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10篇
海洋学   34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新疆东天山黄山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山岩体位于东天山北部的土墩-黄山-图拉尔根镁铁-超镁铁质岩带中段,受康古尔塔格-黄山韧性剪切带控制,主要由橄榄岩、橄榄二辉岩、辉石岩、辉长苏长岩、辉长岩以及辉长闪长岩组成.岩石化学组成属拉斑玄武岩系列,普遍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岩体εNd(t)=+4.1~+9.2,除3件样品εSr(t)为+2.2,+12.5和+15.4,大部分εSr(t)=(-22.5~-4.5),Nd,Sr同位素组成基本属亏损型地幔特征;Pb同住素初始值(206Pb/204Pb)i=18.081~18.413,(207Pb/204Pb)i=15.441~15.513,(208Pb/204Pb)i=37.461 6~37.899,具有MORB亲和性.岩相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浆演化过程中主要发生了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和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岩浆演化晚期阶段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同化混染作用,元素地球化学和Nd,Sr,Pb同位素体系证明,岩浆源区主体由软流圈地幔物质组成,同时也有一定量富集型岩石圈地幔组份加入.黄山岩体是岩石圈根部拆沉加热熔融和软流圈地幔上涌减压熔融的产物,这种地幔动力学机制应该对应于后碰撞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172.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延9油层组油气运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首次对马岭油田延9油层组原油充注点和运移方向、期次、通道及动力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马岭油田延9油层组原油中咔唑类化合物的运移分馏效应明显,不同地区原油样品中咔唑类化合物异构体分布特征反映了延9原油具有3个充注点,运移方向为向南东方向和向北西方向运移;纵向上是由下向上,即从延10以下层位向上运移的方向。油藏储层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分布呈现出两个主峰温度,说明油气经历了两次运移期和充注期。研究资料显示马岭油田延9油层组原油运移通道在纵向上主要是河道深切谷和延9与延10油层组河道砂体的相互纵向叠置直接接触部位,或者是延10油层组泥岩很薄处形成的油气运移窗口;横向上为联通的多分支河道。油气运移的纵向动力主要为毛细管力和剩余压力。该研究成果对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油气的进一步勘探和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3.
2014年7月受第九号超强台风"威马逊"残余云系影响,德宏州各县市普遍遭到暴雨袭击,伊洛瓦底江和怒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暴雨洪水,特别严重的是21日6:00,芒市芒海镇发生特大山洪、滑坡、泥石流灾害。分析本次暴雨洪水的雨量、暴雨特性及灾害特征,有助于掌握和了解该地区暴雨洪水的特性,为防洪减灾、防御自然灾害[1]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4.
新疆东天山黄山东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黄山东岩体位于东天山北部的土墩-黄山-图拉尔根镁铁-超镁铁质岩带中段,受康古尔塔格-黄山深大断裂控制,是由辉长闪长岩、角闪辉长岩、橄榄辉长岩、辉长苏长岩及二辉橄榄岩组成的复式岩体。主量元素化学组成部分属拉斑玄武岩系列,也有部分属钙碱性系列。大部分岩石相对富集LREE、适度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元素地球化学和Nd、Sr、Pb同位素体系证明,岩浆遭受了5%~8%的中-上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作用。岩浆源区由被消减板片交代的地幔楔物质和软流圈地幔物质组成。岩石圈根部拆沉和软流圈地幔上涌过程中生成了黄山东岩体。富铁硅酸盐的分离结晶作用对硫化物富集并分凝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成矿过程应该是岩浆自身演化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5.
176.
通过开展济宁矿业集团资源危机煤矿勘查试点工作,系统收集煤炭生产、地质勘查、科研工作的成果资料,充分调研煤炭矿区资源危机程度,经过整理分析和综合研究,建议将花园、阳城煤田普查列入危机矿山资源接替勘查试点项目。  相似文献   
177.
