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农村房屋震灾脆弱性评估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农村地区的房屋普遍处于地震未设防的状态,在地震中房屋结构破坏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因素。作为重要的灾害承险体之一,从房屋结构方面进行区域震灾损失的预测对把握各个地区的灾害脆弱性,科学地制定区域防灾战略和规划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①基于中国县级尺度房屋结构数据库的前期基础工作,以2000 年中国地震区划为基本依据,参考震灾条件下的不同结构房屋破坏比和易损性曲线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县级空间尺度的农村房屋震灾脆弱性进行了整体评估。② 根据房屋破坏损失的预测结果,将中国农村地区划分为低脆弱性、一般脆弱性、较高脆弱性和极高脆弱性地区4 类,并对较高、极高脆弱性地区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约18.6%的县处于脆弱性较高和极高的地区,主要集聚在南疆,北疆的乌苏、精河、伊宁等地区,陕西、甘肃、宁夏地区,山东中南部、安徽、江苏等地区,西藏南部边境地区,云南以及青藏高原板块边缘纵贯青川滇的都兰—玛多—道孚—泸定—冕宁—昆明—建水沿线地区。③ 根据各个地区震灾脆弱性的成因和类型,以及较高、很高脆弱性地区的区域发展水平特征,提出了区域防灾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北京城市居民的养老模式选择及其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晓路  颜秉秋  季珏 《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0):1274-1281
基于北京市典型社区的问卷调查, 运用决策树分析的方法, 对城市居民在不同阶段养老方式的选择及其合理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①目前, 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转型, 北京市老年人的空巢家庭比例超过1/2, 城市居民在健康状态下约80%选择独自生活, 而独立生活有困难时近1/2 的老人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②目前的主要问题是, 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的了解和认可度十分有限, 养老机构总量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 特别是面向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养老机构床位存在大量缺口。③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存在巨大的阶段性差异。由健康状态步入需要照护的阶段后, 老年人对家庭赡养、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需求大约分别提高到原来的2 倍、4倍和8 倍。基于生命周期的测算, 2020 年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在机构和社区养老的合理比例分别为35%和30%。④当前, 需求调控的重点是70岁以下低龄老人, 应该引导更多的低龄老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13.
The damage of dwelling houses constitutes the primary cause of casualties and asset loss in seismic disasters that occurred in Chinese rural areas. The structure of houses is crucial for assessing the vulnerability of rural houses. However, at present, available data on rural housing structure are incomplete and their spatial scales are inconsistent. This paper estimated the amount and ratio of rural houses in five structures, namely ’wood’, ’brick’, ’mixed’, ’reinforced concrete’, and ’other’, for 2380 counties across China. With the percent-age sampling census data in 2005, four accuracy levels were specified. Then, a set of down-scaling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where the impact of clim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nd ethnic minority cultural factors on rural housing 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of neighboring spatial units were considered. Based on the estimation results, a database of county-level rural housing structure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which the vul-nerability of rural houses in different areas was clarified.  相似文献   
14.
区域城镇空间格局的识别方法及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城镇之间的空间关系,探讨了区域城镇空间格局的定量化识别方法。该方法包含3个步骤:一是通过人口、产业或交通优势度的分析,识别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城市、城镇或城镇集聚区(空间节点)。二是以空间节点之间的交通联系及其未来发展变化情况为依据,利用多维尺度分析方法展现城镇之间的空间关系(空间联系)。三是确定城镇空间影响范围,进而确定城镇空间体系的整体架构(空间圈域)。以广西西江流域7个地级市为例,运用该方法,分析了2000年以来广西西江黄金水道及区域性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对区域城镇体系产生的影响,对未来城镇空间格局的变化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