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质学   51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鄂尔多斯断块及其西侧石炭纪古地理和古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的范围为鄂尔多斯断块(以下简称断块)及其周边地带,重点论述断块西侧并据深钻资料对断块内部的石炭系发育特点作初步推断。谬误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12.
开合构造总体上可以表述为:地球膨胀为开,收缩为合;垂向上地球物质离心(地心)运动为开,向心运动为合;水平方向上地球物质相背运动为开,相向运动为合。从驱动机制角度,我们把以热力(热能)为主体驱动的上浮物质运动定义为开;将重力(势能)为主体驱动的下沉物质运动定义为合。因此,开与合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概念,具有广阔的内涵,开合运动是联系一切地质运动和地质科学的纽带。开合运动具有同步统一性,即垂向的开在水平方向也表现为开;垂向开得强烈,水平方向同样开得强烈,反之亦然。地球刚形成时诸多开合构造是无序的,地球的旋转运动统领地球上所有物质、能量、运动和大大小小的各种开合构造于旋转运动中,并将它们调剂到有序状态。简言之开合构造体系是开合旋运动长期作用下形成的不同时期、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开合旋回组成的动态平衡构造体系。本文总结了地球开合旋构造体系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特征和规律,建立了开合旋复杂构造体系简要模型。提出平衡体系的形成机制是开合旋运动遵循地球重力均衡准则、最小内能原理(结晶化)、几何淘汰生长(垂直地心生长)和物质均匀化四条自然演化规律,其中重力均衡准则是主导的。由于地质事件(构造运动)在破坏开合旋平衡体系的同时,经常直接或间接向体系内输入新能量,往往使新的旋回比老旋回的结构构造更符合地质演化的自然规律,于是使地球显得更强大而有活力。这一次又一次的地质事件(构造运动)是开合旋构造体系螺旋式向前发展的动因。本文最后用开合构造观点探讨了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分析了板块构造运动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3.
周总瑛  张抗 《中国地质》1999,(11):18-20
一、统一规划,上、中、下游同步协调发展 天然气工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从上游资源勘查、开发,到中游输气管道建设,乃至下游天然气利用,各环节之间密不可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统一规划,上、中、下游同步协调发展是天然气工业发展的前  相似文献   
14.
张抗 《地质与资源》2013,22(4):259-263
美国页岩油气开发的巨大成功不仅对美国乃至世界油气供应格局产生明显影响,而且对地下资源勘探开发思路有重大启示.首先,向低品位资源开发能使可用资源的数量成倍增加;其次,找油找矿思路的拓宽可导致新区新领域的开拓;第三,实现上两点必须有技术水平创新式发展.中国矿产资源发展的战略方向亦应强调向多种低品位资源的开拓,提高选矿水平,推进资源的综合勘探开发利用.为此,要积极持续地进行找矿新思路、新领域和新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5.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藏性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河油田目前的油气已探明储量中有80.6%分布于奥陶系中。油气的相对富集与碳酸盐岩岩溶发育程度高有关。多期叠加的地表和深层的岩溶作用使奥陶纪地层中形成一种特殊的孔缝洞网络型储集体。这类储集体形成的油气藏具有各单元储集体相近而不相连、或相连而不完全相通的储集体之间可以相连或相通的特征,但其流体(气、水,特别是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其互溶量、相态、甚至压力系统都可存在差异,并可能不具统一底水,即它们在形态和性质上具有复杂的四维不均一性。奥陶系油气藏的主要含油段多集中于“地表岩溶带”和“潜流岩溶带”两个部位,油井均高产,但产量明显存在差异。实践表明,酸化压裂改造应成为这类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常规性手段和程序。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边缘沉积盖层底部类冰碛岩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
海台及其性质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海台及其性质作了初步分析,它具有相对平静或非线性的磁场,一般为无震区,其地壳明显厚于大洋盆地,并具洋陆地壳间的某种过渡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部及相邻海域中、新生代地壳演化与盆地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张文佑教授主编的《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图》的一部分,我们编写了中国及邻区中、新生代盆地图及说明书.本文就是该成果的一部分.一中、新生代以来亚洲大陆和西太平洋的地壳演化进入了崭新阶段.在这一地史时期内地壳和岩石圈的厚度、大陆型和海洋型地壳的分布均发生了重大变化,且伴以强烈的岩浆活动,并形成了一系列的沉积盆地.后者不仅在地球表面有广泛分布,而且贮藏着丰富的能源、盐类及其它资源,因此很多地质工作者对其演化特征进行过深入地研究.不少中外学者对沉积盆地进行过卓有成效的研究,从不同角度予以分类.我们认为:盆地形成的时代和岩相组合固然可以作为分类的标志,但发育的大地构造背景、地壳性质、盆地形成的方式和结构等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同时,在一定的地壳演化阶段可产生具有特定构造性质的盆地组合,而地壳的演化与海陆分布又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找油哲学开发研究油气地质史。提出:第一,勘探思路的巨大作用和局限性;第二,勘探实践是最积极最活路的因素,综合研究是种特殊的实践;第三,老思路常在新条件发挥作用,认识向新层次延伸可带来新领域的开拓。  相似文献   
20.
滑塌堆积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滑塌堆积是含有外来岩块的沉积,形成于陆壳拉张分裂阶段的陆坡或沉积盆地陡坡上.笔者讨论了其术语、岩块、基质特征、形成机制和古地理古构造条件,并列表分析了它与混杂堆积的区别。早期的滑塌堆积在后期陆壳拼合挤压条件下可受到程度不同的改造,乃至与混杂堆积叠加和(或)共生。最后,对中国滑塌沉积的发育特征及其与构造演化的关系作了概括的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