微量元素铁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量元素铁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乃至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点领域。文章主要描述了铁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大洋加铁实验的主要进展。其主要结论如下:铁在海水中的浓度很低,大部分以水合形式存在,因此大洋水体中具有活性成分的铁浓度偏低限制了高营养低叶绿素区生物量;大洋加铁实验证实了在该海区铁是限制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大洋添加铁后,叶绿素的含量、初级生产力均有大幅增长,并致使表层海水中二氧化碳分压降低。细菌拥有比真核生物更高的铁配额,铁对细菌也存在限制作用。大洋加铁实验可以提高生物泵的效率,并可能影响全球碳循环;因此大洋加铁实验对于深化认识大洋微生物环等有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78.
喀拉通克铜镍矿床位于准噶尔板块北缘,矿区主要矿体赋存于Y1-Y3号岩体中。矿石构造类型为致密块状和浸染状两大类,其中前者与后者呈贯入接触,不同浸染状类型之间为过渡关系。岩石和矿石的PGE总量偏低,且以PPGE为主,IPGE含量较低。整体上岩石中的PGE含量显示随基性程度降低而变小。矿石中的PGE含量随硫化物含量增加增大,显示PGE主要分布于硫化物熔离形成的物相中。100%硫化物计算后,矿石PGE含量平均仅为573×10-9。各岩体中浸染状矿石PGE组成并无明显差异;岩石和矿石具有相似的PGE分配模式,均属于Pt-Pd配分型。岩石Ni/Cu-Pd/Ir关系以及岩石地球化学资料显示,形成喀拉通克岩体的初始岩浆为MgO含量较高的玄武质岩浆,属于PGE不亏损的岩浆。基于PGE不亏损的大陆拉斑玄武岩初始岩浆推算,喀拉通克矿床母岩浆明显亏损PGE,而深部硫化物熔离可能是导致母岩浆PGE亏损的主要原因。岩石和矿石Pd/Pt比值总体特征,岩石Cr与Ni、Ir、Ru和Rh相关性,以及硫同位素和岩石学资料分析表明,初始岩浆在地壳深部发生的橄榄石、铬铁矿等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可能是促使硫过饱和与深部熔离的主要因素。IPGE与PPGE分异特征及其相关分析,结合矿床宏观地质特征,推断该矿床浸染状矿的成矿作用经历了初始岩浆(PGE不亏损)→橄榄石等矿物分离结晶→硫化物深部熔离→成矿母岩浆(PGE亏损)→上侵并结晶分异的成矿过程。块状矿则可能是这一过程中PGE亏损的成矿母岩浆相对滞后熔离形成的硫化物熔体贯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9.
南岭东段中生代强过铝花岗岩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71,自引:5,他引:71  
南岭东段中生代强过铝花岗岩以含白云母±富铝黑云母±电气石±石榴石等高铝矿物、不含堇青石为显著特征. 它们中的代表性岩体的岩相学、地球化学、Nd同位素和颗粒锆石U-Pb年代学的研究结果表明, 它们形成于228~225 Ma和159~156 Ma两个时段, 分别属于印支期和燕山早期, 具有低εNd(t)值(−10.6~−11.1), 高A/CNK, Rb/Sr比值和tDM值(1887~1817 Ma), 以及明显的稀土元素(REE)四分组效应(TE1,3=1.13~1.34)等特点. 结合邻区相关岩体的地质学、岩石学与年代学资料, 说明南岭东段印支期强过铝花岗岩形成于印支主碰撞运动(258~243 Ma, 发生在中南半岛)之后约20 Ma的后碰撞的伸展构造环境, 而燕山早期的则形成于由古太平洋构造域制约的弧后伸展环境; 两个时期强过铝花岗岩形成的间歇期J1, 是华南从特提斯构造域向古太平洋构造域转换的过渡时期; 两个时期强过铝花岗岩具有类同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因为它们都是当时被加厚的南岭地壳(约≤50 km)在减薄、降压、导水条件下, 由早元古代沉积变质岩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结晶形成.  相似文献   
180.
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往往会引起含水层堵塞,这一问题直接影响着人工微生物脱氮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了寻求妥善的解决办法,笔者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本文就微生物堵塞问题的研究现状,堵塞机理以及含水层渗透系数随时间变化规律等予以阐述,以对今后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