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质学   51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土库曼的天然气主要分布于卡拉库姆盆地。该国天然气的预测储量为1544×10^10m^3。1991年已探明约4×10^12m^3,产量843×10^8m^3。分别居世界第8和第4位。独立后制订规划要求2000年和2010年产量分别达128×10^9m^3和224×10^9m^3,兴建多条长输管道以向欧亚供气。其中经中国达日本的管道已与中、日政府或公司集团达成初步协议。这一计划的实现将对中国的经济,特  相似文献   
22.
张抗 《地质科学》1981,(3):254-258
关于鄂尔多斯断块[1]及其周缘的寒武纪地层与海侵,卢衍豪先生曾有论述。本文将讨论“霍山砂岩”的时代及其时侵的特点。  相似文献   
23.
从构造运动谈地质年代表的划分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文佑  张抗 《地质科学》1983,(4):338-344
地球的发展进入“地质时期”以来,岩石圈(首先是地壳)、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外部圈层,相继形成并在内外动力作用下不断演化。这种演化过程,以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保留在不同时期形成的地质体上。我们正是通过对具体地质体的研究,从中抽象出它们形成的相对顺序和时限概念,逐步建立起地质年代表。因此,随着研究的深入,地质年代表也将不断被补充和修正。一般说来,前寒武纪地层受后期改造较强烈,地质年代表的这一部分就有着较大的分歧和争论,世界各地的地质学家提出过多种划分方案。  相似文献   
24.
张抗  王俊玲 《地质学报》2005,79(4):575-575
克拉通(内)盆地是重要的含油气领域。中国克拉通破碎性强,经历了多次开合构造旋回并受到晚新生代构造运动的强烈改造。它决定了该类盆地油气藏一般有多期多源生烃、晚期定型或成藏的特点,形成原生、准同生和次生的复杂空间组合。其主要成藏控制因素可归纳为:生烃坳陷、古隆起和  相似文献   
25.
南沙海域的沉积盆地和油气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抗 《中国地质》1996,(4):18-19
  相似文献   
26.
越南石油生产和出口形势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抗 《世界地理研究》2009,18(2):98-103,45
越南石油产量快速上升,在2006年达到峰值后而迅速下降。为改变油品几乎全靠进口的状况,着手大力兴建炼厂。因而石油进出口形势将发生逆转。预计2013年后就可成为原油净进口国(进口量可达3—5千万吨)且将大量出口油品。此前越南是中国的原油进口源国和油品(特别是轻质油)的出口目的地。越南石油形势的重大变化将对中国和东亚石油格局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28.
29.
张抗 《地质科学》2009,44(4):1105-1112
断块说形成过程充分表现了张文佑先生广蓄并纳继承创新的治学思路。在1956~1958年主持编纂的1∶5 000 000中国大地构造图及其说明书《中国大地构造纲要》和20世纪80年代初期完成的1∶5 000 000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图及其说明书《断块构造导论》是其发展两大阶段的标志。古中国大陆在断裂体系影响下破碎分离再逐步拼合的过程中形成稳定断块与活动带相间的格局; 拉张造洋挤压造陆,洋、陆型地壳互相转化等两大学术观点的提出是其重大理论创新。断块说在解释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中不断发展并融合了其它学术流派,断块开合说的提出即是其表现之一。立足亚洲-西太平洋复杂的地质构造断块说可望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0.
鄂尔多斯断块太古代至早元古代构造发育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抗 《地质科学》1982,(4):352-363
鄂尔多斯断块绝大部分被古生界至新生界所覆盖,仅在周缘有零星的太古界及下元古界露头。因此,最初人们只能根据周缘的老地层发育特点对断块内的前长城系进行某些推测。近年来,在对华北断块区基底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张文佑、赵宗溥对华北地区太古代和元古代的构造发育特点进行了分析;马杏垣、刘国栋结合航空磁测的资料对华北基底构造发育史提出了系统看法。 笔者亦曾就本区基底构造特征作过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