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应美国加州北岭大学校长J、克里利(J·Cleary)教授和数理学院院长D·E·毕央其Bianchi)教授邀请,以云南省计委副主任戴瑛为团长,郭来喜、林兆驹、王水及宋林华组成的云南省地理科技代表团于1988年10月21日—11月11日赴美国重点考察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州、亚利桑那州和科罗拉多州的调水工程、国家公园、节水型农业和区域开发等。在美访问考察期间,代表团受到了加州北岭大学校长J·克里利教授、数理学院院长D·E·毕央其教授、地理系  相似文献   
12.
13.
位于北京西南57km的牛口峪水库建于奥陶系喀斯特化石灰岩之上。沿着区域性断层强烈的喀斯特作用使得水库发生严重渗漏,并污染了地下水体。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对水库渗漏的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1.牛口峪水库地区石灰岩含水体的特征主要受到牛口峪坡立谷演化过程的控制。地表下5—10m是喀斯特强烈发育带,但是充填在喀斯特裂隙中的红粘土降低了石灰岩含水体的导水性和储水能力。深于地表以下10m处,主要为裂隙含水体。石灰岩中的溶蚀裂隙和小管道沿着F_2断层发育。2.石灰岩含水体中存在着受库水影响较大的浅循环潜水流和深循环裂隙扩散流。3.牛14孔和牛11孔分属于两个水文地质单元,库水向牛11孔方向渗漏的可能性很小。4.库水主要通过表层灰岩体结构遭受破坏的石灰岩裂隙进行渗漏。最主要的渗漏带是牛14孔—牛10孔—马刨泉带,其次是水库—牛7孔—马刨泉带和四副坝坝基渗漏。主坝坝基深层石灰岩体中的渗漏是存在的,但不严重。  相似文献   
14.
宋林华 《地理研究》1986,5(4):35-35
贵州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采纳了国内喀斯特专家的建议,决定建立普定喀斯特综合试验研究站。并于1986年10月18日至23日,就该站“七五”期间开展普定喀特斯水资源与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邀请有关单位的喀斯特专家举行了论证会。会议确认近期的研究重点应是通过水文地质条件、裂隙流与管道流的关系,以研究喀斯特含水介质的结构类型。通过水文、水化学、降水等的长期观测和现场模拟试验,建立水资源模式和水质模式,研究喀斯特地区的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关系。通过地形、气象、植被、水土保持等研究,摸索出喀斯特山区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H2O— CO2— CaCO3 的系统中,因喀斯特水中逸出CO2 ,导致CaCO3 沉积,形成千姿百态、琳琅满目的洞积物,如石笋、钟乳石、石林、石葡萄、卷曲石等等。由于洞穴环境的变化,使洞穴沉积石产生严重的风化作用。然而,我们试用钙碱性溶液吸收CO2 ,产生CaCO3 沉积,可使风化的洞穴碳酸钙景观恢复其美学价值。碱性溶液吸收CO2 的静态试验表明,溶液CO2 的吸收过程主要发生在前8个小时,对浓碱溶液来讲,前4个小时最重要。动态试验结果说明,碱性溶液吸收CO2 ,沉积CaCO3 的过程主要发生在60 cm流程内。试验中,滴水速度小的吸收CO2 及沉积CaCO3 率高于滴水速度快的碱性溶液。当一滴溶液变成薄膜流时,它吸收CO2 的能力将提高24. 34倍。   相似文献   
16.
碳酸盐岩表层硬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石灰岩表层硬化现象已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有些人认为石灰岩表层的硬化往往是出现在潮湿热带喀斯特地区。斯维廷指出这种硬化作用可以导致陡峻的热带石灰岩山的山坡,并以此作为热带喀斯特地形比温带地形发育缓慢的标志。爱尔兰特发现波多黎谷裸露的石灰岩残丘顶的硬化层厚于山坡。斯维廷认为裸露石灰岩表层的硬化,与雨水的淋溶作用有关,并且硬化层的SiO2和酸不溶质的含量高于非硬化的石灰岩。而且随着硬化层的不断增厚,岩石的致密度也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7.
<正> 前 言 最近两年中,我们研究了英国诺福克北部布尔河上游白垩系的白垩和上覆第四系冰碛物含水层中地下水的地球化学演变。为了进一步弄清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球化学演变之间的关系,我们研究了该区地下水中的稳定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研究区位于东经1°—1°14′和北纬52°47′—54′(图1)面积为80平方公里。上白垩系的白垩层厚达450米,上复着第四系漂砾粘土和砂砾石冰碛物,其厚度达40—45米。   相似文献   
18.
云南五里冲盲谷水库喀斯特渗漏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里冲水库是一个蒙自南溪河引蓄工程盲谷调节水库,它是解决蒙自县几十万亩良田灌溉和城镇居民及工业用水的重要水利工程。自1958年以来,有关设计单位曾对五里冲地区进行了3次大规模地质勘测和规划,但因库区含水层结构没有弄清而使工程迟迟不能上马。1989 ̄1990年,通过采用传统的水文地质工作方法与现代地下水示踪、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同位素和深洞探测技术等,综合研究了地下水系分布、含水层特性和地下水系排泄基  相似文献   
19.
人类和自然因素对风景旅游洞穴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风景旅游洞穴的环境变化和洞穴碳酸钙景观的风化、破坏和稳定性问题已经相当严重,许多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很高的风景旅游洞穴景观因洞穴景观和环境的严重破坏而不得不关闭。因此,风景旅游洞穴的安全已引起了国内外洞穴学家、洞穴旅游管理部门以及游客的广泛关注。对洞穴环境和碳酸钙景观的安全性威胁,普遍认为旅游活动和旅游设施运行是主要的影响。综上述,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都会强烈影响风景旅游洞穴的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20.
路南石林土壤微生物含量及其对土壤CO2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植被生长缓慢的季节(1999 年12 月), 对石林地区红壤三个研究点土下20 ~ 60cm 不同深度土壤的温度、pH 、有机质含量、微生物含量和土壤CO2 浓度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土壤CO2 浓度和土壤中有机碳含量没有直接的关系, 但是与土壤微生物含量(Mo)、土壤湿度(Mt)和土壤CO2 浓度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因此在植被生长缓慢的季节, 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空气CO2 浓度变化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来源于根系呼吸的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