行了时间分异分析;测度了1994-2006年辽宁省14个地级市用水变化驱动力的四种效应,对各种效应进行空间聚类,进而对各种效应进行空间分异分析。结果表明:(1)经济增长拉动了水资源利用量的增长,1994-2006年平均效应为15.92×108m3/a;而用水强度和产业结构和混合效应的变化对水资源利用量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同时期年平均效应分别为-12.44×108m3/a、-1.38×108m3/a和-1.88×108m3/a;(2)在1994-2006年间,经济增长效应的平均贡献率约为42.48%,用水强度效应的平均贡献率约为31.24%,产业结构效应的平均贡献率约为12.34%,混合效应的平均贡献率为4.72%。经济增长与用水强度变化是辽宁省用水变化的决定因素;(3)经济增长效应的波动性最小,对水资源利用量变化趋势起到稳定作用,产业结构效应的波动性最大,对水资源利用量变化趋势起到冲击作用,而用水强度效应和混合效应的波动性居于二者之间,是改变水资源利用量变化...  相似文献   
29.
中国区际间主要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稳定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才志  韩雪  秦晓楠 《地理研究》2014,33(3):478-489
为分析中国区际间虚拟水流动格局的稳定性及为将来研究虚拟水流动格局维持机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构建1999-2010年中国区际间主要农产品虚拟水流量关系矩阵,引入生态网络安全系统相关概念,构建虚拟水流动格局网络稳定性模型,结果表明:东北、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虚拟水的主要调出区;其他区域是调入区;虚拟水流动格局网络系统的信道数目减少,信道容量逐年降低;系统聚合度和系统冗余度亦呈波动降低趋势;系统网络使用率呈现降低趋势;系统网络空闲率呈增加趋势;网络系统指标表明中国区际间主要农产品虚拟水流动形成的网络系统稳定性逐年降低。最后,提出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等5方面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0.
中国省际资源环境成本及生态负荷强度的时空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科学地评价区域生态系统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服务支撑能力,引入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等构建资源环境成本及绿色GDP核算、生态负荷强度模型,计算出中国31个省区2001~2012年的资源环境成本、生态负荷强度,在此基础上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2001年以来中国省区的生态负荷强度随时间演变的趋势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港澳台除外)。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中国省区的资源环境成本由16.83×1012元攀升到25.24×1012元(2001年可比价),生态负荷强度由1.55下降到0.45;中国生态负荷强度呈西北、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西北为高-高、东部沿海为低-低集聚区;这种西、东集聚现象的显著性在研究时段内逐渐减弱,空间负相关区域增加到11个、具有持续扩张的趋势,区域生态效益或经济效益持续向周边溢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