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测绘学   82篇
大气科学   204篇
地球物理   100篇
地质学   470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60篇
综合类   64篇
自然地理   6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sedonthetheoryoffiniteelementanalysis,aninverseanalysismodelforthecomprehensivemediumparametersoftheQinghai-TibetPlateauissetup.WiththehelpofGPSvelocityfield,thecomprehensivecrustalmediumparametersoftheplateauareinverselyanalyzedandthecharacteristicsoftherelatedmovementmacroscopicallysimulated.ItisthenconcludedthatthetectonicdeformationoftheplateauismainlyintheformofaN-ScompressionaccompaniedbyanE-Wstretching,andthepresenttectonicsettingoftheplateaushouldbetheresultofthecollisionbetweentheIndianandtheEurasiancontinentsduringtheCenozoic.  相似文献   
992.
针对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缺乏现场快速分析方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进行分析的方法。首先回顾了赤平投影的原理和使用赤平投影进行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然后阐述了如何利用智能手机进行产状测量、组织边坡产状数据以及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最后对岩质边坡稳定性快速分析软件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使用该软件可以快速获取结构面产状、自动绘制赤平投影图和给出稳定性分析结论,在现场就能够快速区分出稳定与潜在不稳定的边坡,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细调查工作。总的来说,使用手机进行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可以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3.
王庆武  巨能攀  杜玲丽  黄健  胡勇 《岩土力学》2018,39(4):1450-1462
桑日至加查地区地形陡倾,河谷深切,构造活动强烈,早更新世以来雅鲁藏布江的强烈侵蚀下切作用引起了该区域构造应力的释放和重分布,应力环境极为复杂,地应力场分析对铁路的选线及施工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依据雅鲁藏布江沿岸阶地特征对河谷演化规律进行概化,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建立三维地质力学模型;以实测地应力资料为基础,利用RBF神经网络和地层剥蚀原理相结合的地应力反演方法,计算得到拉林铁路桑日至加查段现今地应力场。结果表明:各测点处地应力计算值与实测值高度吻合,用该方法获得的地应力场是合理可靠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桑-加峡谷段河谷岸坡及沿岸主要隧道工程地应力场特征,并根据隧道轴线位置主应力量值及方向特征探讨了隧道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94.
在“双碳”目标下,区域产业结构及动态的碳效应成为重要议题。基于中国工商企业注册数据库和CEADs碳排放数据库,实证分析了中国区域产业动态的碳排放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的区域碳排放格局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呈现“北高南低”以及向大中城市簇状聚集的分布格局。(2)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具有异质性碳排放效应。资本密集型及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进入有利于城市减少碳排放;资源密集型以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的城市会产生更多的碳排放。具体而言,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金属制品业等产业进入对区域碳排增长有显著正向影响。(3)政府推动下的清洁化生产与数字化转型能够削减产业动态的碳排增长效应,其调节效应同样存在产业异质性。相关研究成果对“双碳”目标下中国区域产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5.
软黏土蠕变试验及其经验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卢萍珍  曾静  盛谦 《岩土力学》2008,29(4):1041-1044
针对湖南竹城公路路基软土开展了系统的三轴固结不排水蠕变试验,得到不同围压、不同应力加载等级下的全过程蠕变曲线。进而通过“陈氏加载法”得到分别加载下蠕变曲线和应力-应变等时曲线。以围压100 kPa为例,得出应力-应变关系采用幂函数,而应变-时间关系采用双曲线关系的蠕变方程。对比分析表明,该蠕变方程较Singh-Mitchell模型、Mesri模型更适应试验数据,能够更好地反映和预测该软土的蠕变特性。  相似文献   
996.
为探讨岩相古地理环境对储层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马五1-2亚段为例,综合利用岩芯观察及薄片鉴定、多矿物测井解释模型以及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等多种方法,对研究区岩相、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测井解释储层厚度的分布特征及实际天然气产量数据分析了岩相古地理环境对储层分布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马五1-2亚段岩石类型主要包括白云岩(泥晶白云岩、膏盐溶蚀角砾白云岩、溶蚀角砾泥晶白云岩、溶蚀角砾含灰粉晶白云岩、灰云岩、含膏云岩、含泥含灰云岩、泥云岩)、石灰岩(云灰岩、含泥云灰岩)以及部分蒸发岩(石膏岩、盐岩)。岩相古地理环境以蒸发台地和局限台地亚相为主,蒸发台地亚相包括云坪和含膏云坪微相,局限台地亚相包括膏盐湖、膏湖和含膏湖微相。岩相古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储层分布,蒸发台地亚相中的云坪微相、含膏云坪微相以及局限台地亚相中的部分含膏湖微相、膏湖微相均是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997.
滑坡位移预测模型是滑坡预警系统建立的核心,而模型可靠性与精确性关键在于主控因子的选取与基础理论模型的构建。学者们通过大量滑坡实例研究,已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是由于滑坡位移变化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及趋势发展的不确定性问题,在多因子联合作用下的位移预测模型尚有不足之处。本文以西南地区普遍存在的平推式滑坡——垮梁子滑坡为研究对象,结合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综合考虑坡体内外各项影响因子,利用灰色关联度与相关性分析对坡体变形主控因子进行优化筛选。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GM(1,1)灰色模型与改进型自适应遗传算法(IAGA)进行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WNN)联合预测模型构建方案。通过对垮梁子滑坡历时5年的监测数据挖掘分析,得知滑坡变形受累计降雨、渗压、地下水位及土体含水率影响显著,预测结果与实际监测比较吻合。相较于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和未优化遗传算法-小波神经网络联合模型,该联合模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与精度优势,在滑坡预警预报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8.
泥页岩的压裂改造效果很大程度上由其脆性决定,开展泥页岩的脆性评价实验研究,可为页岩气田的开发与增产提供技术支撑。贵州岑巩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泥页岩层系内页岩发育良好,矿物组份复杂,非均质性强。通过对TX1井岩芯样品分别展开全岩矿物X-射线衍射、地层条件下的三轴压缩应力实验以及物性测定实验,系统分析矿物组成和岩石力学特征,并以实验结果为基础分析矿物成分与岩石物理参数的关系,明确了目的区域常规物性普遍较差,总体具有低孔-超低渗特征。该实验测试数据及取得的认识为该地区泥页岩层段的脆性评价研究能够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999.
杜尔基地区处于大兴安岭中南段,区内中生代侵入岩广泛发育。八个样品K—Ar全岩法测年结果为100.15~120.29Ma,形成于早白垩世。岩石化学分析结果具有高硅、高钾、富碱、过铝、贫铁、镁、钙特征,属于碱性岩系列。稀土元素总量平均值为146.85μg/g,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整体平缓右倾,显示富Rb,贫Sr、Ba特征,具有Eu负异常,微量元素具有明显的Sr、Ba、Ti负异常,反映了具有强烈分异的分离结晶作用存在,说明岩石形成于长期较稳定的构造背景,可能形成于非造山板内裂谷或热点地幔柱环境。  相似文献   
1000.
塔里木盆地轮古西地区奥陶系地层受海西早期大幅度抬升影响,剥蚀厚度较大,古岩溶十分发育,仅存中晚奥陶世鹰山组及蓬莱坝组,并受岩性和地质构造控制,具有较好的储渗能力.通过对轮古西地区的地质背景、古岩溶状况进行了研究,探索了该地区古岩溶的形成机理、控制因素,并对其储渗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