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96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61.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某些活动以及大自然本身的变化,如工厂废气的排放,森林火灾,火山的燃烧等,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很快增加,对地球产生了温室效应,促使大气的温度有所升高。山于气温的升高,影响到了各地气候变迁。阿图什地区也不例外,近年来气候也发生了明显的  相似文献   
162.
本文对造成阿图什地区1980年-1989年10年中3-5月96次大风天气个例的影响系统进行了分析归纳,得出造成大风的影响系统有7种类型.并从能表征槽和涡的范围、强度、强度变化等特征出发,选择了有明显物理关联的槽的走向、夹角(风向切变之夹角)、移向、移速、温度场与高度场的配置,以及涡的中心数值、闭合圈数等角度进一步阐述了槽或者涡的特点及变化情况,用于分析总结各种类型影响系统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163.
王绍雄  尤爱珍 《福建地质》1994,13(4):278-287
本文较系统地总结了福建省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氟中毒、癌症及心脑血管疾病环境病因中的地质、地球化学因素,为预防和减缓这些疾病的危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根据福建省环境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I、Zn、Cu、Ge、Se、Cr、Fe、Co、B等微量元素对提高福建省居民的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4.
165.
苏联从1981—1985年在伏尔加河中游地区,用飞机播撒干冰对不同类型的冬季层状云进行了75次人工降水试验。根据试验场降水分布以及降水强度和雷达回波结构的演变,利用气象雷达的数字化计算系统,对作业效果进行了检验。得出,在40%的试验中,与云中播撒区相对应的地面上确实观测到了降水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6.
记河南汝阳白垩纪一新的巨型蜥脚类恐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述了产自河南汝阳地区晚白垩世早期莽川组一新的巨型蜥脚类恐龙——巨型汝阳龙(新属新种):Ruyangosaurus giganteus gen. et sp. nov.。它具有以下特征:神经棘低,缺少椎前关节突隔板,神经弓的侧面具有大的、不规则的三角形凹,前关节横突隔板前后伸展,胫骨粗壮,达127cm等。汝阳龙的发现显示在晚白垩世早期蜥脚类恐龙发生的分异程度要比以前想象的高得多。  相似文献   
167.
云南楚雄盆地东南部侏罗纪地层中富含以基干蜥脚型类为代表的恐龙化石。基干蜥脚型类在全球范围内尚未在中侏罗世地层中被发现,而1∶20万地质图中该区域含上述化石的层位被划入中侏罗统。笔者在安龙堡一带恐龙化石调查中,发现之前对该区域下侏罗统冯家河组划分有误。我们对冯家河组进行了重新厘定,并确定了该区域恐龙化石所在层位。厘定后该区域冯家河组为上三叠统舍资组和中侏罗统张河组之间的一套紫红色粉砂质泥岩,以及泥岩与紫红色-灰黄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韵律互层,中部和顶部富含恐龙化石,时代为早侏罗世。通过岩石地层学与生物地层学研究,该区域下侏罗统冯家河组与上下地层间未发现明显的沉积间断,笔者推测其为连续沉积。连续沉积的下侏罗统在滇中十分罕见,尤其是该区域下侏罗统中部和顶部富含大量恐龙化石,为研究恐龙早期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地质时代依据。  相似文献   
168.
游客感知视角下的旅游地竞争力结构方程模型   总被引:16,自引:12,他引:4  
史春云  张捷  尤海梅 《地理研究》2008,27(3):703-714
以世界遗产地九寨沟和庐山为例,基于游客感知视角,经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复核效度检验、因素恒等性检验发现,游客感知理论模型具有跨样本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均值模型研究发现,除了服务感知结构变量,游客对九寨沟的资源和社区态度感知都显著优于庐山,总体满意度与忠诚度也好于庐山,因此九寨沟具有更突出的旅游竞争力。本研究拓展了旅游地竞争力定量评价研究方法,创新地将结构方程均值模型成功应用于不同类型的旅游地,建立社区态度结构变量,定量测度了社区利益主体与游客之间存在的交互作用,显示旅游地建设不能忽视社区各利益主体对游客和旅游业发展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9.
1997年汛期黄河流域干旱气象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表明,1997年汛期500hPa中纬度地区盛行纬向环流,西风带冷空气路径偏比、偏弱;盛夏期间黄河流域先后受贝加尔湖阻塞高压和青藏高原高压控制;副高偏比、偏西、台风异常偏少。正是受上述主要环流系统的影响,1997年汛期黄河流域出现了持续性严重干旱,黄河下游利津站出现了有资料记录以来主汛期最长断流时间和最多断流次数。  相似文献   
170.
利用1955~1990年黄河中游地区的降水和洪水资料,分析了致洪暴雨的主要气候特征、容易产和致洪暴雨的地区及暴雨与洪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